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指导思想】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常识;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设想】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整体上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比较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在自读中质疑、提问、主动探究;强调学生在比较阅读和拓展学习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创新能力。【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网络、图书馆、家庭藏书……)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名言,两篇短文作者的有关情况。都是针对学生搜集的情况进行指导或补充。2、学生将整理后的资料在小组间展示、交流,并进一步补充。语音1、狡黠“xiá”不能读成“jié”2、咀嚼“jǔjué”不能读成“zuǐjiǎo”3、诘难“nàn”不能读成“nán”4、滞碍“chì”不能读成“zhì”5、死抠“kōu”不能读成“qū”6、豁然“huò”不能读成“huo”7、相似“sì”不能读成“shì”8、曲解“qū”不能读成“qǔ”9、大而无当“dàng”不能读成“dāng”10、迂腐“yū”不能读成“yú”◎字形1、怡情:“怡”不能写成“移”。2、傅彩:“彩”不能写成“采”。3、策划:“划”不能写成“化”或“画”。4、蒸馏:“馏”不能写成“溜”。5、辩论:“辩”不能写成“辨”。6、辨异:“辨”不能写成“辩”。7、胸肺:“肺”不能写成“月市”。8、滥加粗暴:“滥”不能写成“烂”。9、要诀:“诀”不能写成“决”。10、独到:“到”不能写成“道”。◎词语1、藻饰:修饰文辞。2、狡黠:狡诈。3、诘难:诘间,为难。4、滞碍:不通畅。5、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6、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7、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短文两篇》教学设计8、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9、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10、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11、学究:迂腐的读书人。12、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常识驳论文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列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战,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方式一:名言导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道是谁说的吗?(培根)而知识又从何而来?现在我们看看,在《谈读书》一文中,培根给我们谈了些什么?2、方式二:由名人读书故事导入3、方式三:由中学生学习现象导入二、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三、朗读课文,探讨。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⑴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⑵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2、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3、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四、探究课文内涵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生1:《谈读书》是培根哲学智慧和治学经验的结晶。文中的观点很精辟,见解很深刻,特别是“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这一观点,实乃真知灼见。因为读书,我们从狭隘走向宽容,从无知走向通达,从单调走向丰富,从自我走向宇宙,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我爱读书!生2:前几天,看到一则网络消息:“读书无用论抬头,福建农村中学生三成辍学”,青少年厌学现象严重,新读书无用论抬头。青少年往往被眼前的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等现象迷惑,感到读书无用、吃亏,再加上大学收费颇高,家庭不堪重负。辍学现象的产生有社会根源,也有辍学学生自身的因素。读了《谈读书》,我对此现象深感忧虑,缺少知识的滋养,这些辍学的孩子前景堪忧。生3:“读书的态度——推敲细思”,这一点我做得很不够。书是读了不少,可都是囫囵吞枣,结果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而又两手空空,岂不痛哉?五.分析文章的说理的方式。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提纲笔记,重点分析说理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并发现优秀提纲笔记。展示学生优秀提纲笔记。并对一些重点进行分析。⑴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⑵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⑶对比说理: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六、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老师可引导学生谈对“读史使人明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句话的理解,并模仿这一句式续写几句话。)例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用“自然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例2: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蒸馏过的水”比喻“一本好书”,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生动形象。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比喻论证: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射箭……漫步……骑术……,”用比喻的方法论证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板书设计】读书的目的比喻论证谈读书读书的方法举例论证读书的作用对比论证过渡: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看看马南政邨是怎样理解的邓拓(1912—1966),笔名马南邦,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1966年在文革中迫害致死。重要作品为《燕山夜话》。《燕山夜话》是马南邦的杂文集。1961年作者《北京晚报》要求,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的152篇专稿,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议论风生,也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炼,语言流畅。是利用杂文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益尝试,颇受人民的欢迎喜爱七、快速阅读《不求甚解》,并思考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2)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学生讨论,明确:(1)“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2)本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3)引证法。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例证法。以普列汉普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板书)提示:按三段论的模式树立靶子分析陶渊明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含义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表明态度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强调书必须反复读八、拓展训练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1、“见风使舵”新解2、“班门弄斧”辩3、“滥竿充数”辩(揭示: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竽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九、探讨比较1、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充分随意的特点。《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2、谈谈自己在学习两篇短文前后的不同感受。十二、拓展延伸,学生交流在课外收集的读书故事和格言学生有可能收集到的格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学生有可能收集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老师补充交流:1、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