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会计的概念: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1、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会计的本质。(连续、系统、综合、全面)2、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概念的特点:3、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是会计的主要特点。4、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1985年颁布《会计法》1993年7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公布修订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进行记帐、算帐、报帐)事前监督内部监督①财政④人民银行事中监督会计监督:国家监督:②审计⑤证券监管事后监督外部监督③税务⑥保险监管社会监督会计的对象: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表述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动动。”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主体(会计实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都是法律主体)持续经营(资不抵债,适用破产清算,时间范围)会计主会计分期(年度和中期)体假设:①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货币计量②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选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币值不变)③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企业会计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收据)收付与权责区别:权责发生制(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①可靠性;[实际发生,如实反映]②相关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③可理解性;[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④可比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企业及会计期间相互可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⑤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⑥重要性;[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表有关交易或事项]⑦谨慎性:[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收益)、低估负债(费用)⑧及时性;[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不提前或延后。第四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总分类帐(一级科目或总帐)二级科目明细分类帐(明细帐)企业的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财务状况[静态]:负债资产负债表要素六大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收入经营成果[动态]:费用利润表要素利润①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资产的三大特征:②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资产的确认条件: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③应当首先要符合资产的定义。①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的特征: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③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①确认为负债,首先应当符合负债的定义。负债的确认条件:②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③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所有者权益定义: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③留存收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①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收入:收入的特征:②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③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确认条件: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③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①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的定义:②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③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①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费用的确认条件: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增加。③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利润的定义: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①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利润:利润的来源构成:②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算。会计等式:又称会计平衡式或会计方程式,它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达式。会计的六大基本要素,在数量上存在特定的平衡关系。①资产负债表[静态※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②利润表[动态]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会计基本等式:③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六大要素的关系等式: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③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会计科目概述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分门别类进行核算所规定的项目。①合法性原则。(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②相关性原则。(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③实用性原则。(合法,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主要、基本]: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按核算指标祥细程度: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子目)、明细科目三级。第二节:会计账户的概念及其基本结构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会计科目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账户的基本结构:左方(借)和右方(贷)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额。①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②日期(即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账户的基本结构内容:③摘要(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典型结构账户:T型]④凭证号数(表明经济业务的依据,即凭证编号号数)。⑤金额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栏)。①分类对象同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联系:会计科目与②设置原则一致,会计科目一经制定,账户设置必须遵循会计科目所作的规范。账户的:①从时间上:会计科目在之前,账户则在发生以后。区别:②从分类上: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但账户还可按用途和结构细分。③从设置上:会计科目是国家统一制定的,具有统一性;账户则是企事业单位开设,具有相对灵活性。第三节:账户的分类①资产类。②负债类。③所有者权益类。按其经济内容分类:④共同类。⑤成本类。⑥损益类。1、盘存账户。6、成本计算账户。2、资本账户。7、收入账户。账户的分类:按其用途和结构分类:3、结算账户。8、费用账户。4、暂记账户。9、财务成果账户。5、跨期摊提账户。10、调整账户。按其统驭关系分类:①总分类账户;②明细分类账户。(统驭和从属、控制与被控制。)①借方余额;(如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按其余额方向分类:②贷方余额;(如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③无余额(如损益类结转)。■第三章复式记账第一节:复式记帐法复式记账法的概念: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相互联系的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四种情况:影响[①等式两边同增;②等式两边同减;]不影响[③等式左方一增一减;④等式右方一增一减]。①首先,复式记账法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复式记账的意义:②其次,复式记账法对于防止和检查会计数据的错漏也有重要意义。③此外,复式记账法对现代会计核算方法的发展也起到催化作用。(一)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基础。(二)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则:(三)必须按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类型进行记录。(四)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平衡。1、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借或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复式记账法种类:2、增减记账法。3、收付记账法。第二节: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最早是为了适应借贷资本记账的需要而产生。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反映会计主体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会计分录的概念。借方在上,贷方在下。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简单:一借一贷(二)会计分录的分类:一贷多借复合:一借多贷会计分录:多借多贷①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账户。②确定涉及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三)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③确定哪些账户记借方,哪些账户记贷方。④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是否符合记账规则。(四)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简单及复合分录的编制。(一)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试算平衡方法:(二)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会计凭证的概念: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和审核](一)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会计凭证的意义:(二)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三)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原始凭证概念: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1、名称1、名称2、填制日期2、日期和编号。3、编号3、单位名称4、内容摘要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4、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5、分录和记账方向5、填制单位签章6、金额6、有关人员签章7、记账标记7、凭证附件8、所附附件张数9、有关人员的签章①合法性②真实性1、内容要真实③合理性2、要素要齐全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原始凭证的填制:④正确性3、填制凭证要及时⑤完整性4、书写要清楚、规范⑥及时性①内容是否真实。①传递路线。②项目是否齐全。会计凭证的传递内容:②传递时间。记账凭证的审核:③科目是否正确。③传递手续。④金额是否正确。⑤书写是否正确。①整理。会计凭证的保管:②装订。会计凭证记账后。③归档。④存查。自制原始凭证(收领料单、差旅单、成本计算单)按来源分:外来原始凭证(发票、收据、车票)一次性原始凭证(收领料单、发票)填制手续及内容分:累计原始凭证(限额领料单,费用卡)原始凭证:领料单汇总表汇总原始凭证:耗用材料汇总表通用原始凭证(发票、收据、银转结算凭证)按格式分:领料单、差旅单专用原始凭证工资费用分配表填制程序和折旧计算表用途的不同:领料单专用记账凭证:产成品交库按用途分:分配费用通用记账凭证单式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的数目:复式记账凭证单一记账凭证汇总收款凭证按其包括的内容分:汇总记账凭证:汇总付款凭证科目汇总表汇总转账凭证第三节: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概念: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