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和乡村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城市的人口集聚属性和产业聚合属性:更加稠密的人口以及以二、三产业为核心。2.城市特性具有相互联系性、复杂性以及开放性特性,这些特性从本质上决定了城市需要被管理。(1)相互联系性:城市管理就是要在相互联系的各要素的不断运动中,达到管理条件与管理目标的动态平衡。(2)复杂性:城市是由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子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的巨系统。(3)开放性: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着能量、物质与信息。同时,城市也在不断接受更大规模城市和区域的辐射和影响。这些都决定了城市系统结构具有开放性。3.市场的不完备性决定城市需要管理:(1)市场具有不完备性。具体包括:第一类市场失灵(由于市场制度本身的假设不完全造成的,即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不存在,造成市场失灵);第二类竞争失灵(与完全竞争假定无关,即使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但其运行结果仍存在缺陷);(2)城市中市场失灵普遍存在(例如由于消费主体偏好、预期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等);(3)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市场失灵;(4)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城市更需要城市管理;4.公地悲剧: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私人成本远低于社会成本,厂商和消费者具有向外排污的内在冲动,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条件下公共环境极易出现无人照管的公地悲剧。5.管理虽然可能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但是,管理同样可能失效。管理、市场各司其职可以提高效能。6.城市管理有需求吗?(1)城市的管理能够产生绩效:良好的管理可以创造效益;管理可降低社会总成本;(2)城市管理是需要成本的付费产品;(3)城市管理需要被管理主体有支付意愿;(推行城市管理首先要衡量住民及其他相关组织、团体的支付意愿。管理行为最终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是管理的成本小于主体支付意愿总和的计量。特别是当城市多元主体具有较强的”以足投票“能力时,城市管理者更要充分考虑其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①公信力是形成支付意愿的基础;②公众满意度即公平性、舒适性、便捷性提高能强化支付意愿;)(4)动态管理能更好地满足需求;7.城市管理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在不同行政关系影响下,以城市这一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为对象的治理行动。城市的发展核心是人本身。8.非政府组织(NGO):独立于政府和企业市场体系之外的非营利、公益导向的社会部门,特征有: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9.除了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以外,市民、媒体、企业等都是城市管理的潜在主体,特别是市民。10.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口等集中之地和中心所在,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演进而形成发展的一种以非农产业非农人口集聚、演生为首要表现的,有别于乡村、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的高级聚落。11.建制市分为4个层次: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12.城市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系统功能结构不完善;第二阶段,封建时期;第三阶段,近代城市(具体特征:一是人口快速增长;二是出现了生产力、社会财富、人口、消费以及城市建设的高度集中;三是城市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中心;四是城市结构趋于合理化,功能趋于多样化,经济对行政的依附逐渐削弱,经济对政治、军事的影响和控制明显加强;五是工业企业之间,城市行业之间,区域城市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协作得到长足的发展;六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得到明显改善;(不考大题)13.城市化浪潮的成因:(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不存在户籍制度束缚的前提下,工人工资高于农民收入,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中心迅速集中。(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综观世界城市发展史,城市中是首先在那些农业分工完善、农村经济发达的地方盛兴起来。农业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原料、市场和劳动力等等。农业现代化也推动了农民的被动城市化。(3)信息技术革命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14.城市病包括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及城市贫民窟等。15.“守夜人”:现代城市管理思想的缘起。16.城市管理思想归纳为六大学派:(1)管理方法学派;(2)管理经验学派;(3)行为学派;(4)社会学派;(5)决策学派;(6)数量学派;17.当代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18.P44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表1-219.城市联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20.社区自治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进行,而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则完全实行自主自治。21.新城市主义:从工业革命前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概念中发掘灵感,在今天的城市中建立公共中心,并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22.P53城市管理的主体构成图2-123.我国城市管理的政治性主体(即拥有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等政治权利的城市管理主体):执政党、城市国家权力机关(市人民代表及其常委会以及城市政权机构即一府两院,以及这些机构的下级组织机构。24.政治性主体的类型:(1)城市非国家的权力政治系统。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市委员会、区委员会以及街道委员会。(市委是城市权利系统的核心,它决定了城市的大政方针、重大人事安排,并对城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法院、检察院具有领导和监督作用。因此,市委及其下辖机构是城市权利政治系统的组成部分。)(2)城市国家权利政治系统。包括:城市的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城市人民代表大会简称市人大是我国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城市人民政府简称市政府是市人大的执行机关,是设在城市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市各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25.