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阳县解放路小学集体备课最佳方案(由主备人根据集体研讨整理)单元解读(能正确分析教学内容的背景、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拓展理解教学内容)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1~10个。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场景里分离出来的。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1.组织学生观察场景图里的内容很丰富,其中的各种物体及其数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有些物体数量较少,有些物体数量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较隐蔽的部分。观察和交流是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活动。容易兴奋但不能持久是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观察比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体就不再关注其他物体;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因此,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这些物体在哪里。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的观察过程,不但了解图的内容,而且学习观察的方法。要组织学生交流,相互倾听和相互补充,使观察的效果更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常规。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十幅小图都是从场景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尚未进行认数教学,暂时不宜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几个物体画几个圆点,圆点与物体的个数相同,渗透对应思想;三是圆点能且只能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种初步的抽象,对后面的认数十分重要。前三幅小图,物体及圆点都已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圆点表示什么意思”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这样,在飞机、蝴蝶、鸟下面画表示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至于根据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说出小图中的物体,只要在情境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是这样的几个,不要求学生画这些物体。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内容数一数教材分析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常规教育。2学情分析刚入学的儿童对数已有一些笼统的认识,但还不够具体,往往实物与数字还不能对应起来。针对这一特点,应着重学生这方面的体验和训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个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初步体会符号化的思想。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教学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教法与学法情景法练习法讲授法课前准备实物、多媒体教学过程(分课时)二度备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到儿童乐园去玩。不过大家在儿童乐园里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乐园里的人和物,认真思考都有些什么才行哦。(出示课件)问:在画面上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2.同桌交流后集体交流。3.提问学生,让学生说出所看到的物和人。引导学生描述:在儿童乐园里,有绿树,有鲜花,有飞来飞去的小鸟儿,有漂3亮的花蝴蝶,有一些小朋友们在儿童乐园里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4.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5.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全班交流时要说清楚数法。(一个一个数的,还是几个几个数的)在看图的过程中适当指导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注意量词的用法)6.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数数的方法,怎样数数又对又快?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小结:(1)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2)在数物体时还应该手指指着,指一个数一个,东西多的时候还可以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防止重复或遗漏,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7.指导学生看小图(1)问:第一幅小图画了什么?你知道第一幅小图为什么画了1个滑梯吗?(因为大图中有1个滑梯)你能从大图中指一指1个滑梯在哪里吗?(2)为什么第二幅小图画了2个秋千?你能从大图中指一指2个秋千在哪里?(3)大图中画了3个木马,你知道小图中应该画几个木马?(4)第四、五、六、九幅图同呢?又有什么?有多少?(请生找一找、数一数)(5)在第七、八、十幅图小图里应该画什么呢?画多少个?(请生说一说)(6)让学生再说一说大图中画了什么?(说清楚有几样什么东西)比一比谁说得好,为什么?(按顺序说)8.指导学生用点子图表示个数(1)(点图)你知道为什么在第一副小图下面画了一个小圆点吗?(因为有一个滑梯)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的个数,用小圆点表示最简单。(2)第二幅小图下面为什么画了2个小圆点?(3)第三幅小图下面应该画几个小圆点?为什么?4(4)怎样表示转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生说,师出示点子图)(5)让学生讨论:小鸟图后面一幅图下面数一数有几个小圆点?(7个)问: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小圆点来表示?(6)8个小圆点呢?(7)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请生在书上画一画)(8)10个小圆点表示什么?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1.谈话:刚才我们数出了儿童乐园里事物的个数,并且用圆点图表示了这些事物的个数。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事物的个数吗?你最想用哪些符号表示?2.组织交流。让学生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藏着的数和教室里藏着的数。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片摆出表示的数。四、拓展练习1.课件出示练习1:数一数2.课件出示练习2:连一连3.课件出示练习3:数得对吗?五、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数一数作业设计补充习题第1页5射阳县解放路小学集体备课最佳方案(由主备人根据集体研讨整理)单元解读(能正确分析教学内容的背景、地位与作用,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拓展理解教学内容)教材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活动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主要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1.突出比较的方法。学生在幼儿期间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比两个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结果,比较的过程往往是模糊的。本单元教学的比一比,突出比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比的方法。如,比两根跳绳哪根长,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着平放。比两个小朋友谁长得高,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靠着背。又如,比柿子和石榴哪个重,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的两端,根据支架的倾斜情况作出判断。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并体会方法的合理性。在比两根绳的长短时,可以先说说自己打算怎样比,再看看教材图中是怎样比出哪根绳长的,还要想想在小朋友跳绳的时候能比出哪根长吗;在比两人身高的时候,要观察研究图中是怎样比出哪个小朋友长得高的,体会都站在滑梯上不容易看出谁高。要看懂图中是怎样比出柿子和石榴哪个重的,思考如果没有支架只凭观察行吗?“想想做做”第1题,要让学生思考比两枝、三枝铅笔长短的方法,在操作中应用并内化比较方法。2.鼓励学生寻找比的对象。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之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鼓励学生寻找对象进行比较。如:石榴树和柿子树的高矮,桌子和凳子的高矮,两条石子路的长短??两根跳绳除了比长短,还能比轻重;两个小朋友除了比高矮,也能比轻重。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次经历比的过程,应用比的方法,感受这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想想做做”里安排了一些略微变式或稍复杂的比较问题,既要应用例题里教学的方法,还要通过推理作出判断。学生从中既能获得更多的体验,还能受到其他内容的教育。第2题左边一题,仅看图中两人的脚和头,身高似乎一样。如果伤员也站在地面上,他一定比女孩高,这就是简单的推理。另外,学生还能受到爱心教矮是相对的。第3题比路的远近是比长短的变式,通过直路近、弯路远,渗透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思想。第4题右边一题中,支架平衡表示1个红萝卜和3根胡萝卜同样重,得出1个红萝卜比1根胡萝卜重的结论,也进行了简单的推理。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判断与推理,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别人无法替代。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内容比一比6教材分析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本单元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学情分析学生在幼儿期间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比两个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结果,比较的过程往往是模糊的。本节课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作思想方法上的准备。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教学难点: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教法与学法情景法练习法讲授法演示法课前准备实物、多媒体教学过程(分课时)二度备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和小朋友玩对口令游戏。2、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二、联系生活比一比1.比长短。(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3)指导学生用在□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72.比高矮。(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3.比轻重。(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2)掂一掂文具盒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1.想想做做”第1题。(1)课件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2.想想做做”第2题。(1)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3)指名汇报交流。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结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