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理解词义和句意。划分朗读节奏。欣赏词语和句子。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篇目解读】(一)《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这是李白所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赏析: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三)《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杜甫的《春望》一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春,即公元757年。因安史之乱,杜甫被叛军困于沦陷的国都长安,长达八个月之久。在这期间,他有两首诗最为著名,一首是756年秋写的《月夜》,另一首就是这首《春望》。大凡文人作文,都极其看重开头,诗歌更是如此。元代诗论家杨载在《诗法家数》中说:“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春望》这首诗开篇非同凡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通过“望”而一下子将时局,景物以及诗人的满腔激愤推到读者眼前,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上句写山河虽在,而国家蒙难;下句写浩劫过后,人烟稀少,草木荒芜,满目凄凉,昔日繁华,已成记忆。读此诗应时时不忘题目“望”字。望的意义是向远处看。望到如此景象,无限感慨不禁涌上心头,这便自然引出第三第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是一首五律,属近体诗,或叫格律诗。格律诗由于受到句数、字数、平仄、黏对等的严格要求,这就使得它必然具有和散文以及古体诗不同的句法特点。诗中的句子可以看做是由一个复句或两个分句紧缩而成的,用来表示分句间关系的连词在句中都没有出现,但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可以把它们补上。例如“国破(但)山河在,城春(故)草木深。(因)感时(而)花溅泪,(因)恨别(而)鸟惊心”。文学作品,尤其是诗,因其词义、语法、句际关系之间以及语境等往往易于产生多义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也具有多义性,长期以来,一直有两种解释。对于“花溅泪”,一种解释是人见花而溅泪;另一种解释是花似有知,亦感时而溅泪。对于“鸟惊心”,一种解释是人听见鸟啼而惊心;另一种解释是怅恨离别,连大自然界的鸟儿也会感到惊心。两种说法都能解释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任意偏重哪种说法都可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两句,应理解为望中所思。这两句由大到小,有总揽转为具体抒写自己在特殊的春天里的感受。烽火,即战火;连三月,是说战火持续时间之久。这里说的烽火并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望到的,很可能是听到了长安以外战火未熄,是想象中的战火。极可能是家人在下句的“家书”中告知的。这两句,上写国难,上说家愁。国难家愁均由战乱而生。宋代司马光在评论《春望》时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余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最后两句描写诗人的自身形象。杜甫因战乱被俘,到写这首诗时已有七八个月了,因昼夜忧国忧民思亲念家,愁白的头发,已经不停的脱落,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这首诗开头从大处落笔,结尾回到自身。将国、家、己三者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诗中写景、抒情结合得很完美,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但诗中所写的不仅仅是景和情,而且还有人和事。诗人将景、物、事、人、情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的世界,完美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这首诗里,由景、物、人、事等组成的“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完整地融为一体,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愁无限悲痛之情,忧国思家之意。诗人的不尽之意,正是托这有限之境表现出来,将意深藏在境中,使人深思后才能得之。诗人将意融入景物和事中,就像盐溶入水中一样。饮水时,能感到咸味,却看不到盐的痕迹。伟大诗人与普通诗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景、物、事的表现手法上。若是一般诗人,写景只为写景;若是二流诗人,知道将景、物、人事与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而伟大诗人在写景、咏物、叙事之时能将这些与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诗的完美意境。(四)《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在广东五岭坡(今广东海丰北)被元军所俘。次年正月,元将张弘范攻打崖山,胁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过零丁洋》,以死明志,严正拒绝。此诗概括了文天祥一生的主要经历,是他国破家亡、身陷囹圄而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言和内心独白,是他用生死不渝的耿耿丹心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铸就的千古绝唱!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是对诗人生平遭遇的回顾。由个人身世写起,用“入仕”和“勤王”的主要经历概其一生,追述了入仕为官和参加抗元斗争的艰难辛酸。“干戈寥落”既指宋末像文天祥这样的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又暗含了诗人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慨,对投降派的无情谴责!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紧承上联,两个形象的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国家、个人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清醒认识。国运惨淡,危如累卵,如风中飘零的柳絮,不能自持;个人身世,几经沉浮,如雨打风吹的浮萍,孤苦无依。诗人生逢乱世,统治者“直把杭州作汴州”,他纵愿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宋王朝已然走向了衰颓,连他自己也将“以身殉道”。在这生死存亡的形势下,诗人对前两年未能逆转败局,未能改变国家前途命运惶恐不安、遗恨不已,同时对自己的孤立无援倍觉痛心。往日恨、今日情与地名暗合,天然巧合加上诗人杰出地艺术构思化为“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深沉喟叹!诗的前六句将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交织着诗人的家国之恨、忧愤之情,情辞哀苦,感情浓郁。尾联却宕开一笔,用诤诤的誓言,磅礴的气势收束全篇,坦然地作出了自己的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难免一死,为民族、为国家保持民族气节、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光照千秋。此两句正合明谢榛所说“结句当如撞钟”,震聋发匮,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美德的最高体现。(五)《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人。这首诗是陶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