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汕头市2011—2012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历史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中写道:“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这一说法表现的是古代哪一种制度: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世卿世禄制2.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也保持着一种不衰的崇文风气。”下列制度中,最有可能产生“崇文风气”的是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许倬云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造成宋代“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重文轻武的政策B.守内虚外的政策C.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D.推行分化事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施政措施4.美国根据1906年国会通过的立法成立驻华法院,在美国司法系统中其地位与联邦区法院相等。英国根据1925年枢密院令,在上海设立最高法院。这些规定,与哪一权利有关:A.领事裁判权B.协定关税权C.租赁土地特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5.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C.习兵战不如习商战D.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6.日本文部省在审定历史教科书时,曾要求《日本史》执笔者家永三郎对书中的8处记述进行修改和删除。例如对“南京大屠杀”,文部省要求加入日军的行为“发生于混乱之中”、并要求删去关于日军“强奸中国妇女”的内容。对于日本官方这种做法,我们应如何理解较为恰当?A.对于发动战争一事,日本政府已从教育革新做起,有所反思2B.对于发动战争一事,日本政府并未能确切深入检讨与反省C.历史教科书的文字,应该属于事实叙述,避免道德评价D.日本政府藉此做法,企图得到中、韩政府的谅解与同意7.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这实际是做不到的,于是他们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替代方案。这个替代方案最有可能是A.以血缘为关系组织在一起B.小国寡民、独立自治C.轮番而治D.按财产等级划分阶级8.罗马法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那么广义的罗马法是指A.《十二铜表法》B.《民法大全》C.万民法D.成文法9.2006年,美国《思想之林》杂志评出10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其中对英国的评语是:“创造了现代世界”,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该评价的依据不应包括:A.率先确立代议制B.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率先开展工业革命D.殖民地遍布全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0.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传《无畏的希望》中,回忆他当年在白宫与布什总统会面的情形:“突然……总统……他的声音变得激动,……变得既不习惯也不欢迎其他人打断他的话,他的亲和被一种近乎以救世主自居的固执所取代。……我意识到了权力带来的那种危险的孤立。我明白了开国者设计□□□□的智慧。”空缺部分最恰当的应该是:A.共和制度B.联邦制度C.民权制度D.制衡制度11.1914年6月28日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除了极少数的和平主义者和革命左派外,几乎全体德国人都一致支持帝国政府的战争决定。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德国军国主义严重B.德国专制主义严重C.德国军事力量强大D.德国共和力量弱小12.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B.中体西用——君主立宪C.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D.苏俄——苏联13.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投票通过了关于组织联合国军出兵朝鲜的决议,当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票应该是(当时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美、苏、英、法、中,其中苏联没有参加该次会议)A.3B.2C.1D.014.右图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图片上红色的昆虫是蝗虫)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泽东。该封面反映了当时的中美关系,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美国同情中国正遭遇的百年不遇的蝗灾B.美国冷战的战略重心在亚洲C.美国封锁孤立中国,视中国为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D.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15.1996年10月30日,俄罗斯的金融巨头别列佐夫斯基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六个新兴的大财团控制着俄罗斯经济的50%左右。与这种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A.重工业的发展B.俄罗斯贫富差距悬殊C.苏联解体后实行全面私有化D.大垄断企业的出现16.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的吴敦义偕同台湾代表团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面时提出“求同存异、两岸和平、讲信修睦、民生优先”16字箴言。两岸的3“同”最主要是指A.一国两制B.一个中国C.一致对外D.经济互补17.古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模式是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大规模分工合作18.《国语·齐语》中记载“工之子恒为工。”《唐六典》中也写道“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说明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技术的传承上具有父子相传的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的提倡B.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C.家族传承的文化习惯D.小农经济的狭隘性、封闭性19.费正清所言,“中国商人最大的成功是,他们的子孙不再是商人”。这种思想对古代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的影响是A.商人的子孙通过科举入仕,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B.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解决了商人流动性大的问题,有利于巩固统治D.商人的子孙通过购地转化为地主,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0.北京大学《世界近代史》授课教案中写道:“现代文明之所以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典范性,其基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吸收了在它之前业已存在的世界各地传统文明的长处从而在层次上高于这些文明;而现代文明这一特性的实现,又不能不以全球性普遍交往关系的确立为前提,而对它的历史叙述,也就应当从世界各地传统文明相互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谈起……”依据上述结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即开端)应定在A.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B.19世纪70年代C.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2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找到了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的工业手段,据此判断,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指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C.蒸汽机的使用D.内燃机的使用22.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B.世界财富的迅速积累到美国C.美国阶级矛盾极其尖锐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出现大型垄断企业23.1750—1900年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分额中的变化表: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英国1.99.519.918.5美国——2.47.223.6中国32.829.819.76.2印度24.517.68.61.7以上表格反映的相关信息是A.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高度繁荣B.英国拥有最大的海外市场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生产能力开始落后于美国4D.20世纪初,中国和印度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24.1881年,李鸿章给予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10年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的专利和在上海本地零售,免交税厘的特权。次年,李鸿章获得了对该项专利的十年授权。此事说明A.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C.专制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D.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洋务企业的压制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第25题19分,第26题17分,第27题16分,共计52分。)25.(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1)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请分析古代希腊民主与西方现代民主在形式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4分)(2)英国和美国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请写出英、美建立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民主代议制确立的基本途径或方式。(6分)(3)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现代民主政治的历史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实现民主政治,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进行了哪些探索?(4分)(4)德国《新德意志报》评论:……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请问“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体现的?(3分)“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说明了什么?(2分)26.(1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二下面的漫画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人们发出的感慨材料三5请回答:(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4分)据此判断,“冷战”的焦点在哪一大陆?(1分)(2)人们发出材料二中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冷战哪一方面的评价?(2分)(3)请解析材料三图示所反映的信息:当今世界政治局面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4分)当今世界的政治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6分)27.(1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材料二工业革命:为什么偏偏是英国?——人民网《工业革命:英国世界霸权形成的前提》材料三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因洋布充斥市场,松江、太仓的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尽管这种现象当时只出现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但它却是中国社会自然经济解体的征兆。请回答:(1)列举中国清朝时期在政治和经济制度方面落伍于世界的主要表现。(4分)(2)解答材料二提出的“工业革命——为什么偏偏是英国?”这一问题。(6分)(3)19世纪初,英国利用何种方式使中国陷入一个新的危机,请将答案纸中的图填写完整。(2分)(4)19世纪40年代,中国大门被打开,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根据材料三,应如何看待列强入侵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这一变化?(4分)6汕头市2011—2012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历史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题纸二、非选择题:第25小题19分,第26题17分,第27题16分,共52分。25.(19分)(1)(4分)(2)(6分)(3)(4分)(4)(5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