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选择1.常用的沉入桩有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和钢管桩;2.主要沉桩方式:沉桩方式适用条件锤击沉桩砂类土、粘性土振动沉桩锤击效果较差的密实的粘性土、砾石、风化岩静力压桩软黏土、淤泥质土钻孔埋桩黏土、砂土、碎石土且河床覆土较厚的情况在密实的砂土、碎石土、砂砾的土层中用锤击法、振动沉桩法有困难时,可采用射水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沉桩施工。在粘性土中应慎用射水沉桩;在重要建筑物附近不宜采用射水沉桩。3.准备工作:①应根据周围环境状况采取相应降噪措施,;城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不得进行沉桩施工;②对地质复杂的大桥、特大桥,为检验桩的承载能力和确定沉桩工艺应进行试桩;③贯入度应通过试桩或做沉桩试验后会同监理级设计单位研究确定。4.施工技术要点:①预制桩的接桩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连接;②沉桩顺序:a.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b.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应先深后浅;c.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③施工过程中,若锤击有困难时,可在管内助沉;④桩终止锤击的的控制应视桩端土质而定,一般情况下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⑤在沉桩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应暂停施工,并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a.贯入度发生剧变;b.桩身发生突然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c.桩头或桩身破坏;d.地面隆起;e.桩身上浮。钻孔灌注桩5.泥浆护壁成孔;①泥浆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②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宜高出施工地面0.3m;③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宜小于1.10,含砂率不得大于2%;④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6.正、反循环钻孔(泥浆护壁成孔):①端承型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②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受力方式不一样,端承型的为底部受力为主,沉渣厚度应小,避免桩身下沉;摩擦型桩的为桩身受摩擦力为主,底部受力较小,沉渣厚度可适当厚些)7.冲击钻成孔(泥浆护壁成孔):①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②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8.长螺旋钻孔(干作业成孔):①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钻进过程中,不宜反转或提升钻杆;②混凝土压灌结束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入至设计深度,并及时清除钻杆及泵管内残留混凝土。9.钻孔扩底(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顶以下5m范围内混凝土,应随灌注随振动,每次灌注高度不大于1.5m;10.人工挖孔(泥浆护壁成孔):①挖孔深度不宜超过25m(超过16m应进行专家论证);②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③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大于2.5MPa后进行。11.钢筋笼与灌注混凝土施工要点:①吊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②灌注桩采用的水下灌注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③灌注桩各工序应连续施工,钢筋笼放入泥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④桩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标高0.5-1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⑤浇筑时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5℃。12.水下混凝土灌注要点:①砼的坍落度宜为:180~220mm;②导管应符合以下要求:a.直径宜为20-30cm,节长宜为2m;b.导管不得漏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c.使用的隔水球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d.开始灌注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e.导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宜不小于1.0m;f.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g.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13.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原因:①场地平整度和密实度差,钻机安装不平整或钻进过程发生不均匀沉降;②钻杆弯曲、钻杆接头间隙太大;③钻头翼板磨损不一,钻头受力不均;④钻进中遇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时,钻压过高使钻头受力不均;控制钻孔垂直度的主要技术措施:①压实、平整施工场地;②检查钻机的平整度和主动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偏差立即调整;③定期检查钻头、钻杆、钻杆接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④在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处钻进,应低速低钻压钻进;⑤在复杂地层钻进,必要时在钻杆上加设扶正器;14.塌孔与缩径:主要原因:a地层复杂、b钻进速度过快、c护臂泥浆性能差、d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没有灌注混凝土;预防措施:没有特殊原因,钢筋骨架安装后应立即灌注混凝土;15.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主要原因:①初罐混凝土量不够;②导管拔出混凝土面;③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或灌注时间太长;④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沙砾太多;预防办法:①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②确保导管的埋置深度不小于1.0m;③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宜控制在1.5倍混凝土初凝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