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文综(历史)方法指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2011届高三文综(历史)方法指导第一讲备战2011必须明白的九个基本问题1、高考备什么?无论新老历史教材,都动辄百万字,高考试题历史部分只有四千多字。高考考什么?备考,我们从何入手?依据新课程标准和2010文综考试大纲,备战2011高考历史需从如下四方面着手。(1)主动积累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2)积极培养能力(《2010考试大纲》的四大目标与三层要求)目标\要求ⅠⅡⅢ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3)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①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历史;②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③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④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⑤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4)体验与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②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第2页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③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2、知识与能力,孰轻孰重?(能力测试为主导)①选择题:48分。解题要求: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②非选择题:52分。解题要求: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实。③考纲所述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怎样把握教材?(全面掌握、重点掌握、多层次掌握)(1)全面掌握教材=主干知识+隐性知识。教材=目录+正文+黑体字+小字+图表+注释+习题+大事年表。(2)重点掌握主干知识=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重点知识=考纲要求+时事热点。重点知识=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3)多层次掌握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历史结论=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4、历史教材要读和记吗?(要)(1)读教材的必要与方法:必要性:学生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当然,此记非死记。方法: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线索;进行纵横比较。(2)记忆历史知识的必要与方法:必要:高考象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你能凭空建房吗?高考象煮饭,知识是米,巧妇能为无米之炊?方法:①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②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③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第3页④学会几种巧记方法;⑤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⑥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5、解题能力培养靠考前还是平时?(平时)必须靠平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功到自然成——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6、知识记忆在考前三个月突击行不行?(循序渐进才是真)误导:语数外老师会说,语数外是主科,第一学期文综必须让路!有同学会说,历史知识,难记易忘,不如考前三个月突击!诤言: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其深入透彻理解更加需要时间来消化。循序渐进才是真!三轮复习好比登山,考前三个月是登顶。你一轮不到位,好象你在山脚徘徊;别人登顶时,你能一飞冲天吗?天方夜谭!7、最好的资料是什么?(高考试题是最好的训练题)(1)明确试卷结构:选择题:12----23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综合题:37题32分,39题20分,共52分。48分的价值:文综中最大的危险区、总分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最易拉开总分差距的地方。52分的分量:能力测试为主导,只要平时积极训练,拿高分并不难。(2)把握试题特点:以书本知识为背景,以考测能力为主体,以时事热点为切入口(3)熟悉命题手法创新:运用你平生第一次见到的材料和设问。能力立意:考查包括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其中以能力考查为主。常用命题语言只有三句话: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命题语言中的指令性要求:根据/依据、指出、比较、概括、结合、说明、从XX角度、解释说明等。(4)体验2008、2009、2010高考完整考试:将2008、2009、2010年所在区域(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完整考一遍;限定时间:45分钟;严格打分:自己对照标准答案给自己,也可以找你的“死党”帮助;总结感悟:写下你的考后感想。(5)用高考试题对你的解题能力进行序列训练选择题的训练;非选择题的训练。8、怎样抓好解题能力训练?(五项达标)(1)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2)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第4页(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三。9、我们要掌握运用哪些基本史观?(三大史观)(1)文明史观:①必修1:政治文明;必修2:物质文明;必修3:精神文明。②中华文明:辉煌和骄傲的古代文明;曲折和屈辱的近代文明;崛起和复兴的当代文明。(2)现代化史观:世界近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3)全球史观:放到全球看局部;站在局部看全球。第二讲历史一轮复习的建议一、要求:(一)深化现有知识(网络)结构,构建系统的单元、每课的知识(网络)结构,注重基础,回归史实。(二)重视选择题的训练,做到一课一练、一天一练,通过一定容量的训练让自己找到题感,熟能生巧、考不怕。(三)建立“三维”目标——学习的科学之策1、熟悉史实历史事实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熟悉历史事实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其途径在于记忆和背诵。记忆和背诵是历史学科的独特要求,是学生形成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采取歌诀、图示、数字、联想、谐音等多种方法,来提高记忆和背诵的效果,切忌“死记硬背”。2、理解概念历史概念是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抽象概括而成,反映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掌握和运用历史概念是理性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学生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起点。历史概念在学科能力中举足轻重,是基本能力中的“基本”。历史概念又分为单一型历史概念(例如《南京条约》、台儿庄战役、工农武装割据等)和复合型历史概念(例如三大决战、过渡时期等)两种。3、理清线索历史线索是历史发展的脉络,是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历史的途径。理清线索是历史学科独有的一项能力。历史发展的线索可以表现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或者是纵向和横向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目录和内容提要来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4、形成能力(1)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要逐步学会通过对教材正文、补充材料、历史图表(含地图)等的解读,识别有效信息,培养历史感。(2)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继承和发展、前进和曲折、政党及其领袖的地位和作用等。(3)比较辨析能力。我们可以将《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如四次第5页统一战线)、性质相同的历史现象(如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性质不同的历史现象(如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和今天中国对外开放)进行比较。比较的重点包括原因、条件、目的、特点性质、作用、影响等要素,从而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同点,以准确、深刻地认识历史事物。(4)归纳概括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要逐步学会对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现象的发展演变过程、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等综合性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得出历史结论。例如通过对比四次统一战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单纯依靠工人阶级不能战胜强大的中外反动势力,必须建立统一战线;要打败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5)综合评价能力。学生要逐步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时要注意科学的立场,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摆在当时的时空范围内,以是否利于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正义事业为标准,不能超越历史或割断历史;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要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不能搞简单化、绝对化。例如评价陈独秀,我们必须充分肯定他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巨大贡献,对其在大革命后期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也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四)重视“史学观”、“课标观”、“教材观”、“能力观”、“热点观”等“五观”。新课程改革的首次高考已尘埃落定,综合透析今年高考各套历史试题,高考试题在“史学观”、“课标观”、“教材观”、“能力观”、“热点观”等“五观”上强劲地体现了新高考的新走向。如果高三学生在历史复习时能顺利闯过这“五观”,未来高考将是一马平川。(1)革命史范式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该范式具有强烈的政治取向,在研究目标、分析框架方面充满着纯粹政治维度的解释。新课改前的中学历史教材基本上都是按阶级斗争——革命史范式来编写的,依据五种社会形态的演进为发展的主线。以阶级分析法来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地区)的主要阶级矛盾及其转化等。如对中国近代变革过程的分析,即突出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物。(2)文明史范式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物质文明史包括物质生产文明史、物质交流文明史、物质生活文明史等;精神文明史包括科技文明史、学术思想文明史、文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政治文明史包括政治观念文明史、政治制度文明史、政治组织文明史、政治行为文明史和政治技术文明史等。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第6页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