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是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和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2.特征(1)层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可变性: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的边界具有性质。(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其特定的条件对产生深刻的影响。地理差异指标方法空间单位过渡地理环境区域发展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示】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分析分析区域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开发治理的前提是正确的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区域差异的分析应主要抓住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与联系,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进行。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①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②地形条件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③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④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冰封期、冰封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差异因素分析人类活动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几个方面,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说明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2)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2表内容:(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4)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上图,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1)鲁尔区A地的最冷月气温高于,气温。较小,全年降水比较。(2)影响鲁尔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河流为河与河。(3)沪宁杭工业区所在的地区为。(4)表1中显示,沪宁杭工业区中的B地经济发展特点是发展迅速,产品以为主。0_℃年温差均匀莱茵鲁尔长江三角洲工业出口【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A地气温与降水的特点是冬季均温高于0℃,夏季均温20℃,年温差较小,降水季节变化小,分配较均匀,故可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方面分析;该气候夏季温度较低,日照较少,会制约农业生产。第(2)题,鲁尔区是德国传统的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资源;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沪宁杭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区,土地、水、劳动力等资源丰富,海陆空交通便利。第(3)题,鲁尔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从产业改造、产业升级、环境治理、交通改善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表中分析B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时,应注意表中显示的每一栏的数字时间变化特点,以及每一栏的含义。【参考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2)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②海洋运输;③劳动力素质较高(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4)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1.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1)~(3)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3)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D.第三产业比重小【解析】对图中甲、乙、丙、丁进行准确的定位,结合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进行分析为解题的关键。第(1)题,甲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乙相比,纬度差异显著,甲区域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第(2)题,乙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分布较为分散。第(3)题,丁省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经济发展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答案】(1)B(2)A(3)D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区域间的地理环境差异,主要是通过区域间的横向比较,确定区域的开发优势及发展方向,而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在其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地理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因此对其区域发展阶段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我们应主要采用纵向分析比较的方法,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2010·广东高考)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2)。(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________。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2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1)E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其次是。(2)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其次是。(3)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最大的是。(4)E市位于内蒙古,以气候为主。未利用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煤炭开采业西南部温带大陆性【解析】解答此题应主抓以下关键点:第(1)题,抓住图中柱状图所反映的E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及变化幅度曲线对应的数值与土地类型。第(2)题,抓住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特点的内在联系。第(3)题,抓住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饼状图中的工业类型构成特点。第(4)题,抓住E市所具备的自然资源类型及由此发展的工业特征。第(5)题,抓住内蒙古的经济发展特征及自然环境特征。【参考答案】(1)草地林地温带草原带(2)增加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3)原料煤炭开采业(4)三类工业部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理由: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②考虑工业部门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增加产品附加值;③共享技术及基础设施,降低成本。(5)①城市规划超前;②配套设施不足;③交通不便;④居民住房购买力不足。2.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1)~(3)题。(耕地年递减率为上年年底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年底耕地面积与上年年底耕地面积的比值的百分数)(1)1990~2006年,关于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1990~2006年间,苏州的耕地面积总体增加、徐州总体减少B.1990~2006年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均呈减少的趋势C.1990~2006年间,两地相比,徐州的耕地面积减少快于苏州D.1990~2006年间,苏州的耕地面积变化是时增时减,波动性强(2)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可知:()A.徐州的GDP增幅高于苏州B.两地的GDP都呈上升趋势,但苏州始终高于徐州C.徐州的人均GDP增幅高于苏州D.GDP年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两地相比均下降,但下降幅度是苏州大于徐州(3)结合以上分析、两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应是()A.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B.徐州应主要降低年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C.苏州应主要增加耕地转化为工业用地的总量、以促进GDP增长D.两地均应限制工业用地的增长,以促进耕地保护【解析】读图分析时应注意图中纵坐标是耕地年递减率,且都为正值,由此可知,苏州、徐州两地耕地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分析表格中数据时,应注意两地GDP总量人均GDP总量及GDP年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量的比较,尤其是注意增减幅度的估算比较。【答案】(1)B(2)B(2010·沈阳模拟)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1~3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解析】第1题,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为其汛期。第2题,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甲、乙两区域热量充足,两区域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第3题,多山的地形、对外联系不便、生产方式落后是制约甲、乙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答案】1.C2.A3.C4.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材料一:见下图。甲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材料二:见下图。丙六省面积、人口、耕地及主要农产品占全国比重图乙三大地区GDP比重增幅图(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乙,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C.劳动力丰富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3)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在两个时段内,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增幅最大,西部地区增幅较小,而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呈下降趋势,故提出了“中部塌陷”这种说法。第(2)题,注重审题,强调影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虽不如东部地区发达,但比西部地区便利,故A、D错误。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不符合题意,故C错。政策及城市群的带动能力(如沪宁杭地区在东部地区中起到龙头作用)是影响中部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故BE正确。第(3)题,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有“煤都”之称,故A正确。三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故B正确。河南、安徽不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这两省工业少,科研能力也不如上海等地,故C错。湖南、江西位于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储量丰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故D正确。第(4)题,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结合该区域的特征分析即可。气候: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