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①.简述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法从建国至今,50多年来经历了初创、改进、探索、改革等多个阶段。(1)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60年代初)语法教学的特点是句本位和结构形式分析。教科书以语法为主线,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指口头训练要放到首要或较重要的地位。教学方法多样,不拘泥一格,有翻译法、比较法、直接法、综合法。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课文中。(2)改进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原则,贯彻“精讲多练”的方针,将听说技能的训练放到语言教学的首位。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相对直接法,但是以传授系统语法为中心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编写了教材《基础汉语》,后于197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72年出版了与此相衔接的《汉语读本》。(3)探索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初)①引进了句型教学,形成了一个结构为纲兼顾传统法的综合教学法。②出现了想吸收国外功能法某些长处的趋势。提出了在采用综合法时,要注意吸收功能法的优点,并将其恰如其分地溶化到我们的教学中来的观点。③在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和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试验。有直接用汉字教语音和汉字教学提前的试验;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教学的试验;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和阅读教学的试验等。(4)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①引进功能法,探索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教学路子。②四项技能的掌握和课型设置。从听说读写到读写听说,也在转变之中。③普通汉语进修班和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变革和完善。90年代更出现了理论研究深化的趋势,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则成为9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应用研究的另一重点。②.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前者是第二语言的教学,后者属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因为两者的性质不同,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教学目的不同语言学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目的。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中学生);为了培养学生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能力(对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等。总之,母语教学是为了让已具备汉语运用能力的本族人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文化知识,从而进行深度的语言交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教学是培养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学习者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语言教学虽然也有不同的目的(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同的学习目的,即受教育目的、学术目的、职业目的、职业工具目的和其他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就是教学目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和用语言进行交际。(2)教学内容不同语言学教学的教学内容是语言理论和语言知识以及语言研究方法等。这些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体现语言科学的科学系统。语言教学的教学内容是语言本身以及跟语言理论和语言使用有关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包括言语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有关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五项内容。(3)教学原则不同语言学教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语言教学的教学原则必须在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加以制订的具体原则。(4)教学方法不同语言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和设法使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有关的理论知识,一部分教学内容(如方言调查、实验语音学等)则需要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要复杂得多,早巳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5)教学技巧不同从事语言教学要特别讲究教学技巧。怎样引进一个新的言语现象,怎样使学生容易理解,怎样把课上得生动活泼,甚至怎样板书,怎样提问,等等,都有很多技巧问题。语言学教学也需要——定的教学技巧,但是语言教学对教学技巧的要求更高。③.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学习(1)起点不同第一语言教学是从进入学校后开始的,第一语言教学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语言能力),以及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学则不同,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说话开始,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第二语言教学可以说是从真正意义上的零开始。(2)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第一语言的正迁移作用,又要设法逐渐消除第一语言的负迁移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的能力。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这样的问题。(3)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人们在学习第一语言的时候,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跟这种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第二语言中存在的与第一语言不同的文化现象,对其中的某些文化现象,学习者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形成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甚至引起文化冲突。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言语材料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以消除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避免引起文化冲突。这也是第一语言教学中不存在的问题。(4)教学对象不同第一语言教学的对象是儿童。而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范围很广,从儿童到成年人都有,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成年人。我们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可以说绝大多数是成年人,他们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也有多种多样(求职、升学、旅游、研究等等),这使得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④.试述对外汉语教学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A作为学科的理论基础,首先是语言学。教汉语必须要研究汉语语言学本身,要有具体的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义等等,还有语言学的理论,普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特色,跟中文系的研究不完全相同,要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学。B与心理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学习是一个心理活动,对外汉语教学要研究学生怎么学会语言、怎么学习?是怎么习得的。从而得出对外汉语的教学规律,所以要研究心理学,C与教育学非常直接。汉语的教育学,怎么教汉语,包括教学的理论、方法、原则等等一大系列的问题。再把它具体化,课程设置、教程编写、教学管理等都是对外汉语应用性的研究。D跨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的文化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文化因素;二是文化知识。前者,为语言教学内容,属对外汉语教学范畴;后者,为文化教学内容,属对外文化教学范畴。这里所说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语言形式内的文化含义;二是文化背景;三是非言语信息,也称非言语形式。它包括首语、目光语、体态语和动作语。在传授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时,只有把语言的文化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生成.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①.对外汉语教学与我国的英语、日语等外语教学有何异同?同:(1)教学目的相同:都是培养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交际能力。(2)教学性质相同:均属于第二语言教学。(3)基本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等相同。(4)学科理论基础相同: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异:(1)教学环境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是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我国的英语外语教学等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2)教学内容不同:汉语(包括书写符号——汉字)和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字)及英美文化等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测试的方式方法等也应有所不同。(3)对外汉语教师的母语即学生的目的语,我国的英语等教师的母语大都不是学生的目的语。②.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对比1)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共同点:①都是为了获得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②都需要建立声音和意义之间的联系。③都需要建立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的联系。④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都需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⑤语法习得都有一定的顺序。⑥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⑦都是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2)儿童习得母语和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的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②学习的起点不同。③学习的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不同。④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⑤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⑥语言习得过程不同。③.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第二语言教学特点)①.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学习掌握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的能力。②.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语言作为技能和能力,只有通过练习、实践才能掌握。③.以基础阶段为重点:坚实的语言学习基础意味着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基础阶段总是有很多学习者;这一阶段最能体现第二语言教学特点与规律。④.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比较可以显示各类事物的异同。通过汉语与学习者母语的对比可以确定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分析并纠正学习者的错误。⑤.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通过文化教学也可以促进语言学习。⑥.集中、强化的教学:汉语学习时间一般比较短,课程比较集中,课时较多,内容密集,进度较快。④.试述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成人语言学习的生理器官已经成熟,智力发育健全,思维能力较强,因而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能够充分概括和归纳语言材料。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迁移作用(正迁移作用或/和负迁移作用)。成年人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正式场合(课堂)进行,因此在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第一语言学习。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这和儿童习得母语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不同。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要克服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⑤.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1)起点不同第一语言教学: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学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以及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教学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说话开始。(2)第一语言的影响由于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可以产生正迁移,也可能起负面的作用。充分利用正面影响,预防或排除负面影响,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问题。(3)文化冲突由于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第二语言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结合语言教学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扫除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第一语言教学中不存在此问题。(4)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对象的学习目的不同第一语言教学:对象是儿童。第二语言教学:相当部分是成年人,目的多样,使得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影响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⑥.中国古代两次汉语高潮的原因第一次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的汉语传播,汉唐以来,中国统治阶层主动吸收佛教,对佛教进行吸纳改造,使自己成为佛教中心。尤其是唐朝强大的文化背景,磁吸了周边国家的僧人、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宗教与文化。第二次是明代。在世界历史的坐标系上,14-17世纪正是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崛起之时。“在西方人学习中国语言的过程中,耶稣会传教士起到了核心作用”。⑦.传教士对汉语学习的贡献早期传教士对汉语教学的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不可低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从语法体系的建立、拼音字母的创制,词汇的扩充、句法的丰富。A.语法体系的建立西方传教士来华以后,传教士研究汉语语法,正是想藉西洋语法通达中国语言之法。传教士移用于中国语言的材料,使用西方语法的框架,撰写了最早的传教士汉语语法,奠定了语法体系。一部是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1614—1661)用拉丁文撰作的《中国文法》,成稿不晚于1650年,但一直未发行。另一部是西班牙本笃会神父万济国(1627—1687)以传教士的身份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用西班牙文编写的《华语官话语法》,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刊行的汉语语法。B.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是传教士学习汉语。由此发展出一整套汉字注音方案,他们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