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统筹谋划全省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开发和城镇化发展,深入实施“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一板块”区域布局,推动形成各具优势、融合互动、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经济板块。第一章深入推进昌九一体化按照“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总要求,全面提升昌九整体实力和发展活力,构建我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引领带动全省发展升级。第一节强化昌九核心引领作用深入实施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空间规划、公共交通、产业体系、体制机制等衔接,着力构建南昌大都市区,进一步辐射带动抚州、宜春、新余、上饶、鹰潭等部分区域发展。全面推进九江新一轮沿江开放开发,加快九江中心城区与沿江县城联动发展,优化、集约开发港口资源,强化沿江产业协作,着力打造我省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门户。聚焦聚力昌九新区建设,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引导高端要素向昌九新区集聚,形成支撑昌九一体发展和对接国家战略的“引擎”。第二节推动产业竞合发展准确把握昌九产业发展定位,支持南昌优先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推动九江优先集聚发展重化工业和优势制造业,加快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新型产业体系。支持建立昌九产业联盟,加强航空、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制造业协作,推动旅游、物流、金融、服务外包、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共建现代生态农业品牌和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现代特色农业集聚区。第三节全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形成昌九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昌九大道、昌九客专等重大项目建设,建设畅通高效、无缝对接的快速通道,加强南昌等内河港口与九江沿江港口对接,完善港口物流和集疏运体系。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加快实现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社保互通,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领域合作平台。推动大气、水污染治理联防联控,共同开展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保护与建设。构建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协作,建设“平安昌九”。第二章支持原中央苏区整体跨越发展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全面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破除发展瓶颈,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实现苏区整体跨越式发展、同步小康,打造最具潜力、支撑全省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第一节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强化赣州在“苏区振兴”战略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对接珠三角中的桥头堡作用,以主攻工业为强动力,加快建设赣州都市区,集聚发展“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三南”加工贸易承接示范地,形成“一核两区”引领、全面振兴发展的新格局。以吉泰走廊为重点,推动“五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重要增长带。支持抚州沿向莆线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入推进昌抚一体化和赣闽开放合作。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一批保基础、管长远重大项目。实施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打造千亿产业、培育百亿企业。实施重点平台集聚提升工程,统筹推进30个重点平台建设,促进平台差异发展。第二节全面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围绕苏区同步小康目标,集中力量打好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加大精准脱贫推进力度,尽早消除苏区绝对贫困现象。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重点民生工程,提前解决好突出民生问题。加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低保、大病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等保障制度,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切实增强县乡医疗能力,使苏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第三节落实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用足用好中央和省级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推动涉及长远发展重大项目落地。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健全与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加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等方面的对口支援。实施央企入赣工程,推动央企与苏区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导企业在苏区设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鼓励大型军工企业在苏区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园。第三章促进赣东赣西“两翼齐飞”进一步优化沿沪昆线“两翼”生产力布局,积极支持赣东、赣西区域板块发挥优势、壮大实力,促进赣东、赣西内部融合、双向发展,打造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重要增长带。第一节全面提升赣东开放合作水平充分发挥上饶、景德镇、鹰潭区位优势,加快大通关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与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全方位合作对接,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吸引新材料、新能源、航空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聚,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加快赣东旅游一体化发展,推进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品牌共建、市场齐管,加快建设赣东旅游精品圈,推动设立跨省无障碍旅游区,打造全国著名的文化生态旅游地。促进农业开放,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打造沿海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第二节加快赣西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充分发挥新余、宜春、萍乡特色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建设动力储能电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基地,提升钢铁、煤炭、建材、盐化等传统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着力建设“新宜萍”城镇密集带,建设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加快赣西一体化发展,促进与长株潭城市群全面深化合作,打造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加快完成赣西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矿产等建设,加快建设昌铜生态经济带,开展袁河全流域生态环境整治试点,打造“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专栏9信息网络重大工程(一)城市光纤实施光纤入户应用示范工程,新建小区全面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老旧小区完成光纤入户改造,实现城市家庭光纤接入全覆盖。(二)无线宽带网络实施“无线江西”建设工程,推动LTE等4G网络支持并开启Ipv6,在有需求的区域实现全面深度覆盖。(三)农村宽带网络实施“信息下乡”工程,提高农村地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覆盖水平和接入能力,实现100%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优先实现农村地区学校、医院、公益性文化机构等具备光纤接入能力。