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心理学》自考自学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031《心理学》自考学习笔记第一章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3、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4、心理学流派流派代表人物主要特点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冯特铁钦纳研究意识的结构,强调内省方法。20世纪20年代逐渐衰落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斯杜威强调意识的功能。20世纪30年代逐渐衰落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华生斯金纳以行为为研究对象。20世纪50年代逐渐衰落格式塔心理学(德)魏太默考夫卡研究意识体验,整体大于局部之和。20世纪40年代精神分析学派(奥)佛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过分强点性本能在下意识存在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美)马斯洛罗杰斯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不能用实验证明认知心理学(美)奈瑟吸取各派成分,兼容并蓄发展起来5、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实验心理学:最早发展起来的分支,借助实验方法,研究传统核心课题。2)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探讨内部心理活动的规律。3)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4)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5)发展心理学:个体一生心理发展规律。6)心理测量学:研究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的学科。7)生理心理学: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生理功能所起的作用。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各方法特点。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求规律的方法。所得资料客观真实,但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结果难于重复。2)测验法: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具有特定功能,适用特定群体。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行为可以重复出现,但实验结果客观性受影响。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着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方法。7、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了解和认识自己,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知己知彼,搞好人际关系,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一定促进作用。第二章意识与注意1、意识指个体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2、无意识指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3、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①对外部事物的觉知;②对内部刺激的觉知;③对自身的觉知。4、意识的4种状态:①可控制;②自动化;③白日梦;④睡眠状态。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6、注意的2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7、注意的3个种类:①不随意注意;②随意注意;③随意后注意。8、注意的3个功能:①选择功能;②维持功能;③调节功能。9、注意和意识的关系: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而什么东西不可以。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10、人和动物的行为及心理活动体现出的周期性变化叫生物节律。11、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的联系(1年、28天、24小时、90分钟):循环周期相关联系年度和季节性循环性生活模式和心境障碍28天女性月经及情绪、男性内分泌日节律(实为25小时)睡与醒、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90分钟(心理活跃周期)警觉性、白日梦和饥饿。12、睡眠,意识不是完全停止,存在周期性变化。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过渡期-α波、第二阶段-轻睡期-θ波、第三、四阶段-沉睡期-δ波、REM阶段-快速眼动睡眠。梦游、梦呓和尿床等出在沉睡期。REM阶段正在做梦,很难唤醒。13、失眠的种类:情境性失眠、假性失眠、失律性失眠、药物性失眠。14、梦是一种心理活动,特征有: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睡眠中的内在或外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15、催眠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16、催眠是一种特殊意识状态,与睡眠不同,意识活动未停止,只是不能自主。17、三种人最容易接受暗示:喜欢沉思幻想的人;容易精神集中的人;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体验的人。18、催眠状态下心理特征:感觉麻痹;感觉扭曲和幻觉;解除抑制;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19、巴伯尔和斯潘诺斯提出角色扮演理论;希尔加德提出意识分离理论。第三章感觉与知觉1、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化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2、感觉分类:远距离感觉、近距离感觉、内部感觉。3、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4、感觉阀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发生变化所需的刺激强度的临界值。5、感觉阀限与感受性成反比例关系。6、基本的视觉现象: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色觉。7、明适应: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8、暗适应: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9、色觉三属性:色调、饱和度、亮度。10、眼睛的构造:角膜-(虹膜环绕中间)瞳孔-水晶体-视网膜11、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棒体细胞、锥体细胞。12、棒体细胞:对光强度起反应,不能分辨颜色。13、锥体细胞:对光波长(颜色)起反应,对光强度反应差。14、色觉理论:三原色说(杨-黑理论)、拮抗理论(四色说,黑林提出)。15、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20—20000HZ16、基本的听觉现象:声音的属性音强-振幅音高-频率音色-发音源决定听觉的适应与疲劳适应时间短、恢复快、有选择性;疲劳恢复时间长,听力造成损害。声音的混合声音强度大致相同,频率相差较大拍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接近掩蔽强度相差大。频率接近掩蔽作用越大。低频对高频高频对低频。掩蔽音强提高,掩蔽作用增加,覆盖频率范围增加。17、听觉机制:耳廓(收集声音)耳鼓(振动)中耳三小骨(集中)卵圆窗内耳神经传入大脑。18、听觉理论:位置学说和频率匹配学说。19、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20、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21、深度(距离)知觉产生线索:①刺激物特性;②视觉系统本身。