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五年级上册语文3单元分析及课时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单元内容介绍: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本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发展。选编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课题字词语说明方法段落篇章积累写作特点作家作品9鲸会写10个:鲸猪腭哺滤肚肺矮判胎字音:bǔ哺乳多音字:适应字形易错:肺部首:矮读读写写11个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特征寿命珍贵理解:上腭退化哺乳动物胎生特殊形式:[作比较]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列数字]3.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引用资料、列数字]4.我国发现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课文从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对鲸作了具体地介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使抄写:词语及说明方法文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使我们对鲸这种庞大的海洋生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2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例子]5.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6.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打比方]7.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设问句]8.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我们对鲸这种庞大的海洋生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词。2、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3、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重难点: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4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39.鲸一、教材分析《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鲸》是第七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与其它三篇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重点训练了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朗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本课在读写方面将承担双重任务,即: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想,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同时继续训练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二、学情分析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盾,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已在《太阳》一文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大部分学生对“鲸”这种动物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一些知识。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交际训练,发展语言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教学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五、教学策略: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语言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六、教学准备: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课前准备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2.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3.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1.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52.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那么重。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3.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板书设计:肺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2.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3.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4.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二、小组内交流.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点都吃鱼虾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须鲸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齿鲸大鱼海兽咬住凶猛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1.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2.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6三、回顾内容,朗读记忆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四、出示资料,延伸扩展1.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板书设计: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点都吃鱼虾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须鲸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齿鲸大鱼海兽咬住凶猛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课后小结:10.松鼠一、教材简析《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二、学情分析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松鼠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小动物,文章学生乐读易懂,内容学生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已在《太阳》《鲸》等文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仍显得尤为重要。7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交际训练,发展语言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