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自考真题离散数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甘肃木雕傩面制作艺术的调查与分析——以兰州傩面制作艺术为个案段超(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市民间傩面制作大师姜浩之、马正德进行访谈调查,通过木雕傩面实例的整体分析和对比分析,发现兰州木雕傩面的制作艺术与我国京剧脸谱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而兰州木雕傩面作为民间民俗的艺术品,更有它独到的艺术魅力。关键词:木雕;傩面;艺术品一、引言中国的傩面历史悠久,形式多样,造型丰富,鲜明地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审美情趣。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由最初单纯的灵魂崇拜,发展为当今具有审美欣赏价值的艺术品。成为了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物质文化日益发达,人们的知识水平不断攀升,人们的审美认知结构随着当今西方艺术文化和潮流艺术品的不断冲击,中国的本土艺术品正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对在兰各级学校、社会群体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包括当今高校学生在内的学生群体和普通社会民众,对民间傩面的了解几乎为零。可见,傩仪、傩面艺术品相关知识的传授、宣传还不尽人意,由此不难得知,对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宣传和保护工作还不到位。本研究旨在通过访谈调查、实物观摩、分析木雕傩面的制作艺术,使得社会大众能够重新重视自己的本土文化、了解傩面、如何欣赏傩面。并在此基础上发出呼吁,向相关部门和包括学生在内的普通大众,展现兰州木雕傩面的艺术魅力。二、研究过程(一)研究的抽样本研究抽取兰州傩仪当中的木雕傩面具,由研究人员在民间艺术大师的指导下进行统计分类,并当场记录。在此研究的有效研究样本中,按照傩面的谱式类型划分为:“整脸”、“三块瓦脸”、“花脸”[1]三种中脸谱类别。(二)研究方向和制作工艺的设计传统傩面分类诸多,按照地域主要划分为,南方傩、北方傩、中原傩;按照材质主要划分为5类,木、布、纸、陶、铜;按照功能主要划分为3类,社火用傩舞面具、神戏用傩戏面具、祭祀用傩仪面具;按照傩面属性主要划分2类,避邪驱恶、祈福纳祥。而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综合了傩面具本身的属性和功能,主要以本地傩仪木雕面具为例,按照谱式类型的划分,进行工艺制作的统计和分析。三、结果与分析(一)总体结果概述甘肃的古傩仪面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他的造型古朴粗犷,面部表情夸张,象征性较强,着色采用民间通用的矿物色彩,富有浓郁的民族情趣,有着极其强烈的民俗艺术品的气息,是中国傩仪戏剧脸谱的活化石[2]。木雕面具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色彩绚丽明亮,造型夸张。它的制作过程基本传承了古代先民的工艺技法,经历几千年的演变有较大的改进,其主要的制作工序是:选材—粗雕—细刻—打磨—彩绘—上清漆。1、选材木雕面具的材料一般采用柳木、桃木、白杨木等质地较细腻的木料。民间为了辟邪多采用柳木和桃木。但因民间傩仪当中傩面具用量较大,成本较高,一般采用白杨木。白杨木比较经济实惠,因西北地区白杨木资源丰富,而且木质也比较细腻,便于雕刻。在取材时,将一颗直径大约为24——28厘米的白杨圆木,截取长约34——40厘米长的一段,一剖为二,可雕刻两个面具。2、粗雕将剖开的半圆木料,剥去树皮,在剖面处挖空面部,与拱面之间的剩余距离约为4厘米左右。在剥了皮的拱面居中处画一条竖线,以此线为基础,把所需雕刻的面具图对准中线,标出眉、眼、鼻、嘴线后,根据傩仪所需要的面具表情,用半圆刀、平刀等各种不同的打坯刀具依照木纹粗雕出面具的雏形(毛坯)。由于是生材圆木剖开的,水分较多,雕刻起来比较省时、省力,把大轮廓雕好后,用钻头把需要打眼的部位打好眼(眼睛、口部等),然后用钢丝锯穿入钻好的眼中,锯掉多余的部位及周边轮廓。最后放在阴凉通风处风干。3、细刻将接近风干的毛坯,用修光刀依木纹进行精细雕刻,并根据所雕面具的造型,利用各种不同的修光刀具,把所需要表现的面部神态雕刻出来。由于角色的不同,在刀法运用上要明快爽利,有棱有角,轮廓分明,适当夸张。如:去灾辟邪武将面具要注重粗犷豪放;文官面具要注重灵秀,着力表现人物内在情感的刻画;而年轻女性则讲究秀气、妖媚、端庄、娴静,刀法要圆润细腻。[3]总之要根据各种傩面具的表情和内容,来运用不同的刀法。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在雕刻好后,要总体观察,如有不妥之处还要仔细修改,直至达到所要表现的效果为止。