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七里海形成和演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七里海的形成和演化■1第一章七里海形成和演化七里海,一个让人魂萦梦绕的名字。到底七里海何时形成,如何演化?又何时为何称为“七里海”?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作出回答。一、七里海形成的地质背景地质和地貌是构成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在中生代中晚期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七里海地域所在的华北地区发生了“燕山运动”,运动在北部地区的地壳上产生了东西走向的深大断裂,断裂北侧的地壳开始抬升,断裂南侧的地壳则表现为下沉。后来在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中,继续表现出明显的升降差异,图1:天津市地质构造图(天津地方志修编委员会编:《天津通志地震志》,88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本文,作于2012年10月,参加了2013年9月的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收入《城市发展与区域环境演变·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论文集》。2■天津七里海研究断裂带北部形成燕山山脉,断裂带以南山峦起伏的地区则一边沉降、一边接受来自山区河流的沉积物的堆积,数千万年后终于被巨厚的新生界的松散沉降物所覆盖,形成了埋藏于数千米之下的“古潜山”,而地表则形成了广袤的大平原。就本地区大的方面来说,地质构造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沧县隆起和黄骅坳陷上。具体七里海地域位于次一级构造单元的潘庄凸起和北塘凹陷之间的桐城断裂等构造上(见图1)。新生代开始下沉,沉积盖层厚度近3000米。这里从地貌成因上看属于海积冲积平原,它的形成是海洋沉积和河流沉积共同作用完成的,其中古黄河、白河、潮河、永定河等大河的沉积作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二、海洋泻湖的形成到淡水湖泊的演化以及人类的开发距今约8000年前的全新世,发生了一次较大的海浸叫“天津海浸”。当时的海岸线深入内陆几十公里,相当于现代海拔8米高的地方。距今于约5500年前,海水开始后退。在海退成陆过程中,发生过几次相对稳定的停顿,每次停顿约1000年左右。这时,由于河流的淤积与海浪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好几道垄岗高地和高地两侧的古海岸。经科学工作者王宏先生等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在天津东部平原发现了八、九道以牡蛎礁为标志的古海岸遗迹。这些遗迹与现代海岸线基本平行,其年代由北而南自内陆向沿海依次排列。其中前七里海和后七里海之间的一道为第Ⅲ道牡蛎礁堆积,距今的年龄为5800~4067年(见图2)。这些垄岗普遍高出两侧平地5~图2: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牡蛎礁平原主要礁体分布图(王宏提供)第一章七里海的形成和演化100■56米。在这些垄岗形成的同时,内侧的洼地便形成为古泻湖和碟形区。距今4000年左右,形成西起现在西塘坨西岭,往东经东塘坨、俵口、落藜坨、后辛庄,至岭头村所在的横贯东西绵延数十里的垄岗高地,本地俗称为“五福岭”,而本垄岗南北两侧现在的前、后七里海,当时就是古泻湖。后来海水继续后退和陆地不断抬升,致使海洋泻湖逐渐演化成为淡水湖泊。关于五福岭,本地至今仍流传有句古语:“南有五福挡海水,北有长城挡鞑兵”,说“五福岭”是当年秦始皇所筑。清初顾祖禹《方舆纪要·卷十一》载:“红心堤《志》云:在县(宝坻)东南二百里,逼近海口。相传秦始皇所筑。潮水虽满,而堤不没”。自古以来关于秦始皇的传说太多了,简直就是一个筐。首先“五福岭”纯为天然形成(后文有述),根本不存在什么“红心”,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海退托出五福岭这一垄岗高岭时期比秦始皇年代起码早了1000多年。清《宁河县志·卷十六》又说:“红心堤,在县西四十里小海北庄,据庄北五里,道旁有土埝一条。