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桔灯快乐阅读教程(中年段A)中心思想对对碰春秋时代,楚国有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进盒子里。有一个郑国人,在街上闲逛看见了卖珠宝的,他就走上前去,商人为他推荐了一款珠宝,郑国人看了之后说;这款珠宝是不错,是什么东西那么香?”商人说:是放珠宝的盒子发出来的香味。郑国人看了说:好美的盒子啊,一定和珍贵吧!”商人说:“那当然了,那么珍贵的珠宝,一定要配个珍贵了盒子罗!”郑国人非常喜欢盒子,就说:“我就喜欢这盒子,你就把盒子卖给我吧,我可以多给你一倍的价钱。”郑国人用高价买了盒子后,开开心心地回家了。商人不解的说:“我这珠宝可比盒子贵好多倍呢!他怎么反而买走了盒子,留下了珠宝呀!这人太奇怪了。”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吗?小结:作者写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目的,或说明一个问题,或宣传一种思想,或表彰一个人物,或传播一个经验……这种目的,就是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理解了中心思想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文章。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都不直接在文章里写出来,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深入思考自己领会和归纳。LOGO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类型的文章呀?写人记事写景状物……(1)概括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表情,从而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物为主的文章,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侧重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精神面貌或人物特点。我们概括这类文章的主旨时候,中心思想多半就要从人物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中去分析或概括。例如:“花和尚”鲁智深,本名鲁达。《水浒传》描写未出家和出家相貌:出家前:头果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尤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乾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一部貉貔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出家后:自从落发寓禅林,万里僧将壮士杂,臂负千斤找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欺佛祖,喝观音,戒九禅仗冷森森。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森。动作描写: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大虫又饿,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例: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神态——死要面子、掩饰不安。动作——穷酸、显示是个规矩人。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2)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从而准确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对人物形象有了初步了解后,要重点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这是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焦点。特别是一些关于人物议论抒情或内心独白的语句,往往揭示着人物思想品质。例如:《水浒传》第43回,李逵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天煞星路遇剪径的李鬼,本想一斧子砍掉,可当他听李鬼哀告说家中有老娘没人赡养时,他便犹疑了,并想起了自己的老娘:李逵……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小结:李逵不仅没有杀他,还拿出一锭银子送与李鬼。这段人物描写中,就有李逵的心理活动,可看出李逵这个粗人,性格中也有他仁慈、忠孝的一面。这就使李逵这一形象丰富起来了。(3)进行归纳,把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后的中心思想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抓住描写人物特点的句子,运用准确的语言准确概括出思想性格特点,具体点出到底属于什么样的好品质、好思想,贴切的下结论。波兰有个叫玛丽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丽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丽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本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谁)的_____________(哪几件事),赞美/批评____________(谁)的____________(什么)优秀品质/不良行为.小结:要体会玛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先从言行举止入手。姐妹们玩耍的时候她却在认真看书,连放在背后的凳子都一动不动,专心致志的程度可见一斑,因此她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这充分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围绕人物特点可以扩展)同学们回忆一下,文章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事为主的文章一般包括我们刚刚说的六要素,首先要找出它们,并将它们合理组织好,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了。【例】清晨,我为了报复晓晓弄坏了我的文具盒,故意将墨水洒在她的裙子上。经过我的道歉,我们成了好朋友。时间:清晨地点:教室人物:我和晓晓起因:昨天她将我的文具盒弄坏了,我要报复她经过:晓晓来到教室,我把墨水瓶故意打翻,墨水弄脏了她的裙子结果:我向她道歉,我们成了好朋友。写事文章是以事件为记叙描写的对象,以揭示事件的实质及其对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为目的的;写人文章则以人为写作对象,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为目的的。简单地说,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可以说它是以写事为主的作品。如果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则可以说它是以写人为主的作品。【例】《再见了,亲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许多同志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座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的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的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小结:写事记叙文。文章记叙了志愿军战士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与阿妈妮、大嫂、小金花等人话别的情景。写和阿妈妮话别时,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水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她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写和小金花话别,叙述了这样一件事:为了救侦察员老王,小金花随着妈妈冒着危险混进了敌占区,老王被救出来了,妈妈却牺牲了。写和大嫂话别,也讲了一件事:大嫂为了让志愿军吃到蔬菜,上山去挖野菜,后山的野菜挖光了,又跑到前沿阵地上最危险的地方挖,结果被敌人的炮弹炸伤成了残废。文中虽然写到了好几个人物,但文章的写作对象是事而不是人。阿妈妮、大嫂和小金花是朝鲜老年人、成年人和青少年的代表,文章正是通过写她们的这些具体事例,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血肉凝成的伟大友谊。【例】《小珊迪》故事发生在爱丁堡。有一天,天气很冷,我和一位同事站在旅馆门前谈话。一个小男孩走过来,他身上只穿着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他对我们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不,我们不需要。”我的同事说。“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可怜的孩子请求着。“可是,我们不需要火柴。”我对他说。小男孩想了一会儿,说:“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为了使他不再纠缠,我答应买一盒。可是在掏钱的时候,我发现身上没带零钱,于是对他说:“我明天再买吧。”“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男孩了乞求道,“我给您去换零钱。”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等了很久也不见他回来,我想可能上当了,但是看那孩子的面孔,看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又断定他不是那种人。晚上,旅馆的侍者说,有个小男孩要见我。小男孩被带进来了。我发现他不是卖火柴的那一个,但可以看出是那个男孩的弟弟。小男孩在破衣服里找了一会儿,然后才问:“先生,您是向珊迪买火柴的那位先生吗?”“是的。”“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4个便士。”小男孩说,“珊迪受伤了,不能来了。一辆马车把他撞倒了,从他身上轧了过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丢了。还有7个便士也不知哪儿去了。说不定他会死的……”我让小男孩吃了些东西,跟着他一快儿去看珊迪。这时我才知道,他们俩是孤儿,父母早死了。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对我说:“我换好零钱往回跑,被马车撞倒了,轧断了两条腿。我就要死了。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我握住珊迪的手,对他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死了。小结:这是一篇写人记叙文。文章写了一个靠卖火柴生活的男孩,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悲惨地死去的故事。小珊迪是故事的中心人物。文章通过写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