4、打磨这一环节是将修好的面具进行打磨,一些木结和裂缝用快干胶水放入木屑修补好,打磨平整,然后用大白粉加乳胶合成腻子糊糊,往面具上刷一层。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乳胶不要放入太多,大概是大白粉的八分之一左右,加水调成黏糊状,刷边遍面具各个部位。待半干后,用湿布把上好腻子的面具擦光、抹平。晾干后,用细纱布顺木纹轻轻地仔细打磨,最后用三角刀刻出头发、胡须等。5、彩绘用矿、植物或广告色颜料,按照面具人物的内容及形象施以彩绘。色彩一般沿用先辈流传的民间着色方法。在此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红色代表忠烈、紫色代表孝义、黑色代表正义、粉色代表老人、水白代表奸邪、油白代表狂傲、黄色代表狠毒、残暴、灰色代表贪婪、蓝色代表勇猛、绿色代表粗暴、狭义、金银代表神鬼。以此为基础,采用民间先由浅再到深的着色方法(分染法),根据面具所表现的内容加以夸张着色,然后勾线,画出眼部轮廓线、唇部轮廓线等,把面具背面用熟褐色着色,最后开光。6、上清漆把用彩绘好的面具仔细检查,需要修补的地方再次修补好,然后找一较大的器皿倒入清漆(由面具使用量决定器皿大小),加入五倍的希料调匀。使用较软的长毛刷刷上一边清漆。在此特别要注意刷时不要来回排刷,以免刷花。一定要用毛刷沾上适量的清漆,顺着一面,仔细均匀的刷上一遍。把刷好的面具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风干场所一定要干净,不要落入灰尘。干透后再用细纱布顺木纹轻轻地打磨一遍,再薄薄的刷上一遍清漆。由此步奏一一严谨的完成,最终一个精美的面具才能够得以呈现。一个傩仪木雕面具的制作,从选材到雕刻,直到完工,整套程序全部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操作,这更加突显出了我们西北傩仪木雕面具的精美和民俗风情,更加展现出了逐渐被我们淡忘的傩面具那精到的做工、独到的艺术魅力。(二)不同谱式傩面与京剧脸谱的对比分析1、“整脸”面具图1:神农氏(左)包拯(右)图1显示:两个面具均属“整脸”。“整脸”,是指在整个面部涂上一种颜色作为主色,在主色上再画出眉、眼、鼻、口各个器官部位以及纹理经络,表现人物的神态。[4]如图例左侧所示的傩仪面具——神农氏,他以中国古代炎帝的神话典故为原型,大胆对人物进行造像。在造型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夸张、概括的表现手法。面部运用“国”字构图,以示正面人物的狭义、庄重;眼部多以横眉竖目来加强人物的震慑力;上露的牙齿以獠牙“天包地”的特殊形式表现,而在傩面具正面人物和神灵的塑造上多用此种方式来表达;耳朵由于立体雕刻的限制,概括了耳部的复杂结构,仅仅勾勒了耳朵的外轮廓形,使局部服从于整体;面部的肤色以代表勇猛的蓝色为主色,贯穿整个面具的面部和耳朵,凸显出了“整脸”的傩面谱式类型。在装饰手法上:使用了变形的手法。运用神农氏发现的谷物作为眼眉,额头的谷物标志是装饰更是神农氏卓著功勋的强调。两耳间的绿叶和下颌部胡须的装饰是尝遍百草的见证。无独有偶,本属于在明中期后形成的全国戏曲文化主流的昆曲[5]影响下由诸多因素产生、不断日益壮大,至今成为国粹的京剧,其脸谱的谱式表现上也与民间祭祀祈福傩仪中独有的面具有着诸多相同之处。如图例右侧所示的京剧脸谱——包拯,在造型表现手法上仍旧运用夸张。白眉平直,逐渐展宽,斜插入鬓,眉心耸起,宛如一座冰山,额头勾画月牙纹,此谱线条刚劲,造型犹如“雪山悬月”[6]把人物刚正不阿,执法如山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面部的肤色,则是由于传说中他的脸色黝黑,从而又引申到人物的性格特征,更显现出脸谱人物形象的铁面无私。而在人物脑门上勾一月牙形花纹,一般说法是他能下阴曹地府断案的标志。由此,我们不难得知,民间木雕傩仪面具有着他独到的艺术魅力。在傩面具的表现上,始终要注重被表现任人物的个性、身份、相貌等主要特征,在人物造像和装饰的时候能够大胆采用夸张、变形、概括等手法,并且在傩面面部顶额中央部位,设计成为宝剑、人物、动植物等代表性较强、能表现不同传说人物特征的图纹,并且作为傩面有着自己独到的五官造型模式和敷彩艺术。这又为我们西北地区傩面系统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2、“三块瓦脸”面具图2:燧人氏(左)姜维(右)图2显示:两个面具均属“三块瓦脸”。“三块瓦脸”,是指在脑门和左右两个面颊上呈现出三块明显的的主色,平整的就像三块砖瓦一样,所以叫做“三块瓦脸”。[7]如图例左侧所示的傩仪面具——燧人氏,他以中国古代遂人钻木取火典故为原型,大胆对人物进行造像。在造型表现手法上:我们仍旧能够看到傩仪面具的造像特征,延用了夸张、概括的表现手法。然而露出的獠牙却是由下至上长出,这是“地包天”的特殊形式表现。而在傩面具中,普通大众和妖精的塑造上多用此种方式来表达;面部的肤色在固定寓意的颜色之外,但整体用色协调统一,以暖色调赭石为主色,两边面颊以火焰的红色作为辅助,虽同类色的搭配在固定寓意的颜色之外,但也能够很好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他特定的身份。