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1、炎黄战蚩尤距今约四五千年,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黄帝和炎帝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部落,之后走向联合,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黄帝——“人文初祖”(轩辕):3、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7、9课)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4、春秋争霸:(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春秋时期,诸侯纷争,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齐桓公首先称霸的主要原因是任用管仲为相,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的霸主。(“退避三舍”)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中央),东南西北到中央。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纸上谈兵”),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6、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牛耕的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7、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8、商鞅变法:背景: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性质)国家;9、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春秋晚期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①大思想家: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大教育家:。“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代表作《论语》10、思想家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识到事物发展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11、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儒家战国孟子“仁政”,笼统反对一切战争;可持续发展思想(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墨家战国墨子“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道家战国庄子“无为而治”,一切顺其自然法家战国韩非子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被秦国采纳)兵家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0、12、14、15、16课)◆◆◆12、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一)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纸上谈兵”),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于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政治上: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②在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天下分为36郡,郡下设县。经济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推广更简单的隶书.思想上:焚书坑儒(接受李斯建议)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南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促进了中原和岭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13、文景之治◆◆◆14、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候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15、冒顿统一蒙古草原秦汉之际,蒙古族族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16、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时,卫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17、昭君出塞汉元帝时期,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为汉匈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18、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19、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欧洲,再转运到西亚。20、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把他的纸称为“蔡侯纸”。21、《九章算术》和地动仪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2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制造了能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22、华佗和张仲景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制了一套模仿五种禽兽活动的医学体操五禽戏。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编写了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四、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18、20课)23、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4、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5、三国鼎立的形成:国家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魏曹丕220年洛阳蜀刘备221年成都吴孙权222年建业☆☆吴国孙权派卫温船队曾经到达夷洲(今台湾)。26、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27、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①迁都: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到了洛阳。②实施汉化政策: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礼汉制,尊孔子作用:大大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七年级下册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4、5、6课)科举制度隋朝诞生,唐朝完善,清朝末年被废除,存在了1300多年。1、科举制的诞生: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唐代科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明经、进士。进士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武则天统治时期,创设殿试、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3、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4、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唐太宗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5、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他设计了唐招提寺,是日本艺术明珠。6、唐与新罗的关系:新罗(国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7、玄奘西游:唐太宗时,高僧阳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二、元朝的建立与科学技术(第12、13课能8、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国,蒙古贵族尊称他为成吉思汗。◆◆◆9、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定国号为元,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后于1276年,灭掉了南宋。著名抗元英雄是—文天祥。名言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大都繁华景象。元朝还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已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10、民族融合的发展: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1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2、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17、19、21课)◆◆◆13、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中书省,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建立侍卫亲军锦衣卫,成为特务机构。内阁制度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14、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明朝建文帝下令实行削藩,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①为了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②他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削藩;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15、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祖。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16、君主集权的强化清初,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到乾隆帝时撤销。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机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造“文字狱”,从思想领域控制知识分子.(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7、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西藏3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事务。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18、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新疆乾隆帝时,清军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19、土尔扈特回归祖国----蒙古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受到沙皇的控制和压迫。清乾隆帝时期,土尔扈特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回归祖国,并受乾隆帝妥善的安置。20、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紫禁城:明成祖时候,修建了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21、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八年级上册一、侵略与反抗(第1——5课)1.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是通过三个条约:《南京条约》:开始沦为《马关条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完全沦为3.三个条约割占的地方分别是:香港岛、台湾岛、北京东交民巷;赔款数额分别是:2100万、2亿、4.5亿。4.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林则徐虎门销烟:在道光帝支持下,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销烟,取得了禁烟的伟大胜利。2、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时间:1842年;地点:南京。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南)、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北)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④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3、火烧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市),火烧圆明园。4、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侵占我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5、黄海大战1894年9月,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6、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7、《马关条约》①时间:1895年②双方代表:中方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③内容: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设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