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八年级语文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6页)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密…………封…………线…………内…………不…………答…………题…………………………………………………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八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亲爱的同学,你好。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一、书写·养成习惯(3分)1.请你用自己最满意的正楷或行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明、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二、积累·运用·夯实基础(24分)2.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8分)(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2)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采薇》中直抒胸臆,表达无限悲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诉衷情》中再现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词语。(1)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不管是阿炳亲自演奏的,还是其他人改编的版本,都会有一种gāoshānyǎngzhǐ的感觉。()(2)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cǎnjuérénhuán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他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3)最使我pánghuáng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4)他还一直死抱着那道追击普军的命令。奇怪的是,他始终没有找到普军。这使他tǎntè不安。()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让身边诚信回归不仅仅是政府引导和企业发出倡议,还需要完善和制定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将“完善”和“制定”调换位置)题号一(1)二(2—6)三四(21)总分(7-11)(12-15)(16-20)得分第2页(共6页)B.可是,竟然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亿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删去“竟然”)C.能不能独立思考,会不会一举反三,决定着学习效果。(将“会不会”改为“学会”)D.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删去“是非常深刻的”)5.综合性学习。(7分)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某中学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献给母亲的歌”主题辩论活动。在辩论准备中,各学习小组得到了这则材料,请同学们围绕这段材料准备辩论。背景材料:2011年寒假,某中学全体学生领到了一份特别的寒假作业——回家过年时为父亲磕个头,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这项作业刚一布置便在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1)请围绕这个话题写出两个正反立场辩论观点:(2分)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你是正方代表,请简要写出你的辩论理由。(3分)你的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回报母亲的爱,请设计一个回报方式,并简要陈述你的理由。(2分)你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探究(33分)(一)(12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惟.长堤一痕()7.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2分)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第3页(共6页)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文标题为“湖心亭看雪”,按道理作者应该运用大量笔墨写看雪时的景象,而作者却只寥寥几笔写了西湖的景色,为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日军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总计在南京屠杀34万人。对战犯的审讯是时隔8年后举行的。连外国观察家也认为,上述数字是比较保守的统计。还有许多法庭难以查证的事实:成千上万的人被枪杀后又浇上汽油焚尸,骨灰残骸被江水冲得无影无踪;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秘密活埋地点......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到底有多少南京同胞惨遭日寇杀害,恐怕很难做出甚至是粗略的统计。……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的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10.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段中加点词语“比较保守”和“难以查证的事实”分别是什么意思?(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南京大屠杀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可作者为什么说“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3分)(三)(9分)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第4页(共6页)②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④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⑤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⑥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⑦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⑧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⑨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读或者故意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选自2010年第6期《文苑》,作者铁凝。)14.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②段划线句子中“失重感”指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最后一段,作者认为“无用”的阅读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