此种“普通”颜色朴素的搭配方法根据具体的人物而变幻莫测,这又是傩仪木雕面具的一大特色。更凸显出了“三块瓦脸”的傩面谱式类型。在装饰手法上:仍旧沿用了变形的手法,以燧人氏为人类生活所做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为基础,以火焰为发髻作为装饰,立于人物造型的中央顶端,形成“人工生火”的形象标志。然而在图例右侧的京剧脸谱——姜维,眼窝下兜而上翘,突出颧骨,扩展两面颊,使得额头与两面夹之间以上翘的眼窝分开,达到了一种形式美感,形成了典型的“三块瓦脸”,此种造型特征也把姜维那英勇矫俊和儒雅稳练的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出来。3、“花脸”面具图3:水神傩面(左)李元霸(右)图3显示:两个面具均属“花脸”。“花”,是在最初的“三块瓦脸”的基础上用以衬色、副色,并去掉脸蛋上的主色,只留额头上的主色,最终在各个部位增加其他的肤色和纹理。如图例所示的傩仪面具和京剧脸谱,都在上述面具造型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变换了描绘形式,丰富了人物造型特征,表达了复杂的人物性格。例如,左侧傩仪面具——水神,此面具在造像上保留了面部额头的固有黑色,在其基础上勾勒出不同的色调的浪花,以增强层次感;而在眉部,面颊等区域更是以不同的色彩,区分和表达水神的体态特征。而右侧京剧脸谱——李元霸,此面具以黑色忠义为基调,勾勒、贴金形成黑碎脸,两面夹金色椭圆就是为了对比尖嘴猴腮的人物形态特征,故用此式。其实,为傩面所划分的这三种谱式类型,是援引我国京剧脸谱谱式的类型划分的。除此三中最基本的谱式以外还有很多谱式,其造型、表现手法都是在上述谱式的基础上演变的,在此不一一列举。通过对上述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谱式傩面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傩仪和京剧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载体中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这取决于我们古老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演变,不论是傩仪面具还是京剧脸谱,不论是国粹还是民俗艺术,都有着它独到的艺术魅力,正如在民间傩仪的面具上仍旧有着国粹京剧脸谱的影子,而在京剧脸谱中更突显着我国本土民俗文化的浓厚气息。作为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不仅要接受新事物,更要注重我们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要关注国家级的“大雅”艺术,更要了解民间民俗的文化!当然,对于研究艺术、热爱艺术、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人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今天传统面具的黄金时代已经消逝了。但是,作为一种深深植根于历史、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和文化,中国面具绝不会轻易消亡。[8]这就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认知,不断地去研究这些本土民俗艺术如何在这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更好的去适应这个潮流。相信这些优秀的民俗艺术一定会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蜕变和转型,一定会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在理性的变化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参考文献:[1]京剧脸谱[K].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7[2]豳地傩面[K].甘肃: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5[3]民间面具[K].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8[4]京剧脸谱[K].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7[5]京剧—中国国粹艺术读本[K].北京:中国文联出版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