故老相传,即秦始皇所筑。红心堤今去海甚远,潮水不至矣。”这且不说后七里海北岸的大小海北、张庄、董庄一带本身就是一道古海岸形成的垄岗高地,往北直到姜庄、史庄、东西棘坨一带的又一个垄岗高地之间是一平坦低洼的碟形区,想筑堤却舍高而就洼本身就说不通。再者秦始皇时期海岸线已经退到淮淀以南,秦始皇再傻也不会去大小海北以北去筑什么红心堤来挡海水。现在讲这些已经不重要,因为是否人工所筑无据可考,只是传说,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客观的讲是大自然的杰作。海退人进,约2400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就来到这里,在前后七里海之间的垄岗高地上搭起了第一间芦棚鱼箔舖,踏出了最初的渔猎之路,成为第一代在这里劳作的居民,开始了最早的渔猎文明。经考古发现,战国时期,七里海地域的垄岗高地上已有人类聚居。从西塘坨的西岭东至岭头村一带有:西塘坨双坨遗址、西塘坨村遗址、东塘坨村遗址、落藜坨村遗址等8处均为战国至汉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地。文化层深约0.4至2.0米,暴露遗物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三种,有釜、罐、盆、豆、甑残片,绳纹板瓦,筒瓦,五铢钱、陶仿玉壁、铁块,并有少量贝壳散布。还有,后七里海北岸,由潘庄、大海北、小海北至桐城一带的垄岗上,遗址有七处,均为战国至西汉遗址。以上这些古文化遗址历史跨度大,文化层深厚,证明了我们的先民从那时候起,就已经在这里从事渔猎、农耕、制盐等生产生活活动。并经过战国时期和秦代的开发,到了西汉年间,作为退海之地,已经人烟辐辏,成为了富饶之地,虽然不会有多少剩余产品,但也应该自给自足。这样的历史,在这里从战国至西汉末年存在了约400余年。三、雍奴薮超大沼泽的形成与历史的隔断以及称为大河油淀400年后的西汉末年,距今最近一次海浸发生,海平面在相当现代4米等高线以下均被淹没。海进人退,这一带又恢复到原始的荒凉状态。6■天津七里海研究据汉书记载,公元前48年,“元帝初元元年……其五月,渤海水大溢”(《汉书·卷二十六》)。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秋七月,诏曰:……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汉书·卷九》)。北海也就是渤海。“王莽时,……大司空掾(大司空的属员)王横言:‘……海水溢……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汉书·卷二十九》)。可见当年灾害的规模是相当之大,因而这一地区又成为一片汪洋,一度断了人烟(见图3)。直到东汉晚期(公元167年)海溢才渐平复。也就因此,才有后来的超大型沼泽“雍奴薮”。到南北朝时期《水经注》载:“鲍丘水……自是水之南,南极滹沱,西至泉州雍奴,东极于海,谓之雍奴薮。其泽野有九十九淀,枝流条分,往往迳通”。雍奴者,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水经注疏·卷十四》)。薮者,长满水草少水的泽地。淀者,浅水的湖泊。当时的范围包括现天津市区、宁河及静海两县全部、宝坻大部及武清东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大约三、四千平方公里均为沼泽环境,海淡水交汇乱流,潮汐涨落往复,可谓超大沼泽。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唐代中期,致使六、七百年的生产凋敝,人迹罕见,也就导致了本地区的人类文明历史隔断了七、八百年。当时七里海的前身为九十九淀之一,处于雍奴薮的中心位置,称为“大河油淀”。1913年出版的白月恒先生所著《燕赵水利论》,文献记载“天津府城东北有大河油淀,西北有支水通白河,东南有支水通蓟运河。”又载“蓟运河有支流西通天津东北之大河油淀,而大河油淀与减河通,减河接白河,是蓟运河西与白河已相通连矣。”(见《地学杂志》五册四八八页)文献中所说白河即现北运河筐儿港,西北支水减河即青龙湾河,通蓟运河的东南支水即罾口图3:公元2年海浸范围图(《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第一章七里海的形成和演化100■5河,“大河油淀”非七里海莫属(见图4)。在此范围内,其他称为“淀”的至今仍然大有遗存,比如,塌河淀(又名筐儿港)、鲫鱼淀、香油淀、得胜淀、火烧淀、三角淀、东淀、西淀(见《畿辅通志·河渠》《方舆纪要》)等等,现已不称为淀的如,大黄堡洼、青淀洼、黄庄洼、里子沽洼、尔王庄洼、大钟庄洼等等,当时都称为何淀,已无法考证。