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变态心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郑洪波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主任医师院长广州脑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广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兼职教授省技能鉴定中心专家组成员高级考评员drhongbo@126.com;电话:13682243378你能看到几张脸?复习建议•掌握个体的异常心理过程与异常人格特征;•变态与健康心理学和心理诊断技能对照复习。•诊断技能侧重工作程序,变态与健康心理学侧重症状学方面的诊断标准•本版块为历年心理咨询师鉴定考试的重点内容,旨在学会“如何做”的基础上,解决“做不做”这一原则性问题;•注意通过现实生活以及教材中对典型案例和特异心理、行为的具体描述增加感性认识。•侧重理解。本课程在鉴定考试中所占比重科目理论知识部分操作技能部分变态心理学10分(6单选4多选)案例选择15题(12分)新老教材变化解析•1、统一诊断标准;•2、简化内容,有利于复习备考;•3、有利:提升质量未改变质;不利:•过于简练不利于初学者系统掌握知识;•4、针对性更强,掌握该掌握的知识范畴。变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二节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重点)第三节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重点)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本章知识结构变态心理学概述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症状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常见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压力与健康区分标准研究对象学科简史健康心理学不健康心理的分类异常症状认知障碍感知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感觉器官不同体验来源不同产生的条件不同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妄想(10个妄想)强迫观念---强制性思维超价观念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遗忘异常症状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程度划分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焦虑恐怖性质改变的情绪障碍情绪迟钝情绪淡漠情绪倒错器质性损害情绪障碍情绪脆弱易激惹强制性苦笑欣快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常见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癔症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持续心境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8个人格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分离型癔症/转换性癔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衰弱不典型神经症神经性抑郁人格解体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学科简史第一节变态心理学概述心理正常的群体----正常的心理活动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精神障碍的群体----异常的心理活动即使是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完全是异常的(重点)。(人格可能有缺陷伴思维障碍,但他们的感觉、知觉可能是正常)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重点)。(通过治疗可以被矫正)这一可能性,就是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群中永远并存的根据。•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是(D)。单选•(A)无法间接测量的•(B)无法进行分析的(C)可以直接测量的•(D)可以互相转化的•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正确的说法(D)•(A)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无法转换•(B)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属于精神异常•(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完全异常的•(D)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下列关于心理异常错误的说法是(B)。(A)异常心理可以部分地改善(B)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并不是完全异常的(D)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本书参考ICD-10的方法,用“精神障碍”描述心理异常,如果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就称为精神病性问题。变态心理学的对象–研究对象为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表现**。–主要研究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的损伤。–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精神病学–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和康复。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是(D)•(A)心理与行为的联系•(B)各种脑的器质性病变•(C)各种不良行为模式•(D)心理与行为的异常•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D)•(A)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B)个体的心理差异•(C)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D)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学科简史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公元前400年—朴素唯物主义见解•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s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疯狂”,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包含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形–公元5世纪到16世纪•宗教的极端神秘主义占绝对优势•心理异常被看作魔鬼附身,鞭打、火烧、金币、捆绑作为驱鬼–17世纪中叶开始—唯物的思维•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大脑额下回萎缩后,语言运动功能丧失•帕斯德(pasteur):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ofCos),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跪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人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学说【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行为主义的解释】【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第一个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第二个命题: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力比多(libido):心理活动的动力,人类的生物本能•“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生殖器欲阶段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按力比多投射的身体部位,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1)口腔期(theoralstage,0-18个月),性本能通过口腔活动得到满足,如咀嚼、吸吮或咬东西。若母亲对婴儿的口腔活动不加限制,儿童长大后的性格将倾向于开放、慷慨及乐观;若其口腔需要受到挫折,则未来性格发展可能偏向悲观、依赖和退缩。•可见,弗洛伊德认为早期的经验对人格的发展会有长期的影响。•(2)肛门期(theanalstage,18个月-36个月),随着成熟,婴儿获得了依照自己的意愿大小便的能力。按自己的意志大小便是满足婴儿性本能的最主要的方式。但这一时期也正是成人对婴儿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时期,要求婴儿在找到适当的场所之前必须忍住排泄的欲望,这与婴儿的本能产生了冲突。•弗洛伊德认为母亲在训练婴儿大小便时的情绪气氛对其未来人格发展影响重大。•过分严格的训练可能会形成顽固、吝啬的性格;而过于宽松又可能形成浪费的习性。•(3)性器期(thephallicstage,3~6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性器官产生兴趣,性器官成为全身最敏感的部位,儿童常以抚摸性器官获得快感。•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都会产生想与异性父母有性爱关系的欲望,即所谓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会通过儿童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吸取他们的行为、态度和特质进而发展出相应的性别角色而获得解决。•(4)潜伏期(thelatencystage,6~11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性本能是相当安静的,有关性的和侵犯的幻想大部分都潜伏起来,埋藏在无意识当中。•性器期时性的创伤已被遗忘,一切危险的冲动和幻想都潜伏起来,儿童不再受到它们的干扰。•儿童可以自由地将能量消耗在为社会所接受的具体活动当中去,如运动、游戏和智力活动等。•(5)生殖期(thegenitalstage),一般女孩于11岁开始,男孩于13岁开始。•随着生殖系统逐渐成熟,性荷尔蒙分泌的增多,性本能复苏,其目的是经由两性关系实现生育。•这一时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爱及结婚等活动中,以完成生儿育女的终极目标,使成熟的性本能得到满足。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防御机制–防止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压抑或克制能力idegoSuperego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理由以下因素造成:–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自我”必须随时随地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体验着焦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压抑力量不足,让冲突、矛盾,或非理性冲破防线–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冲不破防御,形成意识不到的痛苦–不是冲突和痛苦彻底消失–隐藏到潜意识之中,以扭曲的形式变相表达自己»以显性梦或隐性梦的形式、口误或失误行为等意识的三种水平与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图本我自我超我潜意识前意识意识快乐原则道德原则现实原则焦虑与神经症的产生超我本我自我焦虑神经症不良的自我防御•弗洛伊德认为,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是(D)。•(A)自我的力量足够强大•(B)潜意识活动成为心理活动主要成份•(C)意识活动成为心理活动的主要成份•(D)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达到力量平衡•【解析】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精神活动包括(D),属于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观点。•(A)生物、心理和社会•(B)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C)个体保存、种族延续•(D)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A)•(A)防御机制(B)本能动力•(C)心理异常(D)快乐原则符合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的是(B)(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的重要(B)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C)“超我”与神经症绝对没有关系(D)心理过程主要是意识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C)。•(A)人的心理结构缺乏层次性•(B)心理结构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含义相类似•(C)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D)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的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D)。•(A)“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B)“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C)“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D)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是(C)•(A)完形主义疗法的核心•(B)行为主义的观点•(C)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推断•(D)认知理论的核心行为主义的解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通过动物试验,判断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提出大脑两半球神经活动特征的一系列概念,兴奋、抑制、兴奋和抑制的集中与扩散过程、互相正负诱导过程等。行为主义的解释•桑代克(E.L.Thorndike)–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探索心理现象的第一人•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操作条件反射•人类无论在种系进化中,抑或在个体发育中,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作为一种适应环境和积累经验的本能(认知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动力之一。–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如果某一行为反复得到奖励,它就会频繁重复;反之若受到惩罚,这一行为就不会频繁发生,以致逐渐消失。•人类行为大多是由行为后果所决定的社会学习班图拉人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习得的,学习者无须事事通过亲身接受外来的强化进行学习,而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替代性的得到强化。•行为主

1 / 4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