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0王军同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课讲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王军同志“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课讲稿深悟“四讲四有”内涵争做合格共产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课讲稿王军(2016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其中的“做”就是做合格共产党员。那么怎样做才算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呢?中央制发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提出了“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标准。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是新时期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也是党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在深刻领悟“四讲四有”丰富内涵的基础上,扎实践行“四讲四有”,争做合格共产党员。一、“四讲四有”的历史内涵党员标准问题一直受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高度重视。什么样的人可以入党、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的问题,贯穿于我们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作为新时期的合格党员标准,“四讲四有”有着深远历史内涵。(一)党的宗旨性质是“四讲四有”的思想本源《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列宁创建无产阶级布尔什维克政党时也说过: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这些重大论断,向世人鲜明表达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本质属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定位和理想追求,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历史和思想的源头,也必然是“四讲四有”的思想本源。(二)党的章程规定是“四讲四有”的法理依据“四讲四有”中每个“讲”、每个“有”,都依据于党章,都是对党章精神的凝练和集中展现。党章总纲规定了党的根本政治主张、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各条文则根据总纲,从党员、党的组织制度等方面逐条作出规定,比如第一章“党员”提出的8项义务、8项权利,第六章“党的干部”提出的6项基本条件,第七章“党的纪律”作出的6条规定等,从中我们都可找到“四讲四有”的法理依据。党章11章53条通篇都在阐释“四讲四有”的价值内涵,都在明晰“四讲四有”的行为规范。可以说,落实了学习党章这个硬要求,把握“四讲四有”就有了基石;做好了尊崇党章这个硬功夫,践行“四讲四有”就有了标杆。(三)党员标准演进是“四讲四有”的实践基础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员标准都进行了具体化。一大党纲规定,党员要在思想上、政治上承认党纲和党的政策、与党保持一致、组织上纯洁、不跨党等标准性要求。延安时期,陈云同志提出了党员六条标准: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执行决议,做群众模范,搞好学习。七大、八大通过的党章也都详尽阐述了党员标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党员的“五种精神”:革命和拼命、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困难的革命精神。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党员四条标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虽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党员标准的描述有些不同,但核心要求始终没变,“四讲四有”与党史上的历次党员标准都一脉相承。(四)党的历史使命是“四讲四有”的任务要求一个政党对其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最终体现在这个政党对其历史使命、现实任务和行动方式的基本认识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其中蕴含着的是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和担当。我们党95年光辉历程,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许多有担当、勇奉献的优秀共产党人。革命战争时期,抛头颅、洒热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颗红心献给党,献完青春献子孙;改革开放新时期,攻坚开拓、发展为民。尽管践行历史使命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他们都传承着党的政治基因,都以实际行动印证着信仰信念。“四讲四有”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党员必备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和精神特质,党员践行“四讲四有”仍然是传承党的历史使命的任务要求。二、“四讲四有”的时代内涵“四讲四有”是新形势下党员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在党兴党、在党为党的重要体现,对于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一)讲政治、有信念才能在党爱党入党是一种坚定信仰,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升华,我们都是因爱党才入党,爱党就要忠于党、忠于信念。正是因对党的忠诚、对信念的坚定,才有在牺牲前写下就义诗的夏明翰,才有面对敌人振臂高呼“为党的主义而奋斗,是我毕生光荣”的吉鸿昌,才有“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才有把生命留在雪域高原的孔繁森,才有义务造林22年、把荒山秃岭变成绿色天地的杨善洲。如果党员的在信念上迷茫、动摇、淡忘了,在政治上就会偏向,在立场上就会丧失,就会叛党、毁党,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党员今天面对的社会环境、思想环境比过去复杂得多,少数党员放松党性修养,出现退化、蜕变,是极其危险的。党员只有以理想铸魂,用信念作骨,明辨政治方向,才能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走歪路邪路,真正做到在党爱党。(二)讲规矩、有纪律才能在党护党我们党有着严密组织纪律,党员加入了党组织就必须维护党的权威,爱护党的形象。毛泽东同志说: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正是凭着严明的纪律规矩,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无数共产党员为了保护组织、保护同志,受尽折磨甚至牺牲也咬紧牙关,严守革命纪律。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自立规矩,严于律己,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不朽丰碑。历史也证明,一个党如果没有纪律规矩,就会失败。苏共垮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治纪律动摇了,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最终轰然倒塌。