白月恒先生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地学中水利方面一流的大家,也只有像他这样的学者能掌握在称名七里海之前的雍奴薮时期的“大河油淀”名称史料。四、七里海称名的时间及原由又一次海退人进,唐代后期,各个洼淀和碟形区之间的垄岗又变成陆地,逐渐又有了人烟,垄岗高地上又出现一些渔萡铺之类的人家,军粮城、潘庄等重要据点随之出现。这时的海退已使“五福岭”再次托出水面形成陆地,同时致使后七里海完全形成,或许人们就是在这时候看到后七里海大约宽七里,便称为“七里海”。五代以后,本地区又成为宋、辽南北对峙的前沿。虽然唐晚期至北宋年间生产力会有所发展,但是因为后来的金人南下,生产力必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元代,这里主要是蒙古人的居住区,20世纪50~60年代搞农田基本建设,在五福岭这一垄岗高地上发现了很多“鞑子坟”,这些鞑子坟没有坟头,地表上没有痕迹,地下墓室长约2米,宽1米余,均由麻砖麻瓦砌成,大多是空墓穴,只有少量发现遗骨。到明代早期,从洪武至永乐年间,朝廷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才使本地域的生产力正式得到恢复图4:《燕赵水利论》附图·白月恒6■天津七里海研究和发展,七里海周边的现大多数村庄是在此期间形成,有些村庄的名称就以七里海的方位命名。据此推测,七里海之称名,最晚应在明代初期以前。按照一般规律,地名的文字记载,尤其是官方文件,肯定远滞后于语言流传。“七里海”一名在文字上最早出现于明代的《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该典籍两次提到七里海,其中卷八十二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庚寅载“宝坻县七里海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六十余顷计二百五十二里”。为何名“海”?直到清光绪六年《宁河县志》才专有解释,七里海,“水本无源,地势洼下,行潦归焉。当夏秋雨多水汇,沧波浩渺,极目无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而称为“七里”海的原由,据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手绘本《宁河图说》称“县西南四十里,曰后海,受青龙湾之水而注于七里海,因其小于七里故名。”说的是由于“后海”小于七里,因此名为“七里海”(见图5)。由此推论,明初以前人们为七里海起名时,海退自北而南,先形成的后海,或许前海尚未形成,遂将后海起名为七里海,后来前海出现就一概名为七里海,只分前海、后海。至于到清代乾隆或光绪年间的宁河县志先表述前七里海再而后海,已是二、三百年以后的事了。至于“后海受青龙湾之水”的青龙湾河(上游又称“王家务引河”、“上引河”,下游还称“东引河”),开挖于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上游于河北香河境内“青龙湾”接北运河而名,东南进入现天津境内,为武清和香河、武清和宝坻的界河。次年(公元1730年)又于大口哨至高庄户段续开青龙湾引河90里,高庄户以下筑东西两堤至宁河七里海,但只是筑堤并不挖河槽,两堤之间宽48丈(约合160米)。北运河洪水之一部,由此漫入七里海(见《清史稿》《畿辅通志》)。其路程,上游下游都不算,仅大口哨至高庄户段即长90里。青龙湾河于1729年开挖,“七里图5:《宁河图说》原文第一章七里海的形成和演化100■5海”称名则早在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十月戊申已见皇家典籍(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四),晚了二百年。参考文献:①《天津地理》·仲小敏李兆江2011.0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②《地质通报·第25卷第3期》·王宏范昌福等2005.2③清初顾祖禹《方舆纪要·卷十一》④《汉书·卷二十六》⑤《水经注》·郦道元⑥《水经注疏·卷十四》⑦《燕赵水利论》·白月恒·《地学杂志·1913年第二期第三期》⑧《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⑨清《宁河县志》《宁河图说》6■天津七里海研究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