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治试卷评价暨对2012年备考的启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评析及其对2012年备考的启示一、2011年文综政治答题情况分析全省文科考生总数为323802人,考试的基本情况见如下:全卷总体平均分为169.23分(比2010年的177.10分降低7.87分),总难度为0.56(0.59)。符合考试说明的难度要求。全省政治平均分为50.22(2010年为64.36分)其中选择题平均分29.22(2010年为39.3分),非选择题20.99分。难度偏大,文综总体平均分应以55-60分为宜。24.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17.17%)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平均分2.90,难度0.72)(一)经济模块淡化计算、图表化趋势渐现端倪误选择B的达17.17%。他们大概是不了解税收提高,产品价格必然提高,需求自然减少。况且,奶粉是日常消费品,政府不可能对其征收消费税,消费税是对奢侈品征收的。本题通过对需求变化因素的考查,“颠覆”传统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食品安全,关注民生。(二)学科性明显增强,学术味较浓。试题在选材上,侧重反映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核。集中体现在经济模块。如需求曲线,刘易斯拐点、中等收入陷阱等,这些都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术语或理论,(以前考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微笑曲线)它们都是解释中国当下经济现象的重要钥匙,因而在报刊、网络中屡屡出现。尽管这些概念没有在高中《经济生活》教材中出现,但命题人员以直接解释的方式(也可以注释的方式)在试题中呈现,考生一看就明白其意,并能立即调动所学知识回答情境问题。这种考法不能认为其超纲,不属于偏题、怪题、难题,而是对考点知识的必要拓展和延伸。这样一来,试题的学术味就大大提升了。(对此,不少中学老师的看法是:部分试题用语和答案游离中学教材较远。27题,命题者定的正确选项A“重视人民主体地位”,可高中《政治生活》课本里没有这一说法,如果用课本所言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可能更符合题意,也符合高中政治教材,而“重视人民主体地位”这样的提法游离中学教材太远,这让广大中学生莫名其妙,让广大中学政治教师无所适从!)(三)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答题方式)从无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评价能力。这主要体现在37题的文化部分。以往的政治考试命题一般都从正面出发以体现所谓的正向价值。今年一反常态,反其道而行之,要求考生对一些地方借发展文化产业争夺名人故里,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进行批判。可惜,大多数考生被政治教科书、日常教学和考试调教得不会也不敢批评了,他们只知道事物的积极面、光明面,而不知道消极面、阴暗面。长此以往,形成了固化的直线式思维。这种违背辩证法的教育模式误人不浅,影响深远。从大量考生机械照搬教材而不知略加变换作答的答卷就可看出。简直令人哭笑不得。对此,尽管有识之士早就提出过批评,但无济于事。今年的这个题目,对于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肯定,这个题目在全国16份同类考试题中是仅见的,可能也是空前绝后的。但同时也遭到质疑。37.(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0.32【参考答案】(1)不恰当的开发、利用会损害传统文化内在的功能和价值;(2分)有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2分)扭曲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创新;(2分)不利于传统文化内蕴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感召力的发扬;(1分)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2分)平均分7.92,难度0.32,区分度0.70。文化部分:考生不指出该现象的各种“不利于”,而是答非所问,按照教材的叙述方式,从正面角度谈文化的各种作用,能蒙几分算几分。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几乎无人能答。该部分得分太低。只好把提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提到先进文化如何如何,落后文化如何如何的,给2分。提到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体的商业性的,得1分。(四)综合性进一步强化,探究性得以回归。如36题之(2)问: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答案要点涉及4个考点——公司经营与发展、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等。此题不仅综合性强,而且以提建议的方式设问,增添了试题的探究性,要求考生发散思维,无所拘束地答题,有利于考查学生调动本学科模块各章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6.(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10分)0.48实践性要求,开放性作答,综合性思维。答案:(2)转变经营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质等提高企业竞争力;(4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分)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分)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36(2)问:企业主体:6分:提升竞争力——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质、管理水平、加大研发、提高生产率/生产效率。(任答一点2分,但不超过4分。如果没有答出“企业”这个主体扣1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到技术、资本密集2分。(如果答成“经济结构升级”减1分)政府主体:4分发展方式转变/从粗放到集约:2分出台优惠措施/财政金融政策。