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观察法B.实验法C.演示法D.调查法2.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3.智商(IQ)等于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4.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接受学习6.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C.自我效能感D.成功动机7.“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概念的理解,这是A.正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8.日常生活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得更牢固,这种想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双重编码理论B.深度加工说C.图式理论D.知识分类学习论9.也叫做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A.具体知识B.陈述性知识C.理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停滞现象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12.常常用砖头垒砌,却没想过可以用它来画线,这种情况是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1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A.家庭教养方式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14.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15.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6.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A.行为塑造B.行为训练C.行为矫正D.行为强化17.下列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18.分配学生座位时,老师最应该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19.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20.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阶段的重要标志。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成分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__________。2.论文题一般较常使用的有两种类型:_________和_________。3。依据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有_________评价与_________评价。4.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6.学习动机_________时,对学习效果最有利。7.小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具有__________,同时也缺乏__________。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8.一般认为,态度和道德形成过程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与内化三个阶段。9.过度学习达到_________%时,记忆保持效果最佳。10.提出假设常用的方法有和_________。11.研究者认为,__________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12.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复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_________知识的。13.对“认知的认知”指的是_________。14.根据动作的连贯性与否将操作技能分为__________操作技能和一操作技能。15.__________是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16.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_________的需要。17.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18.完形一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______,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19.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型相对的认知风格是__________。20.自我意识包括__________成分、__________成分和__________成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征。2.简述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学习及其规律。3.心理评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4.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有哪些?5.如何从个性人手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四、论述题(10分]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良好态度与品德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B【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3.A【解析】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商等于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4.D【解析】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班杜拉。5.A解析】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6.C【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7.D【解析】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前者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经验的学习,如对“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这一概念的掌握。8.A【解析】双重编码理论是指识记一件具体事物时,可以采用语义和表象的双重编码,而抽象材料难以用表象编码去表征它,而形象材料可以用语义和表象的双重编码去记忆,因此,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得更牢固。9.D【解析】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10.C【解析】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11.A【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12.C【解析】功能固着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13.B【解析】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伴群体。14.D【解析】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15.A【解析】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16.A【解析】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17.C【解析】操作技能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又具有与其他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和动作结构的展开性。18.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应该关注的是座位安排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人际关系和谐了,有助于课堂纪律的维持。19.B【解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的程度,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亦即测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区分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一个测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对于一个高质量的测验而言,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20.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的特征,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二、填空题1.忠诚2.有限制的问答题开放式论文3.配置性诊断性4.勒温5.学会调适寻求发展6.中等程度7.依附性原则性8.依从认同9.15010.算法式启发式11.发散思维12.陈述性13.元认知14.连续性断续性15.变式16.自我实现17.内部动机外部动机18.心理结构19.场依存型20.认识情感意志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1)由无意识识记为主要的记忆方式到有意识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重要位置。(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地位,而抽象记忆占有重要地位。2.【答案要点】(1)基本内容。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所谓的联结指的是某情境仅能唤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学习的作用就是在于将与生俱来的原本联结或永久保存或消除或改变。一定的联结通过试误建立。一定的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渐减少错误而形成的。(2)基本规律。①准备律。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准备状态对学习的影响的原则。如果学习者有学习准备而又被给予学习活动,就会感到满意;如果有准备而不进行学习就会感到失落。也就是说,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反之,如果学习者无准备状态而被强制学习也会感到烦恼,即当此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反而感到烦恼。②练习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小。也就是说SR联结随着联合使用的增多,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来越弱。在后来进一步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又修订了这一学习规律: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③效果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这是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桑代克认为,当前的行为结果对未来行为起着关键作用,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学习是通过行为受到奖励而进行的。3.【答案要点】(1)心理评估的含义。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是指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2)心理评估的意义。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制定正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首先必须正确找出个体的问题症结,了解他所处的环境的特征,准确地把握他认识世界的独特的观念系统,否则,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只能是无的放矢。②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的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加以确认。③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辅导教师如果能采用恰当的方式就评估中了解到的事实与当事人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用新的思维方式对过去意欲逃避的生活经历重新加以领悟,将有助于心理障碍的消除。因为心理障碍、情绪困扰往往是由当事人缺乏自知、拒绝接受某种情感而产生的。从积极方面讲,学生从评估结果中了解自己的潜能与优势,也有利于自己在这些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4.【答案要点】(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2)代币疗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