政府的行为动机可以判定三种政府模式:慈善模式(社会利益最大化)、巨物模式(自身利益最大化)、民主模式(政策取向受制于公共选择)。26.城市管理的参与性主体(非权力系统):市政治协商会议;市民主党派;市人民团体(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主要包括:市总工会、市共青团、市妇女联合会、市科协、市侨联、市文联等。)27.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国家政权一般多由市议会、市行政、市司法三部分组成。28.政府运行工具体系创新:电子政务、基于信息化的城市栅格化管理、PPP管理模式。29.风俗习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道德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被人们普遍接受或熟知的、习以为常的、稳定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方式。30.制度体系的构成:P7731.城市发展战略的组成: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战略目标体系)”、“重点战略”、“战略措施”以及“情景分析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32.城市发展战略的目标:世界银行曾通过对全球城市发展的研究认为,城市发展战略应当最为关注如何成为持续成长的竞争性城市。他们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市。P10433.宜居城市判别标准(具有累退性并非平行或者平等的六要素):①预期良好(包括受教育的可能);②收入丰沛;③交通便捷;④环境宜人;⑤设施完备,配套齐全;⑥地方社会保障完善。这六方面的影响程度具有逐层递减的属性。34.城市发展战略观经历了资源型、供给型、需求型和营销型等不同导向的阶段。目前的城市已经超越了前三个阶段,正迈向更为高级的营销导向。35.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①目标市场;②目标市场需求;③产品;④城市营销主体。36.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①路径依赖效应: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的制约:复杂的、信息不完全的市场,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报酬递减。②邻避策略:指在有可能带来损害的制度和设施安排上,参与方对形成制度或建设设施本身的政策持拥护态度,但是都要求不能损害自身的利益。③规避“边缘化”威胁:指伴随着信息的开放和可进入性的提高,许多资源容易集中于重要的城市或区域中心,次级区域中心的发展受到“阴影区”效应制约,成为发展的“边缘区”。④努力选择“高速路”的经济成长路径:强调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投资,技术创新和雇员的技能,将劳动力看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商品,技术的提高看做重要的投资目标。P11437.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①全面导入绿色GDP、人文GDP的目标绩效观;②构建敏捷城市,提高城市对外部环境变化和的反应能力;③全面导入循环经济。38.绿色GDP:指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39.人文GDP: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所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40.敏捷城市: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敏捷、人员敏捷、制度敏捷。P12041.城市产业的特征:①第三产业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使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后工业社会。P131②体验经济时代来临:体验经济就是一种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的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最新的经济发展浪潮。③区域化格局显著。42.城市产业发展关注的重要产业:①高科技型产业;②机械化工型传统工业;③都市型工业;④现代服务业;⑤生活服务业;⑥文化创意产业;P13643.失业分为摩擦失业、总量过剩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指现实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具有特定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短缺,而现实市场提供的劳动力不具备这些特定劳动知识和技能,导致市场所需劳动岗位和所提供的劳动力出现结构性错位。44.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途径:职业再教育、转变就业观念45.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政府公债、收费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和其他来源。46.城市环境的特征:①城市环境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人工复合环境;②是以人为本的环境;③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环境系统;④具有更高的脆弱性;P16347.传统城市环境负效应的表现:①空气污染;②固体废弃物污染;③水环境污染;④资源短缺加剧;48.城市环境的新问题:①城市消费型环境污染不断增加;②城市环境污染边缘化问题日益显现;③机动车污染问题将日趋严峻;④城市生态失衡严重;49.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手段: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综合利用、化害为利;③“三同时”原则;④依靠群众,全社会动员;⑤污染者负担原则;⑥法制化原则;50.国家标准管理的主要工作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控制标准。51.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特点: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简称3R原则。52.社会分层研究中,以马克斯•韦伯提出的三重标准为基础:财富——经济标准,威望——社会标准和权力——政治标准。53.收入隔离的表现:①交往隔离与分层;②消费方式以及场所的隔离和分层;③居民区位与居住方式的隔离和分层;P21254.城市贫困的原因:①结构性失性;②资源型城市转型;③选择“低速路”策略;P21455.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等。56.城中村:从空间上是指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周边农村中的部分土地被征用或村庄成建制地,被连续的城市建设用地环绕,村庄进入城市的现象。57.城中村的成因:①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②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③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④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P22058.城中村对城市建设管理的负面影响:①城市整体环境的恶化;②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远期更新成本的增大;③社会问题的滋生;④城市发展潜能受到极大冲击;59.引导城中村城市化的对策:①在发展理念上,促成全社会认同城中村居民的市民化;②有效使用经济杠杆;③从体制入手,改革土地、人口和管理体制的二元格局;④从文化入手,针砭城中村弊端,弘扬城乡融合与现代文明;⑤从法律入手,严肃处理城中村所滋生的违法现象;⑥从城中村内在要求入手,启发、鼓励其自身进步;⑦从组织人事入手,培养高素质的村镇领导人;⑧借鉴其他城市处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