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学的基本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从本义看: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4、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自学提示•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幡在动!”走进哲学问辩人生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走进哲学问辩人生心动与幡动、风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我们自身)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要混淆:(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理解:①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②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设想、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目标等。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物质现象?()A.商品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计划方案D.小王在球场打篮球E.澳门回归祖国F.三个代表思想ABDE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X随堂练习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③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④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注意:①“何者为本原”的别称:②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饿的感觉。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存在思维存在先有存在才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脑子里有猪的形象存在物质思维意识然后存在决定思维然后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世界的存在和发展不是意识决定的(唯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博士便问道:“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唯心主义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Zx.xk《庄子·秋水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就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走进哲学问辩人生探究三:•(1)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2)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3)我们的思维能不能反映现实世界?注意:①“同一性”内涵:互相统一、符合、一致。②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依据。③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④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内容休谟康德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休谟的不可知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至于其他东西是否存在,我们是不知道的。走进哲学问辩人生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3、世界上只有没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否认正确反映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何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不可知论可知论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如:学生:教师:农民:医生:处方与病情的关系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1)从生活实践看,(2)从哲学研究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3)从哲学发展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原因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从哲学研究看: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小结: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含义从哲学发展看:贯穿哲学发展始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练习: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存在即被感知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A.怀疑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8.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9.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探究1: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1、不同意。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2、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这是区别他们唯一的标准。1、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根本对立(1)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Ⅰ、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基本观点•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战国—荀子)•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北朝—范缜)•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汉朝—王充)•④气者,理之依也。(明朝—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共同观点:(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Ⅱ、基本观点和局限性:Ⅰ、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唯物主义形态基本观点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Ⅱ、基本观点和局限性:Ⅰ、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Ⅰ、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1、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原子: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2、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Ⅱ、基本观点和局限性:Ⅰ、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Ⅰ、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Ⅱ、基本观点和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A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B机械性C、形而上学性D、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①正确性②局限性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形而上学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观);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唯心史观)这种机械性的特点典型地表现在关于“人是机器”的论述之中,他们的分析方式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利维坦》“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忿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Ⅱ、基本观点和局限性:Ⅰ、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Ⅰ、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Ⅱ、基本观点和局限性:③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唯物主义形态基本观点局限性或优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①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②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①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②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②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2、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注意:古今中外所有的神创论都是客观唯心主义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子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王阳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守仁:心外无物。中外“神创论”1、物是观念的集合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3

1 / 9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