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题[共30题,每题1分,总计30分]1、从生理学角度出发,体温是()。A.舌下温度B.直肠温度C.腋窝温度D.机体表层平均温度E.机体深度平均温度试题答案:E考点:☆☆☆考点4: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1.体温的概念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内各器官的代谢水平不同,其温度也略有差别,由于血液不断循环,深部各器官的温度会经常趋于一致,因此,深部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各内脏器官的平均温度。2.体温的正常变动人的体温相对稳定,但也有一定范围的波动,波动一般不超过1℃。(1)昼夜节律:指人体体温在一昼夜之中的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体温的昼夜节律由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很可能是其控制中心。(2)性别影响: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高约0.3℃,且其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波动,规律为:月经期和卵泡期较低,排卵日最低,黄体期内体温较高。(3)年龄影响:新生儿期,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发育不完善,体温不稳定,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儿童的体温较高,以后随年龄的增长,体温逐渐变低。(4)肌肉活动影响:由于代谢增强,因而产热量增加。(5)其他影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都能影响体温变动。2、真核生物中tRNA和5SrRNA的转录由下列哪一酶催化()。A.RNA聚合酶IB.逆转录酶C.RNA聚合酶IID.RNA聚合酶全酶E.RNA聚合酶III试题答案:E考点:☆☆☆☆考点7:转录体系的组成;RNA合成需要多种成分参与,包括:DNA模板、四种三磷酸核苷酸(NTP)、RNA聚合酶、某些蛋白因子及必要的无机离子。这里重点介绍DNA模板与RNA聚合酶。1.DNA模板DNA双链中作为RNA转录模板的一条链称为模板链;另一条DNA链不被转录,称为编码链。在下个包含多个基因的双链DNA分子中,各个基因的模板链并不全在同一条链上。转录是在DNA模板链的特殊部位开始的。转录起始的部位称转录起始点。转录起始点(文献通常在模板链对应的编码链位置标以“+1”表示)及其之前(编码链+1位置的5′侧序列,通常称上游序列,用负数表示)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称启动子或启动序列。启动子在转录起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结构有相似之处,但又各有特点。从转录起始点开始、编码链的3′侧(下游序列,用正数表示)为可转录序列或编码序列。实际上,转录过程是从模板链对应编码链+1的位置开始向模板链的5′方向(编码链的3′方向)进行的。在指导转录作用的DNA分子中,除启动子外还有停止转录作用的部位,称为终止信号或终止子。转录到此即终止。2.RNA聚合酶催化转录作用的RNA聚合酶(RNApol)全称为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原核生物RNApol高度保守,在组成和功能上都很相似。Ecoli的RNApol全酶由5个亚基组成,即α2ββ′σ。全酶去除σ亚基(又称σ因子)后,称为核心酶。其中σ亚基功能是辨认转录起始点。核心酶缺少σ因子不能起动转录,但可使已开始合成的RNA链延长。在真核细胞中己发现4种RNApol,即RNApolⅠ、Ⅱ、Ⅲ和Mt,它们专一地转录不同的基因,分别催化45S-rRNA、hnRNA(mRNA的前体)和5S-RNA、tRNA及snRNA的转录。3、耳、肾毒性最低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是()。A.卡那霉素B.庆大霉素C.西索米星D.奈替米星E.新霉素试题答案:D4、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成分占细胞壁干重的()。A.10%~20%B.20%~30%C.30%~50%D.50%~80%E.90%以上试题答案:D5、噬菌体在分类上属于()。A.细菌B.病毒C.原虫D.支原体E.真菌试题答案:B考点:☆☆☆☆考点1: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噬菌体是侵袭微生物的病毒,可感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支原体等。噬菌体只寄居于易感宿主菌体内,故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噬菌体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其宿主细胞(细菌)易于培养,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噬菌体具有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即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活的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噬菌体有蝌蚪形、球形和细杆状3种形态。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形,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衣壳和尾部的化学组成是蛋白质,头部衣壳内存有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尾部有能识别宿主菌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与噬菌体吸附有关。噬菌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强,一般经75℃30分钟以上才失去活性,对紫外线敏感。6、真菌的繁殖器官是()。A.芽胞B.菌丝体C.芽管D.菌丝E.孢子试题答案:E考点:☆☆☆☆☆考点1:真菌的生物学性状;1.定义和分类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比较完整,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少数为单细胞真菌,多数为多细胞真菌,由丝状体和孢子组成。2.形态与结构真菌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可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如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球菌)、新生隐球菌。单细胞真菌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多细胞真菌由孢子出芽繁殖形成。大多长出菌丝和孢子,称丝状菌,又称霉菌。各种丝状菌长出的菌丝与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1)菌丝:孢子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菌丝延伸分枝,交织成团,称菌丝体。菌丝体按功能可分为:①营养菌丝体;②气中菌丝体,其中产生孢子的则称为生殖菌丝体。(2)孢子: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一条菌丝上可长出多个孢子。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不同。真菌孢子:抵抗力不强,60~70℃短时间即死,一条菌丝上可长出多个孢子,是一种繁殖方式。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煮沸时间短不死,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胞,不是一种繁殖方式。大多数致病性菌为有隔菌丝,无性孢子。3.培养特性(1)真菌的营养要求不高,检查时常用沙保培养基。