(四)数字电视网络实施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工程,实现省内数字电视网络双向化、节目高清化、内容多元化、应用互动化和运营市场化,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覆盖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比例达到95%。专栏10“互联网+”行动(一)“互联网+”智能制造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基本建成以中国电信江西云计算基地、江西航天云网、中华工业云等为依托的“互联网+江西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分层、分级、分类智能制造企业示范300家,累计实施“机器换人”6000台(套)以上。(二)“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加速融合,每个县级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基本实现物联网应用,培育“智慧农场”等示范企业40家,全省建成益农信息社3000家。(三)“互联网+”智慧旅游加强互联网技术在游客服务、景区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15个,建设智慧景区40个,建成全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及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四)“互联网+”文化创意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动漫设计、广告创意、影视版权、数字出版、工业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新业态,打造5-7个“互联网+”文化创意的新业态孵化器,培育15家以上“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五)“互联网+”普惠金融加快普及互联网金融,支持金融企业与云计算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展金融公共云服务,培育若干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网络金融产品销售以及互联网金融服务等机构或平台,力争互联网金融行业总成交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六)“互联网+”惠民服务建成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市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平台、城镇社区智慧网络化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与社保、医保等信息平台的融合互通,建成智慧养老示范项目25个;实现全民健康档案查询、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力争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在特困地区学校开设高中远程直播30所、初中录播150所。(七)“互联网+”高效物流打造省级综合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平台,建立互通省际、下达市县、兼顾乡村的物流信息共享体系,力争省级配送试点城市达到5个,打造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5个,新培育A级物流示范企业50家。(八)“互联网+”电子商务加快电子商务在企业、行业和农村的推广普及,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90%以上,行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农村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70%以上。(九)“互联网+”便捷交通强化互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建设便捷化的交通出行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全省交通运行监测应急处置体系和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实现12328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全省覆盖,实现二级及以上客运站联网售票和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十)“互联网+”绿色环保构建针对主要生态要素的智能感知体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控系统和污染物监测与信息发布系统。进一步完善全省重点能耗企业监测体系和重点污染企业在线监控系统。专栏11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行动计划东南亚和南亚国家:重点推进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家在基础设施、矿产资源、电力能源、水泥建材、轻工纺织、农业开发等领域的合作。非洲国家:重点推进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赞比亚、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赤道几内亚等国家在基础设施、矿产资源、轻工纺织、农业开发等领域的合作。中亚、中东欧国家及俄罗斯:重点推进与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以及匈牙利、土耳其、罗马尼亚、捷克等国家在轻工纺织、基础设施、航空、能源化工、矿产及农林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南太平洋和拉美国家:重点推进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巴西、智利、秘鲁等国家在矿产资源、农业开发、旅游管理、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美国及欧盟国家:重点推进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在汽车、航空、船舶、工程机械、光伏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专栏12区域发展重点平台(一)昌九一体化重大平台昌九新区:以昌九工业走廊、滨湖生态廊道、昌九新型城镇带和昌北、临空、永修、共青4个组团为重点,打造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中部地区创新发展试验区、长江经济带重要开放高地和全国生态经济发展引领区。南昌临空经济区:以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突出发展现代临空产业,推动对外开放和投资贸易便利化,建设新兴经济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共青先导区:以共青城为主,联动德安、永修部分地区,构建工业聚集、居住商务、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四大板块”,把先导区培育发展为中等城市。沿江产业集聚区:以九江市中心城区为核心,联动瑞昌、九江、湖口、彭泽沿江城镇,统筹港口资源开发和临港产业布局,加强赣鄂皖沿江经济协作,建设对接长江经济带产业承接转型升级示范区。(二)苏区振兴发展重大平台赣州都市区: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促进赣县、上犹与中心城区一体化,联动兴国、信丰、崇义、于都,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区、城市聚集区、科教集中区、物流集散区、生态休闲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都市区。“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以龙南为中心,推进与全南、定南一体化发展,打造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优选区和赣粤产业走廊的重要战略支点。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以瑞金为核心,以兴国、于都县城为支撑,错位布局优势产业,打造扶贫攻坚先行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引领区。吉泰走廊:以105国道为纽带,加快中心城区与吉水、吉安、泰和融合发展,统筹编制城镇建设规划,构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重要增长带和“五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打造江西中部发展脊梁和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向莆经济带:以抚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沿线县城和开发区为节点,加快推进昌抚一体化,建立抚州与向莆沿线城市合作机制,推动抚州在湄洲湾设立“飞地港”、莆田等地在抚州建设内陆港,构建赣闽合作发展的经济走廊和产业合作示范区。(三)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重大平台赣浙闽皖开放合作区:以赣东北为重点,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省际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建设面向长三角、海西经济区以及台湾地区的有色金属材料基地、新能源基地、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