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投足,展现精神——动作描写训练二次备课案金银湖中学彭晓学习目标1.阅读片段领悟动作描写的方法。2.学会选择恰当的动词刻画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生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2、师问:你们觉得这首词里哪个动词写的好?为什么?3、生说:卧字写的好,写出了写出了小儿的淘气顽皮。4、师说:一个卧字就把小儿的形象生动展现出来了,正所谓“举手投足,展现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动作描写写作指导,共同探讨一下动作描写的方法。二.自主学习探究方法1、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导学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一下思考题,并完成第一个练笔《起床奏鸣曲》。(学生讨论,师巡看。)阅读下面几个片段,探究人物描写的方法2、、师:同学们看自主学习一这个版块,说说片段一的思考题。自主学习一片段一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窜下来。武松吃了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它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打虎》(思考:这段文字写的是武松遇到老虎的情景。通过写老虎的动作“扑、掀、剪”,展现了怎样的一个过程?通过写武松的三次“闪”,又展现了怎样的一个过程?)3、师:写老虎的动作展现了凶猛的老虎攻击武松的过程,写武松的动作展现了他机智灵活的躲避老虎的情景。片段二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这段文字通过扫、()、()、()、系()、()、拉、罩等动词展现了怎样的一个过程?)4、生说师小结:通过这些动词展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通过这两个片段你发现怎样可以把动作描写写具体?小结一:动作描写应该(选用准确的动词,展现动作过程)5、师:下面就来给起床奏鸣曲这个片段填上恰当的动词吧!练一练:《起床奏鸣曲》“叮铃铃!叮铃铃!……”这声音把睡梦中的我惊醒了。(揉揉)睡意蒙眬的双眼,看到上铺的床板,我不禁清醒了许多。与此同时,只听见在我上铺的张某某“啊”的一声尖叫,原来他的被子已被他(蹬)得“飞流直下三千尺”了。但已经没有时间顾及了,我马上胡乱地(套)好衣服、鞋子,像逃一样,“飞”到“盆子群”里,(抓)起自己的盆子后,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到了水池边。“横两下,竖两下,再漱两下口”,完成了刷牙动作;紧接着,稍稍将毛巾浸湿,就胡乱地在脸上(抹)两下,OK,洗脸的程序也搞定了!但我旁边那位“可恨”的刘某某,竟然把洗脸水(溅)出来了,弄得我的裤子湿湿的。由于时间紧迫,我没来得及跟刘某某理论,就带着一堆水“飞”回床边叠被去了。自主学习二1、师:动作描写还有哪些方法呢?请看甲乙两个文段。女生读甲段,男生读乙段。比较阅读文段甲、乙,并思考文段后的问题:(甲)小妹妹抓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汁。大人们被这个“小谗猫”逗得哈哈大笑。(乙)长年在高原驻扎的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西瓜)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请你找出小妹妹与战士们吃西瓜时所用的动词,然后思考以下问题:思考:同样是吃西瓜,“小妹妹”与“战士们”所用的动词却是不一样的:小妹妹“抓”西瓜,战士们“捏”起西瓜,把“抓”跟“捏”调换使用,可不可以?“塞”跟“闻”、“咬”等动词调换呢?为什么?2、学生说,师小结:抓字写出了小妹妹吃西瓜时的馋样,展现了小妹妹的天真可爱劲儿。捏字写出了战士们珍惜西瓜、慢慢品尝、慢慢享受的样子。小结二:动作描写应该(符合人物年龄身份性格特点。)3、师:同学们在食堂吃饭模样也各有千秋,下面就拿起笔来写一写吧。练一练:《吃饭进行曲》情境一:午饭的时间到了,我打了一份饭,坐了下来,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一个长得很魁梧的男生······一个很淑女的女生······4、找两三名同学读读自己的片段。点评。自主学习三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芦花荡》(赏析一下文段中的动作描写好在哪里?)1、生说师小结:运用比喻让人仿佛看到鬼子无法动弹的样子以及老头痛打鬼子的样子,表现老头对敌人的恨。小结三:动作描写应该(运用修辞,写得更生动。)课后作业:《感人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