因在不同培养基上真菌的菌落形态有很大的差别,鉴定时以沙保养基上的形态为准。培养真菌最适pH为4.0~6.0最适温度为22~28℃,某些深部感染的真菌则在37℃中生长最好。培养真菌需要较高的温度与氧气。(2)真菌的菌落有两类:与细菌菌落相似的酵母型菌落和由许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的丝状菌落。4.真菌的致病性不同真菌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成致病,引起的疾病有:(1)致病性真菌感染:由外源性真菌引起,如皮肤癣等。(2)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由内源性真菌引起,如念珠菌、曲霉菌等。(3)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吸入或食入菌丝或孢子引起荨麻疹、哮喘等。(4)真菌性中毒症:食及含真菌毒素的霉变粮食所致。(5)真菌毒素:与肿瘤发生有关。7、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在锁骨上缘至下颌角间的充盈水平是()。A.常不显露B.下2/3以内C.下1/2以内D.下l/3以内E.下2/5以内试题答案:A考点:☆☆☆☆☆考点27:颈静脉怒张;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若取30°~45°的半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高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其产生机制系右房压力的升高或颈静脉回流受阻,使颈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对这类患者,测量颈外静脉充盈高度与胸骨角的垂直距离,加上5cm(相当于胸骨角与右心房中心的距离),即可估计出右房压。在右心衰竭的患者中。如在肝区加压30~60秒,可见颈外静脉充盈水平升高,称为肝颈静脉反流征。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颈静脉搏动,只有在三尖瓣关闭不全颈静脉怒张时才可看到,应与颈动脉搏动相鉴别。一般颈静脉搏动柔和,范围弥散,触诊无搏动感;颈动脉搏动较强劲,为膨胀性。搏动感明显。8、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A.止咳祛痰B.控制感染C.解痉平喘D.菌苗注射E.吸氧补液试题答案:B考点:☆☆☆☆☆考点9: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及预防;1.慢支急性发作期的治疗(1)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治疗上可选用青霉素类(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克洛等)。重症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常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治疗上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定等)静脉滴注,或根据痰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2)祛痰与镇咳:祛痰药能降低痰液粘度,以利咳出。常用药物有溴己新16mg,每日3次;羧甲司坦0.5g,每日3次,氨溴索30mg,每日3次。剧烈干咳可用镇咳药喷托维林、苯丙林等。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以畅通呼吸道。应避免使用强烈镇咳剂,以免阻碍排痰,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3)解痉平喘:有喘息或气急症状者可选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福莫特罗、异内托溴铵等平喘药。使用支气管舒张药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应用泼尼松,每日20~40mg口服。2.肺气肿的治疗治疗目的在于改善呼吸功能。有气急症状者可适当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患者可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深慢呼气,以加强膈肌等呼吸肌的活动,从而改善呼吸肌功能。对明显低氧血症患者[PaO2<7.3~8.0kPa(55~60mmHg)]可进行长期家庭氧疗,每天10~15小时1~2L/min的吸氧,可减轻呼吸困难,延长生存期。3.预防(1)戒烟是防治慢支与肺气肿的首要措施,戒烟可防止慢支与肺气肿的发生与发展患者戒烟后可使症状减轻,肺功能改善。(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3)增强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4)改善环境卫生,消除或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9、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A.胃窦大弯侧B.胃窦小弯侧C.胃体小弯侧D.小弯胃角附近E.胃底部试题答案:D10、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A.病原体、人体和环境B.病原体、感菌动物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社会因素、自然因素E病原体和环境试题答案:D考点:☆☆☆考点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流行过程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1.传染源是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可以是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的途径,包括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等。3.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称为易感人群。11、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哪项错误()。A.50岁以上的人B.男性同性恋C.性乱者D.静脉药瘾者E.多次输血者试题答案:A考点:☆☆☆☆☆考点14:艾滋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1.病原学1983年首次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来了一种特殊病毒,随后即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再具体分为HIV-1和HIV-2两个型,在西非地区流行的病毒型主要是HIV-2,而HIV-1广为分布于世界各地。HIV属逆转录病毒,它通过侵犯人类负责抗病和防御的淋巴系统中的T4淋巴细胞,造成防御和抵抗机能不能正常工作而瘫痪,免疫缺陷,这种破坏杀灭T4细胞的活动达到无限制的程度,而非人类先天带有的,故又称是后天获得性的免疫缺陷。2.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无症状HIV携带者成为最重要的传染源。HIV存在的组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HIV量大)。气管分泌物、浆膜腔液、CSF、唾液、泪液、母乳亦有传染性。(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3)高危人群: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性病患者、静脉吸毒者、应用进口血制品(1996年以前)。发病年龄主要是50岁以下青壮年。3.发病机制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由于其他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