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学年高一年级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世界各国人口变动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即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模式:①分布:现存于少数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②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导致低自然增长率③原因:受灾害、战争、疾病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传统型”模式:①分布:广大的发展中国家②特点:高增长阶段和增长下降阶段③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现代型”模式:①分布:多数发达国家②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③原因:主要是推迟结婚、减少生育。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国防兵力不足;3)社会经济负担加重;4)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孤独等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4、大部分发达国家(欧、美)为“现代)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传统”模式,中国、古巴为“现代”模式,世界为由“传统”模式转向“现代”模式的过渡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类型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第二节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某一地区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2)、政治因素:①战争:破坏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引发迁移。②政治迫害;例如: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③国家政策;例如:50年代黑龙江、新疆等地复原军人建设农垦兵团。3)、社会文化因素:例如: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4)、生态环境因素:资源分布和开发产生人口迁移;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口迁移。5)、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教育、年龄、性别(男性比女性更易迁移)。24、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5、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时代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大批迁入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当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东部——西北和东北沿海——内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政策)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农村——城市6、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1)、对迁出地的影响:有利:(1)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不利:造成人才流失。2)、对迁入地的影响:有利:(1)合理的迁移可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综合环境。(2)为迁入地提供了劳动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不利: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出现城市交通问题、住宅问题、社会问题。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3、两者的关系: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承载力。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个不确定的“虚数”,对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4、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资源—(首要因素)与环境承载力成正相关;科技——与环境承载力成正相关;地域开放程度——与环境承载力成正相关;文化生活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成负相关。3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分区①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的中心部位,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大,人口昼夜差别大。②商业区:位于城区或交通干线旁,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地价高。③住宅区: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因经济原因分为高级和低级住宅区。④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地带。功能区分布特点中心商务区(CBD)城市的中心部位经济发达;建筑物稠密;交通便利;人口数量多,流动量大;地价高。商业区多分布在城市的市中心或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地价高。住宅区中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与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或工业区附近是城市中最普遍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趋向于沿交通线分布工业企业之间集聚布置来获得规模效益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1、历史原因:早期功能分区的延续。如北京的故宫2、经济原因:经济区位决定土地利用价值。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便捷程度。3、社会原因: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4、行政原因:政府政策、城市规划等。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般以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规模。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规律)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规律)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服务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大。但这并不等于说,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小或强弱成正比。因为有一些城市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某一方面的功能很强。例如:桂林。城市规模服务范围服务功能数目距离大大多少远小小少多近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人口条件。4、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第三节城市化一、城市化1、定义: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主要标志: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4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发达国家早(18世纪中叶)趋缓(停滞)高高(70%以上)后期成熟阶段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发展中国家晚(20世纪中叶)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城市社会问题。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要素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2、地形:决定了农业类型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等;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域分异,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垂直农业)3、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我国东南丘陵为广布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油茶、马尾松)等,粮食低产。4、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5、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6、政策:各国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例:①古巴种植甘蔗。(热量)②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光照)③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地形)④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市场)⑤荷兰的鲜花销往世界各地(运输条件、冷藏保鲜技术)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其中,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5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小麦—牧羊)1、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二、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2、作物:小麦、玉米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4、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牧牛)美国、阿根廷;(牧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2、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地价低○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二、乳畜业1、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2、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3、乳畜业的主要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4、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原料、运输条件、市场需求、动力、水源、政策、科技、环境条件、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6二、五种导向型工业工业类型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市场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化工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能源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炼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