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中国地理(第六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第二节环境保护和建设第三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中国地理电子教案教学重点关键词•阐明中国自然灾害基本特征和地域差异。•了解中国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生态建设的成就。•理解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布局和意义。•中国自然灾害(naturaldisasterinChina)•中国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China)•三北防护林工程(Three-northForestProtectionProject)•中国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inChina)第六章灾害与环境内容结构第一节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第二节环境保护和建设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主要对策分布中心保护目的建设成就基本状况第六章灾害与环境第一节自然灾害与减灾建设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一)自然致灾因子种类多,发生频繁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中国正处在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交汇的地区(环太平洋带、北半球中纬度带),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世界主要自然致灾因子,除火山喷发、热波、饥荒外,我国均有所发生。1949年以来,干旱平均每年出现7.5次,洪涝平均每年发生5.8次,登陆台风平均每年7.0个,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1.3次,沿海重大的风暴潮平均每年7次,低温冷害平均每年2.5次,较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每年近100次,严重农作物病虫害每隔3~4年发生一次,森林病虫害每年发生面积800×104hm2,草原虫害每年发生2000×104hm2。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表6-1中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自然致灾因子类别自然致灾因子资料来源干旱、洪涝、台风、地震、冰雹、冷冻、暴风雪、天然林火、病虫害、崩塌、滑坡、泥石流、风沙暴、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中华人民共和国减轻自然灾害报告,1993年12月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旱、涝、台风、飓风、龙卷风、冷害海啸、风暴潮、巨浪、海冰、赤潮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1994年5月农作物生物灾害森林灾害病害、虫害、草害病害、虫害、鼠害、火灾大气圈致灾因子水圈致灾因子生物圈致灾因子岩石圈致灾因子干旱、台风、暴雨、冰雹、低温、霜冻、冰雪、沙暴、干热风洪水、内涝、风暴潮、海浪、海冰作物病害、作物虫害、森林病害、森林虫害、鼠害、毒草地震、滑坡、泥石流、风沙流、沉陷、地裂缝据中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的区城分异一文(有补充修改),1994年3月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二)灾情严重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一般年份,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约4000×104hm2,少收粮食2000×104t;倒塌房屋300×104间左右,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108人,其中需转移安置的约300×104人,死亡数千至上万人。平均而言,中国因自然致灾因子导致的直接损失约达全球90年代每年损失500×108美元的1/4。中国灾情严重,其中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病虫害、地震是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它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大由于中国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与承灾体都表现出从沿海至内地的区域差异,以及在此格局下呈现的南北差异,从而显示出自然灾害地域差异以东西分异为主,南北分异为次。以黑龙江瑷辉到云南腾冲连线为界(中国人口分布线),此线以东自然灾害多。第六章灾害与环境图6-1中国1900—1992年重大自然灾害中心位置分布图第六章灾害与环境西部自然灾害区:本区地域辽阔,高寒、干燥面积大,山地、高原、沙漠分布范围广、生态系统脆弱,自然致灾因子多种多样,人口集中分布在河谷和绿洲地区。除局部地区外,整体经济水平比较低,形成的灾情较轻,从高到低依次为西北河谷及山前绿洲地区、藏南谷地、内蒙古高原和藏北高原。•中国自然灾害东中西差异东部自然灾害区:本区自然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度高。这一地区农业、工业、城镇发展快,经济发达,因此,形成了严重的灾情,从高到低,依次为华北地区、沿海地区、江淮地区(华中区)、东北地区。中部自然灾害区:本区正处在东西过渡带上,自然致灾因子类型、强度、频度均居于中等水平。这一地区由于国家加强能源基地建设,近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灾情处于中等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南地区、贵州高原区(湘黔桂川接壤地区)。二、中国减灾建设(一)减灾工程第六章灾害与环境减灾建设已成为我国稳定社会、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中国政府制定的减灾建设基本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此外,减灾建设还必须体现“除害兴利并举”的经济原则,以确保国家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我国主要的减灾工程建设,它们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地区,多灾易灾、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防洪(潮)抗旱工程•防震抗震工程•泥石流、滑坡、地裂缝防治工程•防沙治沙、森林防火及防护林体系建设•农林牧生物灾害防治工程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中国减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与预报警报系统的建立、灾害保险、灾害救援等。有些学者认为,还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灾害、风险区划与减灾规划,以及科技减灾,预防灾害的宣传、教育与立法等措施。(二)减灾非工程建设图6-2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三、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减灾对策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从本质上看,减灾虽没有创造利润,与生产过程相反,但因其保证了生产的安全运行,稳定了经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减少了因灾造成的生产损失,故形成了“减负等于加正”,即减灾增产增收稳定生产和社会,所以有突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求稳定发展、创造满足人类需求的持续生产过程。减灾除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将其作为政府的一项社会事业,到底应投入多大的经费,才能确保区域持续发展,这是许多科技工作者、社会—经济决策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我国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的损失,有很大比例是人们在高风险区开发造成的,其中在低湿地平原区人为占用河道,相对提高了洪水水位,使洪水风险人为扩大就是一例。