扩大内需;调节收入分配;完善劳动力市场;(每个要点1分,但不能超过2分)又如第37题之(1)问,考查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等,考点几乎涵盖了《文化生活》的所有章节。其跨度之大、覆盖面之广、综合度之高,为历年所罕见。当然,这种答题要求大出考生意外,甚至措手不及,大大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平均分:2.02,难度0.50,区分度0.23。)30.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②事例中反应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③事例中反应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A.①②(36.65%)B.①③(50.43%)C.②④D.③④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围绕主题去有效地去收集和整合素材,这在广东还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考查了新课程理念中的“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资料论证主题要注意逻辑的一致性和有效性。36.65%的人错选A,他们主要是把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列入了选项。此题迷惑性很大,因为“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只切合于“文化创新的作用”的主题,而不切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个学生活动的主题。(五)基础性考核仍在,但考教材背教材的现象或可宣告终结。高考命题的原则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自2005年自主命题以来,广东政治题较之以全国其他省市的试题,总给人以重基础、重主干知识甚至直接考教材的刻板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让三分之二以上的考生顺利进入高等学校学习,适当降低考试难度是可以理解的。侧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可以减轻考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引导考生读懂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术语和表达方式,也有利于彰显考试公平。但过分注重基础性和公平性,势必影响考试效率。考教材,普通高中学生比较占优势,而重点中学考生优势难以体现。几年下来,无论普通中学还是重点中学,回归教材,死记硬背式的应考模式大行其道,影响了学生高层次学习能力的发展。应当充分肯定的是,今年的命题思路,回到了高考命题的原点和正道,恢复了高考试题的本来面貌——有较好的难度和区分度,有利于高等学生选拔优秀新生。在基础知识考核上,今年仍然保持了一定比例的基础性试题。难度较低的选择题如第27、28、29、31、34和35题等,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层次还是较低的。主观性试题如36题之(3)所考核的“国际社会知识”,37题(2)中的“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37题(3)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在高考层次上看,至少在相关原理部分仍属于基础性的知识。如果考生能对这些原理进行较完整的阐述,36题(3)就能够获得至少7分,37题(2)和(3)题也可得8分。出乎意料的是,考生在此37题(2)和(3)题得分很低。26.某企业某年利润1.2亿元,称之为私人收益,但污染造成居民的经济损失约0.4亿元,这样社会收益约0.8亿元。由于政府新颁布了环境保护条例,在同样情况下,该企业为避免可能面临的0.4亿元的罚款,投入0.2亿元解决了污染问题,此时社会收益为1.0亿元。这一过程表明:A.法律法规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11.21%)B.污染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治理(0.9%)C.市场在政府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66.14%)D.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的弊端(21.69%)(平均分:2.65.,难度0.66)平均分:2.65,难度0.66,区分度0.31。本题有66.14%的考生正确选择了C,但有11.21%的人错选A,21.69%的人错选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法律法规是市场秩序的调节手段。企业从为逐利污染环境到怕被罚款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自觉投资解决污染问题,体现的市场调节的自发性而非滞后性。27、平均分:3.1,难度0.77,区分度0.45。某县委(惠东)2010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出现了“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到什么”到“群众关注什么,组织就公开什么”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党:A.重视人民主体地位(77.41%)B.增加人民监督权力(17.58%)C.强化人民政治责任(1.92%)D.扩大人民政治权利(3.06%)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的民主执政。某县委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行使,体现的是执政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有77.41%的考生作了正确选择。但是,有17.58%的人误选B。人民的监督权是天然具备而无须哪个党或哪个政权赋予的,执政党公开透明地执政,这是便于民众对权力的监督,而非增加了人民的监督权。28、平均分:3.22,难度0.80,区分度0.35。28.2009年,广东全省性社会团体有138个承担政府委托、转移职能326项,有184个获得政府购买服务收入9820万元。过假“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这表明:①政府职能正逐步减少②政府职能正逐步市场化③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④社会组织在政府和公民之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