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基本概念一、道我们都知道万有引力,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着。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行星绕太阳运行,流星闪亮地划过夜空,扫帚星拖着壮观的尾巴,这些不同的表现都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它是宇宙自然之道。《论语》里的“道”就是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律,它像万有引力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它也是在具体的事件上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所以,在典籍里有不同的表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左传·桓公六年》)“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左传·僖公十三年》)“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左传·文公六年》)“生民之道,乐为大焉。”(《礼记·乐记》)这些不同的表述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生民。正如《荀子·君道》所说:“道者,何也?……善生养人者也”。所以,“道”就是生民之道。统治者顺着这个道就能获得成功,违反了这个道就会灭亡。“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尚书·仲虺之诰》)“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尚书·泰誓上》)道要求统治者顺民心,做民之父母,桀纣违反了天道,残害老百姓,因而被天道所弃──这里的天道就是上天让老百姓生存之道。统治者的做法符合生民之道,就叫“有道”或“顺道”;努力使自己的作法符合生民之道,就叫“修道”、“循道”;统治者的做法不符合生民之道,就叫“失道”、“背道”或者“无道”。《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从这里可以知道,循道就是:“应之以治”、“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如果不循道,却“倍(背)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其道然也”,因为道不循人,不随人而变,统治者如果违反了生民之道,必然遭到惩罚,求天求神保佑也没有用。当时,“天下之无道也久矣,”所以,孔子提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求统治者顺应生民之道而行。《论语》中“道”的含义比较多,用作生民之道用的,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鲁一变,至于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二、德和中庸然而,道是不可见的,并非人人都能体察并遵照去做,(这也是孔子很少谈道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生民之道呢?如果“道”作为最高方针,明智人士有一个策略来实现生民这个最高方针,这个策略就是“德”。“德义,生民之本也。”(《国语·晋语四》)《晏子春秋·内篇问下》说齐国的晏子到晋国去,晋国的叔向跟晏子谈论,说到德行之高厚莫过于爱民、乐民,德行之下贱莫过于刻民、害民,德就是围绕生民的。《管子·心术上》:“虚而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得其所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这里所说就是德是实现道的途径,德使道得以实现。有人把“舍”解释为“施舍”,认为“德是道的施舍”,我看未必,这里是“止息”、“住所”的引申,德是道的住所,道就包含在德中,也就是说,按照德来做才能实现道,德就是使物得以生生的方法,心里有德才能了解道。“德”,甲骨文从彳、从直,意为行得正直,金文加了心,意为行也正直、心也正直。《国语·周语》:“正,德之道也。”《虞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政治的目的是让人民得以生养,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那就是符合了德。“德”就是要顺应民心,实现生民养民之道。“德”是达成生民的策略,所以,“德,国家之基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生民就要施惠于民,所以,“德以施惠”(《左传·成公十六年》);“恤民为德”(《左传·襄公七年》),“德不失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体恤老百姓,按照德来行事,就不会失民了。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道之以德”,就是要统治者按照这个策略行政。《管子·五辅》:“德有六兴:辟田畴,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修墙屋,此谓厚其生。发伏利,输滞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导水潦,利陂沟,决潘渚,溃泥滞,通郁闭,慎津梁,此谓遗之以利。薄征敛,轻征赋,弛刑罚,赦罪戾,宥小过,此谓宽其政。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此谓振其穷。凡此六者,德之兴也。六者既布,则民之所欲,无不得矣。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故曰德不可不兴也。”也就是说可以从六个方面兴德政:厚生、输财、遗利、宽政、匡急、振穷,如此,则老百姓的愿望都能得以实现,并因此愿意听从统治者的引导,这样,治理国家就很少要用到刑罚而可以“善为”。