22、运动知觉:视像在网膜上运动,同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感觉。23、时间知觉四种形式:时间的分辨;时间的确认;时间的估量;时间的预测。24、时间知觉的线索: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计时工具。25、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感觉通道的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个体兴趣和情绪。26、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27、社会知觉包括三方面内容:对人的知觉、对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接近性相似性封闭性连续性良好图形(大小、形状、颜色)28、社会知觉的特性:认知对象的独特性;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29、社会认知过程:信息的收集与选择受主客观制约、经验、没注意到的信息偏差信息的整合过程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第四章记忆与学习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2、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3、记忆的类型: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情境记忆和语义记忆。4、记忆系统。记忆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觉印象。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的核心。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复述是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将新信息与原有图式组合,从而建构和发展出庞大而有序的记忆系统。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学习间隔时间加长,遗忘数量增多。长时记忆可以保存数十年,遗忘不会彻底。6、遗忘的原因:消退和干扰。感觉记忆记忆时间极短,以视象和音象形式保存。短时记忆听觉编码占主导。容量有限。时间有限。长时记忆语义代码占主导。容量无限。时间很长。7、遗忘的影响因素:①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②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③情绪的作用8、有意遗忘的作用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9、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地点法、韵律法、记笔记。10、学习定义: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11、学习的过程: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在的反应。12、学习的分类:按学习方式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按学习内容分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13、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复习策略复习时间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5—10分钟第二次复习当天晚些时候或第二天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后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后第五次复习半年后复习次数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50%时效果较好复习方法阅读与背诵相结合,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共同记忆组织策略群集、摘录、划线、列提纲。用自己的话概括学习要义和重点,建构学习内容的组织与结构。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1、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2、思维的特征:①间接性;②概括性;③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3、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4、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分1、直觉动作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1、聚合思维2、发散思维1、常规思维2、创造性思维5、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6、概念分类: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7、人工概念:假设—检验—再假设—再检验—成功8、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9、三段论推理:一般被试者会根据肯定性前提接受肯定性结论,根据否定性前提接受否定性结论。10、线性推理: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推理。11、条件推理,又称假言推理。12、问题解决: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三个特征: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性、认知性操作。13、问题解决方法:1)算法式;2)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向工作法。1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表征的方式;2)无关信息的干扰;3)功能固着性;4)心向。15、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6、想像的基本特征:新颖性和形象性。17、创造性测验:①吉尔福特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②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18、创造性的影响因素:智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动机因素。19、儿童创造性水平提高的途径:1)建立目标与意向;2)训练基本的技巧;3)鼓励个体取得某领域的具体知识;4)刺激和鼓励好奇心;5)建立动机,特别是内部动机;6)建立自信,鼓励冒险精神;7)强调掌握和自我竞争;8)培养有关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概念;9)提供选择和发现的机会;10)促进自我管理技巧;11)传授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技术;12)运用例子。第六章智力1、智力具有多种属性,是一种综合认知能力。2、能力指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只表现认知学习方面。3、(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比率)智商,适合儿童。4、离差智商=100+15Z,其中Z=(X-X)/SX代表团体平均分数,X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代表该团队分数的标准差,Z代表该人在团队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5、智力的个体差异:水平不同,结构不同,发展过程不同。6、智力的团体差异:男女特殊能力差异。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高。7、智力发展三个阶段:15岁之前,快速增长阶段、18-25岁,达到高峰;成年期,稳定阶段;60岁以后,衰退阶段。8、个体的智力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9、智力理论:因素论二因素说斯皮尔曼提出,各种心理任务都包括g因素和s因素,g因素就是智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卡特尔提出。g因素可分为流体智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