必须认真评估区域资源开发所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而建立“资源开发—减灾”一体规划的区域发展模式。这就是区域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一)“减灾成本”与经济发展(二)“减灾投入”与区域发展(三)自然资源开发、减灾与持续发展第二节环境保护和建设一、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一)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之中。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以农业为主的广大农村,则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两类环境问题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复合效应”,这就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危害更加严重。中国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与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的态势十分严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局部有所控制,总体仍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和家庭燃煤污染,属煤烟型污染。烟尘、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是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20世纪90年代人为烟尘和粉尘年排放量分别为1324×104t和781×104t,人为排放SO2为1495×104t,人为排放CO2约6.5×108t碳。总悬浮微粒(TSP)和SO2的浓度分布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冬季高于其他季节,居住区、商业区高于工业区,且早晚出现两个高峰。大气中铅、苯并[a]芘等有害物质70%以上集中在可吸入颗粒物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二)中国农村生态破坏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中国江河湖泊都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城市垃圾和粪便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汽车噪声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源。1989年以前,中国森林资源始终是采伐量大于生长量,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也是森林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森林破坏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资源短缺,珍稀野生动植物濒危灭绝,还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重了水土流失,加速了全球性气候变暖和水库的淤塞等,使陆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草原退化是草原开发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目前有0.87×108hm2退化,占中国草原总面积的1/5。且每年仍有133×104hm2的草原继续退化。草原退化原因主要是牲畜的发展与草场的生产能力不适应,草原建设和管理落后以及滥垦过牧造成的。另外,草场的病、虫、草、鼠害加重了草原的退化,草原退化又进一步导致这些灾害的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中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土地沙化最严重。据调查,“三北”地区11个省区有15.8×104km2的土地存在沙化的潜在危险。图6-3中国沙漠分布第六章灾害与环境水土保持工作总的态势是:点上好转,面上在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有加剧的趋势。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104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104km2,风力侵蚀面积为188×104km2。每年黄河输沙量为16×108t,长江带走泥沙24×108t。全国每年土壤流失量总计达50×108t,其中氮、磷、钾流失量约4000×104t。建国40多年来,因水土流失减少耕地267×104hm2,每年的经济损失约100亿元。据有关统计,全国约89%的贫困地区属于水土流失区。图6-4中国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图二、中国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就(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三)生态农业建设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四)林业生态屏障开始发挥作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它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总面积406.9×104km2,占国土面积42.4%;规划造林3508×104hm2,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将分3个阶段、8期工程实施。三北防护林的第1期工程,从1978—1985年,累计造林666×104hm2。第2期工程是从1986到1995年,提前1年超额完成规划造林任务1333×104hm2。这些树木全部成林后,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9%。从1996年开始的第3期工程历经5年时间,造林400×104hm2,投资78.56亿元。第六章灾害与环境三北防护林第1、2期工程已经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100×104hm2受风沙侵袭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粮食增产10%~30%。12%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10%的沙化土地得到控制,4×104km2的沙漠得到了绿化,133×104hm2沙地被改良成了农田、牧场或果园,有893×104hm2的沙化、盐渍地、牧草严重退化的草原得到保护和恢复,数十万牧民在沙地中安家致富,黄土高原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10%以上。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该工程涉及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青海等13个省(区)的645个县(市),总面积约160×104km2。1989年国家批准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总体规划》。该工程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000×104hm2。其中1989—2000年营造林1210×104hm2,新增有林地面积666×104hm2。第1期工程建成后,森林覆盖率由1988年的20%提高到40%左右,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4×108t。第六章灾害与环境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该工程涉及沿海地区11个省(区、市)195个县(市),总面积25×104km2。中国沿海地区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总长1.8×104km。2050年工程建成后,森林覆盖率将由1987年的21%提高到38%,使770×104hm2农田得到林网保护,水土流失量减少50%。太行山绿化工程:绿化工程涉及4省(市)110县(市),总面积12×104km2。规划造林面积356×104hm2。2050年绿化工程完成后,森林覆盖率将由1993年的15%提高到35%左右。太行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