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一地图与地理计算【考点与题练】一、地球的形状和经纬网1.纬度界线:南北纬界线;南北半球界线;高、中、低纬界线;五带划分。2.经度界线:东西经度;东西半球划分;日界线;各时区的中央经线3.能力考察应用(一般作为载体考察下列内容):(1)考察与空间分布有关的规律: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规律②昼夜长短的纬度比较③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④地转偏向力的大小⑤气压带、风带的判断。(2)考察与空间定位有关的地理事物:①世界大洲、大洋的大体范围②气候分布③洋流的名称、流向④世界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地域类型的位置⑤世界主要地形单元的范围⑥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分布⑦世界主要国家的位置⑧我国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例读图,回答第(1)一(3)题。(1)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1100千米B.2200千米C.3300千米D.4400千米(2)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c点应位于A.大西洋B.非洲c。太平洋D.南美洲(3)A点位于c点的A.西北B.正西C.东北D.正东答案:(1)B(2)C(3)C二、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①计算公式②与等值线结合,考察等值线的疏密关系③比例尺缩放对图幅和比例尺大小的影响及计算2.地图上的方向:①经纬线方法、指向标方法、一般原则②地球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的走法③与等值线结合,考察河流流向、山脉走向、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点等等3.特殊事物的图例和注记的标志如:风频图;风向标;风杆;省界、国界等等例读图,回答(1)~(2)题。(1)甲、乙两图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2)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来源:K]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答案:(1)A(2)C三、地形剖面图的做法和判读1.地形剖面图的基本做法2.判读①与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判断剖面图的正误②地形、地貌的判断③透视效果的判断④地势起伏大小的判断例读图“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1)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A.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B.公路的走向为东北一西南C.公路的长度约为6千米D.公路穿越山脊地区(2)沿上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嘹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嘹望范围最大的是A.①8.②c.③D.④答案:(1)A(2)A(3)D四、等值线图1.常见的有:等温线、等高线、等压线、等深线、等潜水水位线、等降水量线等2.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的五个基本特征的主要应用数值范围及变化延伸方向疏密程度弯曲状况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区域地势起伏的幅度和空间变化影响因素的判断(地形走向)①高原地形的判断②坡度大小判断山脊、山谷判读①山顶、盆地②地形异常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温线①区域所在半球判读②区域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影响因素的判断:如①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②与海岸平行(海陆位置)③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地势)温差大小的判断①陆地上:地形②海洋上:洋流性质③海陆间:季节①盆地和山地的判读②气温异常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压线判断高低气压中心的位置风速大小的判断①高压脊②低压槽③锋面气旋的应用①高低气压的判读②气压异常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3.等高线与区域结合:①河流流向和水文特征②交通线的走向及区位分析③水库坝址④农业生产的选择和生态保护例读北半球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甲)和X-一Y地形剖面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正确反映图甲中沿X—Y的地形剖面的是——。(选择填空)(2)图中河流M的(东、西、南、北)岸冲刷较严重。(3)如果在该地建码头,甲、乙两城镇沿海更具优势的是,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4)如果在N河上兴建水库大坝,你认为应建在A、B哪处?理由是。(5)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点。答案:(1)C(2)西(3)甲甲位于海湾内,避风浪。水深岸陡,利于停靠和航行(4)A工程量小(或B蓄水量大)(5)地形以低山丘陵或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五、地理统计图1.坐标图:(1)二维坐标:即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这一种应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也好识别,但要注意横、纵坐标不唯一时的切换。(2)阅读三角形坐标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l00%,而不可能大于或小于100%。③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是三项,而不像其它构成图要素可以任意增减。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一致,向上延伸方向也必然一致,而不是既可以向右上方,又可以向左上方。(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2.结构图: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构图。例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1)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洞庭湖平原8.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江南丘陵(2)下列统计图或示意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与该地区相符的是答案:(1)B(2)A六、地理的计算1.与地图有关的计算计算类别相关原理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利用经纬网的计算①1o经线长为111km②1o纬线长为111cosαkm[其中α为纬度]③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地纬度④地球上两点之间最短距离的计算有关等高线的计算①任意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n一1)d≤△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问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②相对高度与气温的计算(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l00m,气温下降0.6℃)③坡度的计算2.与地球运动有关(看专题二)(1)地球自转线速度(2)时区、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3)不同日期的分界线及范围的计算(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5)昼夜长短的计算(6)太阳直射点纬度计算3.其他计算:(1)气压梯度的计算(2)人口密度的计算(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4)人口迁移率的计算例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A.40m一50mB.45m一55mC.50m一60mD.35m一45m(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8mB.21mC.56mD.43m(3)比较图中P与Q两地的海拔,正确的是A.P一定比Q低B.P一定比Q高C.P不可能比Q低5mD.P不可能比Q低10m答案:(1)C(2)B(3)D【高考再现】例1(2010年·海南)图中4条曲线分别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的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表示光照、营养物质含量、气温年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8.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2)若营养物质供应充足,则该湖泊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大约会持续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解析:第(1)题,综合考查北半球中纬度某湖泊绿色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理条件、中纬度温带气温四季变化、浮游水生植物生长的季节性以及提取曲线信息能力。找出自己最熟悉的曲线突破,如气温的季节变化(四季明显)为③。第(2)题,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由曲线可以看出春秋两个季节浮游植物生物量较高,大致半年即6个月答案:(1)B(2)C例2(2010年·江苏)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一(2)题。(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B.KMOP线C.KMNQ线D.KRQ线(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A.KRQFF线B.KMNQPT线C.KLOPT线D.KST线解析:等高线判读是等值线中最经常考的知识点。第(1)题,分水(脊)线从大的方面来说往往是山脉或高地,从微地貌来说是山脊。第(2)题,按照“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的要求选择等高线分布比较合理的线路。答案:(1)B(2)D例3(2010年·安徽)《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l962年一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一(2)题。(1)1962年一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解析:(1)考查读图判读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l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的,升高了l℃多。(2)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可以看出,气温升高,各地的生长期将增长;但是却更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而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增加,气候将变干,天然湿地面积将缩小。答案:(1)D(2)C例4(2010年·浙江)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1)一(2)题。(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①B.乙、甲;②C.甲、乙;②D.乙、甲;①(2)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⑥解析:(1)主要对地形剖面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考查。读剖面图分析高低起伏,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判清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特征。水库建设在“口小肚大”的区域,同时适当考虑河流等因素。(2)本小题涉及丘陵山区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等知识;温室大棚主要是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与农民增收角度来命题的,大棚要建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的地方,且气候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山地上,种植反季节蔬菜,满足市场需求。污水处理厂建在聚落河流的下游。答案:(1)C(2)D例5(2010年·上海)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淮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答案:(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3)呈东北一西南方向延伸。此时,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4)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球状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推迟。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随堂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单位:米),读图回答1—3题。1.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一西南走向D.西北一东南走向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地位于山地陡坡B.乙地位于山间盆地C.丙地位于山前平原D.丁地位于鞍部3.若该地位于南美洲南端,则A.甲地可能为荒漠景观B.乙地可能有亚寒带针叶林分布C.丙地可能有暖流经过D.丁地可能有积雪冰川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4—6题。4.图中数码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A.①8.②C.③D.④5.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A.东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西南方6.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