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世纪东欧201508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王颖杰第十章中世纪东欧第一节拜占庭(一)拜占庭帝国(二)拜占庭帝国疆域(三)拜占庭帝国人口构成(四)拜占庭帝国长期延续的原因(五)拜占庭帝国王朝一、拜占庭帝国概况(一)拜占庭帝国(二)拜占庭帝国疆域: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埃及、利比亚、小亚、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上游1.希腊人2.希腊化的土著东方人:叙利亚人、埃及人、亚美尼亚人、波斯人3.斯拉夫移民(三)人口构成(四)拜占庭长期延续原因1.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西方交通要道2.独特的经济结构:长期繁荣①农业生产以隶农和自由小农为主②城市众多,手工业奴隶与自由小生产者并存③国际贸易发达3.长期有效的中央集权统治:1.狄奥多西王朝(395-457)2.利奥王朝(457-518)3.查士丁尼王朝(518-610)黄金时代4.希拉克略王朝(610-717)希腊化、军区制5.伊苏里亚王朝(717-820)圣像破坏运动6.阿摩里亚王朝(820-867)人民起义7.马其顿王朝(867-1059)黄金时代、教会分裂8.杜卡斯王朝(1059-1081)9.科穆宁王朝(1081-1185)帝国末日、普洛尼亚10.安基卢斯王朝(1185-1204)第四次十字军11.尼西亚流亡政府(拉斯卡利斯王朝)(1204-1261)12.帕列奥列格王朝(拜占庭帝国复辟)(1261-1453)(五)拜占庭王朝二、查士丁尼时代(527-565)(一)查士丁尼(约483-565年11月14日)(二)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三)对外:积极扩张,恢复古罗马版图,重建奴隶制大帝国(一)查士丁尼•东罗马帝国皇帝(527-565)史称查士丁尼大帝•他在位期间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民法大全》),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他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重新控制了许多西罗马帝国从前的土地,使地中海再度成为罗马的内海,同时灭亡了许多日耳曼蛮族在西罗马废墟上建立的王国,结束了他们对于罗马的和平长期以来的威胁(二)对内统治1.镇压尼卡起义(532)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推广专卖制度,增收附加土地税,充实国库查士丁尼皇帝及其侍从像(三)对外战争-贝利萨留1.533-534年:汪达尔2.535-554年:东哥特3.554“国务诏书”:重新恢复奴隶主的财产、土地和特权,奴隶和隶农归还原主4.占领:北非、意大利、科西嘉、西西里、和伊比利亚半岛南部5.意义: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三、拜占庭封建制度(7-11世纪)1.时间:7-11世纪(查士丁尼-科穆宁)2.特点:在原有奴隶制帝国的国家机器逐渐演变中形成,国家政策在封建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希拉克略王朝(610-717)早期封建关系A.军区制(军区代替行省)B.军事屯田制(土地赐封给将领和士兵,形成世袭的军事份地)6.阿摩里亚王朝(820-867年)社会矛盾与人民起义,封建化进程中下层民众的抗争7.马其顿王朝(867-1059)第二个黄金时代;斯拉夫人移入、斯拉夫农村公社解体与斯拉夫自由农民的依附化;大地产迅速增多,小领地不断减少,封建制进一步发展8.科穆宁王朝(1081-1185)废军区制,实行普洛尼亚监领地制度,封建关系最终确立5.伊苏里亚王朝(717-820)圣像破坏运动,加速封建化步伐四、拜占庭衰落(11-15世纪)1.安基卢斯王朝(1185-1204)第四次十字军2.尼西亚流亡政府(拉斯卡利斯王朝)(1204-1261)3.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复辟)(1261-1453)A.阿拉伯人B.塞尔柱突厥人C.西欧D.奥斯曼土耳其五、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一)拜占庭文化的特点(二)查士丁尼时代的文化(三)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文化(四)马其顿王朝时期的文化(五)科穆宁和安基卢斯王朝的文化(一)拜占庭文化的特点1.浓厚的希腊化传统,承袭原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2.深受东方文明古国文化影响3.深深的基督教烙印(二)查士丁尼时代的文化1.第一个黄金时代2.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普罗科匹厄斯《战争》、《秘史》、《建筑》3.地理学家:科斯马斯《基督世界地志》4.建筑: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三)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文化1.