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宁波经济圈港口经济圈的圈层范围与能级能量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圈层范围与能级能量分析课题组(2015年10月20日)一、港口经济圈的概念、特征及相关关系辨析(一)港口经济圈概念港口经济圈是在一定范围内港口、产业、城市、生态、人文、创新等优势和要素的有机综合体。是以核心港口及港口群为节点,核心(中心)城市及城市群为依托,战略性优势产业集群及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综合运输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为纽带,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具有较强辐聚力、带动力、影响力的新型经济模型和发展共同体。(二)港口经济圈特征港口经济圈的主要功能特征体现为圈层带动、线性辐射、优势集合和产业集群。圈层带动,即以圈层内部核心城市为支点,通过紧密的功能联系,形成对外渐进辐射型圈层体系;线性辐射,即对外辐射一般沿港口航线、多式联运、贸易走廊、信息网络等“线路”进行,产生超越空间的远程联系;优势集合,即圈层内部形成良性的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集聚各类发展要素,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尤其是串通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服务链,形成环环相扣的链式互补优势;产业集群,即区域之间产业的竞争合作、互补互动、协调运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集群产业的效率和创新。(三)相关关系辨析1.港口经济圈与地域经济的竞合关系辨析地域经济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内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2生的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如城市群、港口群等等。港口经济圈与地域经济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两者既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又是相互挤压的竞争关系。港口经济圈与地域经济首先是合作关系。港口经济圈与所属地域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整体与局部关系,港口经济圈通过一定的协作机制,联合空间联系紧密的地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港口经济圈整体良性发展。港口经济圈的发展需要圈内地域经济的发展为支撑,而港口经济圈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地域经济的发展,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以长三角港口经济圈为例,长三角长期以来都在推进合作关系,1997年以来,先后建立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沪苏浙党政一把手定期会晤等协作机制,两省一市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部分城市之间都建立了密切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关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出台后,更是将这种合作推向新的阶段。长三角合作关系的深入推进,既推动长三角各城市的发展,又促进长三角港口经济圈的整体发展。港口经济圈与地域经济同时又是相互挤压的竞争关系。由于不同地域衡量地域发展利益的角度不同,而且港口经济圈内部的利益分配与约束机制属于非刚性的“利益软约束机制”,当港口经济圈与所属地域经济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地域经济往往是以地方利益为中心,由此可能带来相互挤压与竞争;此外,不同地域对不同行业的规则认同也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各地行政审批流程不同、监管责任归属不明确等等,这些都会削弱港口经济圈的有效性。以珠三角港口经济圈为例,2009年底,大众汽车在广州发布“南方战略”,预备在珠三角地区新建一家工厂,其后珠三角港口经济圈内多个城市加入了争夺行列,东莞、湛江、佛山等市纷纷展开公关,尤其是同属于佛山的南海和顺德也争夺激烈,最后项目被南海抢走。而在环渤海港口经济圈,虽然1986年就有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制订了合作机制并建立了合作框架,但京津两市3的竞争一度导致环渤海港口经济圈发展缓慢,直到2006年天津被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这一局面才有所改观。2.港口经济圈与港口经济圈之间的复合关系辨析港口经济圈与港口经济圈之间的复合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空间上的复合和功能上的重合。一方面,港口经济圈之间由于空间上的重合,两者会互相挤压腹地空间,各自为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政策倾斜,形成一种竞争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功能上的重合,溢出效应就更为明显,两者的技术进步和创新都会溢出到对方区域,从这个层面上讲,两者可以有更多的合作,即双方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合作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种合作和共生的关系。以长三角港口经济圈和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关系为例,两者即存在着如下复合关系:空间上,长三角港口经济圈的部分腹地城市也属于宁波港口经济圈的腹地城市。功能上,两大港口经济圈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长三角港口经济圈和宁波港口经济圈首先是一个相互辐射、资源互补、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两圈能够紧密合作的基础条件;同时,由于长三角港口经济圈的主要城市—如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本身能级能量很高,他们与附近的宁波港口经济圈在政策、资本、人才等等方面存在竞争关系。比如,上海港口经济圈中的上海自贸区,将会对宁波港口经济圈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集聚效应,由此既可能产生“溢出效应”又可能产生“虹吸现象”。二、宁波港口经济圈的范围(一)宁波港口经济圈圈层构建的因素分析宁波港口经济圈如同一条巨龙,以宁波-舟山港为节点,主圈层城市为核心,圈内外互动型城市和境(国)外关联拓展型城市为依托,形成一个跨地域的新型经济模型和发展共同体,见图1、图2。4图1:宁波港口经济圈区位图图2:宁波港口经济圈框架结构图5主圈层范围由龙头城市及周边高相关支点城市构成。港口经济圈的支点城市与龙头城市宁波应在区域相近、交通互联、经贸产业合作、创新体系和人文交流等某些方面具有相关性。1.区域相近区域相近是港口经济圈构建的自然条件。重点考虑空间接近的宁波港腹地、长三角腹地城市。比如浙江省内城市基本上纳入圈内,浙江周边的江西、福建、安徽等省份的部分城市纳入圈内。2.交通互联交通互联是港口经济圈构建的基础设施条件。重点从铁路通道、内河通道、海向通道、公路通道的互联互通进行考察。以宁波为基点,往南方向,通过沿海港口和沿海铁路线,选择浙江东南沿海主要城市和福建部分城市作为支点城市;往西向北向,通过铁路线、高速公路网、江河港口选择江西、安徽部分城市作为支点城市。此外,还重点考虑内陆无水港、海铁联运线、江海联运线。3.经贸产业合作经贸产业合作是港口经济圈构建的经济基础和重要目标。在支点城市选择时,重点考虑已有经贸与产业合作基础的城市,同时考虑产业相关度较高、今后合作成长性高的城市。4.创新体系创新驱动发展,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港口经济圈实现发展层次提升的重要保障。