在当前面临“四大考验”“四大风险”的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还是要靠规矩、靠纪律。党员只有强化规矩意识和纪律观念,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党规党纪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才能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使自己的言行不损害党的形象,同违背纪律规矩的言行作斗争,真正做到在党护党。(三)讲道德、有品行才能在党兴党国无德不兴,党无德亦不兴。只有党员是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这个党才是有蓬勃生命力的。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力倡共产党人做堂堂正正的君子,使自己仰头无愧于党,俯首无愧于民。周恩来同志是共产党人的道德典范,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廉洁奉公、无私无我,体现了极其高尚的人格品质。历史和实践证明,党员道德好,才能威信高,才能在群众的拥护下干事创业,党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反之,必然败坏党风,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党员现在面临的诱惑比以往多得多,能否挡得住“糖衣糖弹”、经得起“人情围猎”,都是对党员道德素质的严峻考验。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以道德自觉为纪律约束减少阻力,以纪律约束为道德自觉提供保障,双管齐下,相辅相成。党员只有把个人兴趣、爱好、欲望,都纳入时代的道德范畴之中,坚守精神家园的“正气”,才能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真正做到在党兴党。(四)讲奉献、有作为才能在党为党成为一名党员是光荣的,光荣不在于政治身份如何显耀,而在于党员应有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令人称赞的实在业绩。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迎来了新中国;和平建设时期,更有千万党员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付出血汗乃至生命。铁人王进喜说:“爱国创业我最认真,求实奉献我最根本!”这成为铁人精神的核心价值;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群众与自然灾害斗争,用实际行动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需要壮士断腕。有的党员干部“不会为”“不敢为”“不愿为”,问题的根子还是缺乏奉献精神。党员只有带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时刻以为改革发展做贡献、以为群众谋幸福为己任,才能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真正做到在党为党。三、“四讲四有”的哲学内涵“四讲四有”文字上朴实,思想上深邃,其四个方面以及每个方面的两个环节,都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辩证统一。(一)把握内在的统一性“四讲四有”的四个方面是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环环相扣,浑然自成。只有拥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才能有纪律规矩的清醒,有道德品质的自觉,有无私奉献的觉悟,政治上动摇、信念上模糊,就丢了党魂,其他就都谈不上了;只有知规知纪、守规守纪,才能知进退、知荣辱,修养道德品行;只有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行,才会有境界、有情怀,才会抛开一己私利而真心为党、为国、为民服好务、做好事;也只有无私奉献、积极作为、奋发有为,前三方面的要求才能最终实现。这四者统一构成了新时期合格党员的基本特征,一个方面不能缺少、一个方面也不能弱化,少了任何“一讲”、任何“一有”,都算不上合格共产党员。(二)把握知行的合一性“四讲”强调“知”,“四有”强调“行”,“四讲四有”的每个方面都是从“知”到“行”的完整环节,体现着学以致知、知行合一。讲政治就要有信念,讲规矩就要有纪律,讲道德就要有品行,讲奉献就要有作为。“讲”不是简单的讲,而是内心坚信,是真“知”。口头上的话语,笔尖下的文字,往往是靠不住的“知”。有的干部把“知”当作一种伪装,一种以权谋私的手段,这是假“知”、是知行割裂。做合格党员,必须真“知”真“行”,比如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赞扬的“当代愚公”李保国同志,他35年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改造荒山,把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还有沈浩、王万青、郭明义,以及税务系统涌现的施星灿、彭光敏等等,都是在苦干实干之中,把信仰信念刻入灵魂、融入血脉,实现了知行合一。所以,践行“四讲四有”,就要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相促,实现知与行的完美结合。(三)把握合格的辩证性践行“四讲四有”的目标是“合格”,而非“优秀”。有的同志对此不太理解,甚至质疑会不会是“降格以求”了?绝对不是的。把“合格”而不是把“优秀”作为目标,一方面,体现了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更加契合党员实际,充分考虑到了党员个体面对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四讲四有”不是党员的“天花板”,而是“基准线”。只有先合格之后,才有基础、有可能优秀。湖北地税系统的韩存锦同志就是这么做的,他40年如一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按照合格党员的要求默默地做,当营改增重任来临的时候,用生命诠释了优秀党员的内涵。同时,“合格”还不等于“及格”。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有人上学时就奉行“60分万岁”,工作中则满足于一般性的不违规违纪、不触犯法律,必然在一次次降格以求中破底线、越红线。“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要达到合格,必须自抬标杆,向“优秀”看齐,与“先进”对标。同时,合格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今天合格,不代表明天合格,更不能保证永远合格;在这个问题上合格了,在另一个问题上有可能不合格。这也正是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必须持续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的原因所在。(四)把握实践的常态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在一个“常”字。在学习定位上,中央明确学习教育不是一次活动,而突出正常教育;在参加范围上,由“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扩展为全体党员;在开展单位上,主要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在开展频率上,不设批次、阶段、环节,而常态化地铺开。“四讲四有”作为“两学一做”的实践要求,不遥远、不空泛,无论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可以结合自身日常工作和生活实际践行,充分体现了常态化特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我们紧密结合营改增等工作,以“两学一做”促进各项工作落实,以各项工作成效检验“两学一做”成果,努力做到做在平常、融入日常。在下步工作中,要更加突出常态性,把“四讲四有”融入税收改革发展、融入党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特别是要落实好“三会一课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