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71练第60练分析种间关系,对比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分析种间关系,对比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2015·武汉调研)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2015·安庆质检)如图所示的是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银毛蝙蝠、蓬毛蝙蝠比棕蝙蝠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C.竞争和捕食的存在会限制种群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D.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3.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M、N将呈现“J”型增长D.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4.(2015·南京模拟)下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和丁四个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的关系,其中一种为藻类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A.最可能是藻类的是乙物种B.在一定范围内,甲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C.四个物种的群落在深海区呈垂直分布D.甲、丙物种竞争剧烈导致丙物种种群变小5.(2015·南京模拟)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注:第1层为距地表0~5cm;第2层为距地表5~10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6.(2015·滨州模拟)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②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③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④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⑤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7.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森林、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3C.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8.(2015·南京模拟)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有关该地区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表中数据的获得是利用样方法B.该地区群落发生的是次生演替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改变D.群落中每一个种群的丰富度均提高9.(2015·青岛模拟)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R之前和T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10.以下是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上层中层下层植物乔木灌木草本动物雀鸟、戴胜煤山雀、黄腰柳莺昆虫①上表反映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同时说明群落中的生物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②此群落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2)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研究。①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4②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土样中收集小动物,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完善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群落演替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垂直结构层数2345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漏射率(%)62.244.73.31.1生产者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总生产量/总呼吸量1.091.351.261.21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片总面积。(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从数据上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统计数据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________,总初级生产量增多,这可能与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________________增多有关。(3)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而净初级生产量指全部生产者固定并贮存的能量,统计数据表明在由针叶林到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总生产量/总呼吸量有下降趋势,试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015·辽宁五校高三联考)菌根是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真菌提供糖类等有机物。某试验区接种菌根真菌后,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5(1)菌根真菌与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牧草A或B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__,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____________值。(3)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对菌根真菌依赖程度更高的是____________。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能量流动情况,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6答案解析1.B[任何一个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故B错。]2.B[分析曲线可知,三种食虫蝙蝠都在夜间活动,但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相对晚,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不是互利共生关系,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B错误;蝙蝠夜间觅食,既可以避免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也可以降低遭遇许多天敌的捕食,C、D正确。]3.D[仅从食物关系来看,曲线不重叠时,M与N无竞争关系,但是二者在其他生存资源上可能会发生重叠而产生竞争关系,所以仅凭曲线是否重叠不能确定二者是否存在竞争关系。b越大,说明该生物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适应能力越强。“J”型增长的发生是以没有生存斗争为前提的,显然,M与N存在竞争关系,不可能满足“J”型增长的发生条件。当db时,两种生物的食物种类重叠部分增多,竞争会加强。]4.B[浅海区阳光较充足,有利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而随着海水深度增加,光照减弱,藻类减少,因此最有可能是藻类的是丙物种;从图中分析,甲物种种群的大小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呈正相关;由图中只能得出在深海区四个物种的种群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丁,不能说明它们呈现垂直结构;图中呈现的是甲、丙物种在深海和浅海的种群大小不同,不能得出二者间存在竞争关系。]5.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由表中可看出,人类活动导致农用地的表层土壤中动物个体数较人工广场绿地和某植物园少。根据表中数据无法判断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6.B[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弃耕甘蔗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但是否演替成森林群落,还要看是否有充足的雨水等环境条件,②正确;杂草地中的生物种类远多于甘蔗田,其物种丰富度高,③正确;该杂草地动植物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⑤正确。]7.A[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8.D[A项正确,表中数据为弃耕农田植物种类数,可用样方法获取;B项正确,弃耕农田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所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项正确,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改变;D项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不能用丰富度来说明。]9.D[由图分析可知,R→S种群类型数量剧减,很可能遭到自然灾害。S时仍有部分种群保留,S点之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发生的环境条件、演替过程不同,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10.(1)①垂直分层②阳光(2)①取样器取样②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7泡解析(1)①该表格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②该群落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阳光。(2)①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②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所以该装置要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11.(1)次生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2)增大分层(3)随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多,全部生物的总呼吸量不断增加,而绿色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有限,限制了光合作用总生产量的增加解析(1)表中数据表明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由灌草丛开始的,因此,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表现出层数增多,群落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2)生态系统的截光率=1-漏射率,因此,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截获光能的百分率增大,这可能与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多、分层增多有关。(3)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有限,限制了光合作用总生产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生物数量的增加,生态系统呼吸作用(特别是动物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总量增加,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总生产量/总呼吸量下降。12.(1)互利共生(2)随机取样平均(3)牧草A物种丰富度升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升高(4)偏高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菌根是菌根真菌和根系的复合体,说明二者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