重点考察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互动交流、创新环境、创新体系功能定位的互补性等情况。5.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港口经济圈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重点从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方面合作的视角以及友城结对情况进行考量。重点考虑文化圈相近、人文交流往来较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集聚之地。(二)宁波港口经济圈框架结构61.宁波港口经济圈主圈层城市根据区域相近、交通互联、经贸产业合作、创新体系和人文交流等5个因素相关的分析思路,我们选择20个城市作为宁波港口经济圈的主圈层城市主体,并根据与宁波联系的紧密程度将这19个城市分为紧密型城市和合作型城市两类,因素分析见“表-1”。表-1:宁波港口经济圈主圈层城市主体因素分析序号主体城市分析因素类型区位相近交通互联互通经贸与产业合作创新体系人文交流1宁波龙头城市宁波港临港产业创新资源集中,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创新环境好紧密型2舟山相邻城市甬舟跨海大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正在推进经贸与产业合作密切且空间大创新环境好历史上曾经同一行政区域;旅游互通紧密型3台州相邻城市海铁联运,港口合作经贸与产业合作密切且空间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浙东文化圈,历史上行政区划曾有交叉,人员流动密集,旅游互通紧密型4绍兴相邻城市海铁联运,无水港经贸与产业合作密切且空间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浙东文化圈,历史上行政区划曾有交叉,人员流动密集,旅游互通紧密型5嘉兴相邻城市杭州湾大桥,港口合作已有基础经贸与产业合作密切且空间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旅游互通紧密型6湖州浙江省内区域内河港口,铁路相连经贸与产业合作密切且空间大紧密型7温州浙江省内区域海铁联运,港口合作经贸与产业合作密切且空间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创新环境好旅游互通紧密型8金华浙江省内区域甬金通道,海铁联运,无水港经贸与产业合作密切且空间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创新环境好旅游互通紧密型9衢州浙江省内区域海铁联运,无水港土地要素合作有基础,经贸与产业合作密切且空间大旅游互通紧密型10丽水浙江省内区域经贸与产业合作密切且空间大旅游互通紧密型11上饶临省重要城市海铁联运,无水港合作型12鹰潭临省重要城市重点铁路枢纽,海铁联运,无水港合作型13九江临省重要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港口,“甬新欧”重要节点城市已有产业合作合作型14南昌临省省会海铁联运已有产业合作创新资源集中,人才流动多南昌“宁波周”合作型15漳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合作型16泉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同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港合作型17福州临省省会沿海铁路线重要城市,港口有合作空间产业合作空间大创新资源集中,基础研究强,人才流动多合作型718合肥临省省会海铁联运,无水港创新资源集中,基础研究强,人才流动多合作型19芜湖江海联运合作型20黄山紧邻浙江旅游重镇合作型2.圈内外支撑互动型城市宁波港口经济圈不是孤立地存在,宁波港口经济圈的构建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战略,更离不开为其提供各方面支撑的重要城市。在全国区域,我们选取与宁波港口经济圈联系紧密、国内节点地位高、资源要素集中的杭州、武汉、南京、厦门以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城市作为圈内外支撑互动型城市城市。杭州、武汉、南京、厦门是宁波港口经济圈周边的区域核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宁波港口经济圈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和服务链等方面相互交集,当前这些城市与宁波港口经济圈在互相挤压腹地空间、竞争资源政策的同时,也开展紧密的协同与合作。今后,宁波港口经济圈与这些城市的关系,需从合作吸收、寻求支撑、达成共赢的角度加以处理,实现由竞争合作向合作竞争转变,构建和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彼此良性发展。需要说明的是,紧邻宁波港口经济圈的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产业层次高、创新要素多,目前与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合作也较为紧密,今后他们与宁波港口经济圈的关系依然是合作与竞争共存,宁波港口经济圈在处理与他们的关系时,也需从合作吸收、寻求支撑、达成共赢的角度出发,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寻求他们的有力支撑。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是全国中心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举足轻重,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高度集中。宁波港口经济圈要主动与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对接,打造合作平台,建立协作机制,采取灵活多元的跨域产业合作、人才共享、科技转化、资本运作,充分吸收三大城市的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资源和优势,推进宁8波港口经济圈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临近并与之人文相亲的上海,宁波港口经济圈一方面要防止上海自贸区建设可能产生的“虹吸效应”,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搞好系统接轨,为吸收上海的“溢出效应”做好一切准备,尽可能分享“自贸红利”、打造经济“升级版”。3.境(国)外关联拓展型城市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趋势,经济的开放度和对外辐射程度将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宁波港口经济圈需要重点考虑与境(国)外城市的合作关系,构建一批境(国)外关联拓展型城市,提升宁波港口经济圈的经济开放度。宁波港口经济圈境(国)外关联拓展型城市以两个方向进行构建:一是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与世界重要港口城市开展合作。比如:与宁波港口经济圈已有紧密合作的香港,新加坡,日本大阪,韩国釜山,中东的迪拜,北美区位条件与宁波相当的纽约,欧洲的重要港口汉堡、伦敦、巴塞罗那……等等都可成为宁波港口经济圈境(国)外关联拓展型城市;二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依托,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形成合作关系。比如:加强与中亚诸国开展能源合作、经贸合作,不断丰富经济合作内容,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以宁波中东欧博览会等重要中外平台为基础,以大陆桥为纽带,进一步加大与中东欧地区的合作,建立一批境(国)外关联拓展型城市。4.线性辐射节点型城市除上述城市外的一般联系城市、单一合作城市……等等。三、宁波港口经济圈能级能量分析(一)圈层带动的能级能量宁波港口经济圈主体城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的浙闽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