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意见:1.文中的多层螺旋ct名字是《西门子64层螺旋ct》《西门子1.5t高场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CT与磁共振诊断价值王珏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14摘要:目的探究腔隙性脑梗死经CT以及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接受CT与磁共振检查,对比2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磁共振诊断共计检出病灶192处,病灶检出率为100%。患者的病灶直径在0.2厘米-1.5厘米之间。CT诊断共计存在病灶39处,病灶检出率为20.31%。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大小在0.5厘米-1.2厘米之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的诊断率(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更高、范围更广,其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优于CT检测。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CT;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的病情发展较快,若患者不能接受有效措施诊断以及治疗脑梗死,则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1]。导致患者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或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脑深部存在脑组织小范围的毒性水肿以及缺血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微梗死病灶[2]。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或者并无明显的症状,导致患者的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难度[3]。本文主要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T以及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作分析,详情如下文: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这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经CT或者磁共振确诊,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轻度偏瘫、呕吐、发音困难、动作失调、头痛、头晕等。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0/20,患者的年龄在46.5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9±5.60)岁,患者中不存在精神疾病以及智力障碍者。1.2方法磁共振检查:使用仪器为超导磁共振仪器(西门子1.5t高场磁共振仪),对头线圈进行选择,为患者实施轴位扫描,为患者实施扫描的序列层间距为0.6毫米,层厚为6毫米,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扫描序列为T2FLAIR、DWI、T1WI、T2WI、IR。CT检查:使用全身螺旋CT(西门子64层螺旋CT),所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取仰卧位接受CT检查,为患者实施连续扫描的范围为颅顶至患者的枕骨大孔,为患者实施轴位扫描。1.3观察指标对这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CT与磁共振扫描的病灶直径大小、形态、部位以及数量等。1.4数据处理全文研究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2结果磁共振诊断结果: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共计检出病灶192处,病灶检出率为100%。患者的病灶主要集中在顶叶、基底节、额叶、脑桥、丘脑、脑干、小脑、内囊部位。患者的病灶直径在0.2厘米-1.5厘米之间。患者病灶的形状主要为小片状、小圆形以及斑点状。患者的病灶边缘并不清晰,T1WI信号为低信号,T2WI信号则为高信号,IR/T2WI提示存在112个病灶为高信号,这表明患者的这些病灶处存在早期病变的情况。CT诊断结果: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共计存在病灶39处,病灶检出率为20.31%。患者的病灶内主要集中在顶叶、基底节、脑桥、小脑、丘脑、脑干、额叶部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病灶大小在0.5厘米-1.2厘米之间。患者的病灶主要为小片状,CT检查呈低密度影像。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的诊断率(P0.05)。3讨论CT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与正常组织相比,会呈低密度脑梗死表现。CT诊断对水的敏感性较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出现缺血症状24小时之后将CT检查方可明确显示病灶,而磁共振检查可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出现缺血症状后2小时明确病灶,可以清洗将患者的细胞性脑水肿情况显示出来。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处于患病的早期,则CT较难清楚的对患者病灶进行显示。CT检查对患者脑水肿情况的敏感性较差,而非颅凹病变的敏感性则更低,同时CT对脑半球以及脑干部位的腔隙性脑梗死的显示情况不佳[4]。磁共振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其可以清晰显示脑白质与脑灰质的对比、间质性水肿、细胞毒性水肿情况[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磁共振检查,共计检出病灶192处,病灶检出率为100%。其病灶直径在0.2厘米-1.5厘米之间。CT检查共计存在病灶39处,病灶检出率为20.31%。其病灶大小在0.5厘米-1.2厘米之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磁共振检查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的诊断率(P0.05)。综上所述,腔隙性脑梗死的病情发展较快,患者若不能接受及时有效措施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则会对其生命安全产生威胁。CT与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磁共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更高,其检出率更高,且可以对患者病灶的具体部位、大小进行显示。与CT诊断相比,磁共振更值得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应用。参考文献[1]肖庆华.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23-24.[2]罗青毅,冉强,赵成元等.CT与磁共振T2WI、FLAIR及DWI对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9):314-315.[3]林毅.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63-64.[4]侯安新.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47):132-132.[5]桑银保.腔隙性脑梗死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对照[J].影像技术,2015,27(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