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公安装备的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安装备的整体效能,为公安机关加强“四个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是当前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公安装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公安装备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确保公安装备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地公安机关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公安装备建设情况,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把公安装备建设列入各级财政支出的重点项目安排,确保装备预算拨付到位。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现代警务保障体制的研究,制定本单位的装备发展规划,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公安装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争取国家计划、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在保障装备经费足额、及时到位的基础上,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装备差距,确保各地公安装备建设得到均衡发展。(二)科学进行装备分类,建立立体、多元的装备配备标准和体系装备分类,是装备配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的分类,才能保证装备配备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才能更利于装备的分类管理和研究。在装备分类的基础上,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装备配备标准和体系,发挥装备的最大整体效能,是装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装备配备不是单一孤立的,不仅要注重单兵配备的作战能力,更要注重发挥整体配备的合成效能;既不能无视基层的实战需要,搞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分级配备,也不能一味贪大求全,盲目高配,重复建设。公安机关的装备配备体系建设,应当以地市级公安机关为装配单元,从宏观上对一个地市的公安装备进行统一规划,按照不同的标准配备,构筑公安装备配备的区域性框架,形成以地市级公安机关的高科技装备为依托,以县级公安机关的实战性、专用性装备为支撑,以派出所和一线实战单位的通用性、普通性配置为基础,形成纵向呼应、横向联动、相互补充、相互支援的装备配备体系,发挥公安机关装备的整体效能。(三)以分级保障为基本原则,建立有效的装备经费保障机制《人民警察法》第37条规定:“国家保障人民警察的经费。人民警察的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伴随着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公安装备经费也将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予以保障。笔者认为,鉴于枪支弹药、手铐、警棍等基本警械警具,头盔、盾牌、防弹防刺背心等民警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面广量大,需要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生产,规范管理,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应与民警被装一起由中央财政负担所需经费;技术侦查、刑事技术、通讯网络等设备经费应由省级财政予以保障;而直升机、防暴装甲车、通信指挥车等高科技、高价值的装备,则根据地方经济实力,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交通工具、其他特种车辆以及基本建设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适当比例分别负担。装备经费应列入公安年初财政预算,比例不低于全部经费的20%%,并实现与经济的同步增长,从而为公安装备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四)以实战需求为导向,加强公安装备的研制开发与推广应用要大力加强公安装备的科学研究,研制开发和引进一批先进实用的新装备,积极促进装备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不断增加公安装备的科技含量,提高公安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一是要抓好现有成果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我国先后研制开发了一大批公安装备,如网枪、自卫喷射器等一批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公安装备,但却不为基层公安机关所熟知,配备很少。二是要加强对特种警用装备的研制开发。应加快研制开发一批适合公安工作需要的防护、防暴装备和非致命性武器装备,如转轮枪、麻醉枪、软体防暴弹、定向能武器、失能武器等,以提高一线民警的防护能力和威慑力。(五)完善公安装备管理机制,实现装备的规范化管理要严格实行政府采购,规范装备采购渠道。为有效解决当前装备采购秩序混乱、渠道多样、装备良莠不齐的问题,在装备配备工作中应建立并严格落实政府采购的行业控制、资格认证、公开招标等制度,规范装备采购渠道;通过源头控制,实现公安装备采购质量的最优化。对公安机关使用的主要装备和一些技术要求高的高科技装备,应由公安部的装备财务管理部门制定技术鉴定标准和组织列装。要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公安装备管理工作运行机制,改变目前工作上的条块阻隔、运行缓慢的现状。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等科技装备,搞好装备管理的前期预测,运行中的分析调整和阶段性总结,使装备管理工作的运行实现良性循环。要建立应急装备储备调拨机制。省级公安机关要建立应急装备调拨储备中心,根据形势需要添加警用装备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以支持下级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情况对物资装备的需要。装备管理部门要随时掌握公安业务动态,按照各类处置预案,建立相对可靠的保障服务网络,一旦遇有突发事件,确保做到急需急供,特需特供。要强化人员培训,发挥装备的最大效能。要切实加强广大民警对公安装备的应用技能培训,确保装备正确操作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装备财务人员的管理培训,使装备财务管理人员切实增强预算意识,加强预算管理,严格经费审批手续和固定资产管理,通过节约挖潜、科学管理、改进机制等方式和途径,提高经费和装备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