所以说,统治者兴德,则“民有耻且格”。因而,孔子要求“君子怀德”,“据于德”。“德”是实现“道”的策略,违反“德”也就是违反“道”,“以荡陵德,实悖天道。”(《周书·毕命》)有苗“反道败德”(《尚书·大禹谟》)。统治者不按照德来做,让老百姓难以生存,会怎么样呢?“夏王灭德作威,以敷虐于尔万方百姓。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商书·汤诰》)为民做主的神会惩罚违反道德者。“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又何能济?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左传·昭公四年》)行政不中正,不符合德,不能使民养生,就会失去天下。“德”在孔子这里又用了一个更为专用的词“中庸”来表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常说“中庸之道”,是因为一方面“道”与“德”散用时并不明确区分,正如《管子·心术上》所说“道之与德无间,故言之者不别也”;另一方面,孔子及其弟子把孔子的这个策略称作“夫子之道”。所以,孔子之道的“道”与作为最高方针的道并不是同一层次的道,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孔子之道指的就是德,是中正,是中庸,是实现最高方针之道的策略。《国语·周语下》:“道之以中德”,正是说以中为德。《中庸》对“中”作了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有天地自然才没有喜怒哀乐,对万事万物同样的对待,而没有偏爱,或者说天地没有爱,这是“中”;人总是会有喜怒哀乐的,如果喜怒哀乐能不违反自然,以自然的“中”作为参考,就是做到“和”了。以“中”作参考,也就是以“中”为用,即“中用”或“中庸”。所以,“中”是本,按照中庸做到了和,也就是达道了,达到道,万物就可以遂其性而生生不息。做不到中庸,也就不能达道,就叫“失德”。中庸的具体表现是“事,举其中。”(《左传·哀公十一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孔子自己也是执其两端用其中的,如“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吾道一以贯之”,“道”为“中庸之道”,曾子跟门人解释说是“忠恕”。因为“忠恕违道不远”,所以曾子以忠恕答门人,他知道门人难以理解中庸。正如孔子所说“知德者鲜矣”(15.4)。三、仁、义道不是人人能察觉,中庸之德也不是人人能理解做到,(正因为此,孔子也是很少谈德),所以,根据最高目标和实现最高目标的策略确立了一个生民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仁,它的核心仍然是生民、使民获益。《管子·五辅》中讲的“六兴”,也就是原则的六个方面,从这六个方面遵照中正之德去做,就能实现生民的最终目标。“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这里也是说为政者应当自身修道德,仁是修道修德的原则。在《论语》和《左传》中,真正作原则用的仁并不多,有以下这些:“依于仁”,“仁以为己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奉之以仁”(《左传·昭公六年》)。更多的是把它用一些具体的做法表达出来,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不背本,仁也。”(《左传·成公九年》)“度功而行,仁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几个弟子问仁,其实问的是作为原则的仁,但是,孔子知道对于这几个弟子,只有用具体的内容来回答,对他们才有益,所以,孔子对他们的回答都只是仁在各方面的表现。这几个回答不同于对颜渊的回答,对颜渊的回答则是比较概括的作为原则的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达到仁的方法就是从身边自己能做的事做起。不能“依于仁”、不能“奉之以仁”就是“失仁”、“非仁”、“不仁”,比如:“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左传·僖公十四年》)“乘人之约,非仁也。”(《左传·定公四年》)这些都是让别人难以生存的行为,所以,是不仁的。行为上能自觉地符合道、德、仁,做到了利民安国爱人就是义。所以说“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祭统》)“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管子·心术上》)“义而行之,谓之德、礼。”(《左传·文公七年》)“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怒邻不义”(《左传·僖公十四年》),“《诗》、《书》,义之府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即《诗》《书》是教导人怎么做才合适,“死而不义,非勇也。”(《左传·文公二年》)不该死而死就不算勇。义也可以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礼节;整齐撙拙,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管子·五辅》)也就是可以从这七个方面让自己的行为做得合宜。四、礼仁作为原则还是难以遵照执行,为了更便于大家的行为符合仁,达到义,就依此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些细则就是礼。所以,能克己复礼就是仁,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也就是义。比如《管子·五辅》说德有六兴,其中有“薄征敛”,这只是一个原则,究竟怎么为薄?薄到什么程度?在礼中就规定了具体的征敛比例、具体的征敛方式等等,照此征敛就是合义的。礼是什么?《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国之干也。”(《左传·僖公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