拜占庭文化史上的”黑暗时代“2.辛克鲁斯和狄奥方内斯《编年通史》3.尼基福鲁《简史》4.修士乔治《编年史》5.圣像崇拜代表人物:狄奥多尔、约翰6.数学家:立奥(四)马其顿王朝时期的文化1.第二个黄金时代2.特点:文化教育和学术艺术发展;世俗因素与神学因素逐渐融合3.教育:佛提乌斯4.最大学者:君士坦丁·塞浦路斯(五)科穆宁和安基卢斯王朝的文化1.特点:狂热追求和模仿古典希腊作品2.考奈兄弟3.建筑艺术新风格和形式4.基督教神学成就5.拜占庭文艺复兴六、拜占庭的历史地位1.时间上:西罗马帝国的延续2.地理上:欧亚大陆交往的主要通道3.文化上:A.兼收并蓄B.影响斯拉夫文化C.保存希腊罗马文化第二节蒙古西征一、蒙古帝国兴起的历史背景1.游牧的民族2.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的建立3.蒙古汗国的改革二、三次西征与蒙古帝国的建立1.成吉思汗的西征与察合台汗国的建立2.拔都的西征与金帐汗国的建立3.旭烈兀的西征与伊儿汗国的建立二、三次西征与蒙古帝国的建立1.第一次西征(1219-1224)2.第二次西征(1236-1241)3.第三次西征(1252-1260)长子:术赤——拔都二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贵由四子:托雷——蒙哥、忽必烈、旭烈兀成吉思汗一、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4)①统一后,蒙古人开始与中亚和西方进行商贸交往②13世纪初,中亚花剌子模国的崛起③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的商队在中亚的花剌子模国被害④降服西夏、畏吾儿、金1.背景①1218—1227②灭花剌子模③将侵略矛头指向基辅罗斯2.过程①打通了通往中亚和欧洲的商路,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②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即汗位,把原西辽故地赐给察合台,建立察合台汗国,建都阿力麻里。3.结果二、拔都西征(1236-1241)•窝阔台即位后决定由拔都西征•1236年,钦察草原、俄罗斯平原•1237年,焚毁莫斯科城•1238年,攻陷弗拉基米尔城•1240年,基辅陷落被毁•1241年,波兰、匈牙利、窝阔台去世•1243年,萨莱为都,建立金帐汗国(钦察汗国,1243-1480)三、旭烈兀西征(1252-1260)•蒙哥汗(1251-1259)蒙古帝国顶峰•1253年,旭烈兀西征•1258年,巴格达陷落•126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1264年,忽必烈册封旭烈兀为伊尔汗三、蒙古取胜的原因1.亚欧各国分裂2.蒙古新兴游牧国家,战斗力强3.从宋、金学会制造使用火气4.战利品分配制度5.成吉思汗等杰出的军事家四、蒙古帝国的分裂1.元朝(1271-1368)2.钦察汗国(1243-1480)克里米亚汗国3.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4.窝阔台汗国:察合台合并5.伊尔汗国(1264-1388)帖木儿帝国2.钦察汗国①建立者:术赤长子拔都②都城:萨莱③疆域:东叶赛尼河、西多瑙河、南高加索、北俄罗斯④下设:白帐汗、蓝帐汗⑤1480,莫斯科公国击败⑥1502,克里米亚汗国灭3.察合台汗国①建立者:察合台②都城:阿力麻里③疆域:原西辽故地④后分裂为东西两部分。1370年,西部为帖木尔帝国灭亡。东部分裂。4.窝阔台汗国①建立者:窝阔台子贵由②都城:叶密里③1310年,并入察合台汗国5.伊尔汗国①建立者:托雷子旭烈兀②都城:大不里士③疆域:东阿姆河、西地中海、北高加索、南印度洋④合赞汗改革(1295-)⑤1388,帖木儿帝国灭亡合赞汗的改革A.皈依伊斯兰教,定为国教B.整顿和改善税收制度,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破败的经济C.行政改革D.统一币制和度量衡E.实行军事采邑制F.鼓励发展文化事业意义:改革暂时巩固了封建贵族的统治,但不能从根本上挽救伊儿汗国。14世纪末,伊儿汗国被帖木儿灭亡帖木儿帝国•1370-1503•帖木儿:中亚河中地区的突厥化蒙古贵族•都城:撒马尔罕,赫拉特•疆域:乌兹别克为核心,东接中国和印度,西到爱琴海,北抵咸海,南至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囊括个中、西亚各一部分和南亚一小部分•1507年亡于突厥乌兹别克人,后裔巴布尔南下占领喀布尔并进入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五、蒙古西征的历史意义1.给中亚、西亚、东欧和中欧地区造成了惨重破坏,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随着蒙古帝国的兴起,横越欧亚大陆的商路逐渐处于一个政权的控制之下,旅行安全了,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往来。3.在蒙古人的带动下,突厥人开始在中亚崛起第三节俄罗斯1.斯拉夫人早期历史①前1万年,亚洲西部以及欧亚大陆桥②前3-前2世纪,移居到欧洲东部③1世纪末-2世纪初,罗马作家老普林尼《自然史》最早提到在波兰的维斯瓦河一带的萨尔马特人、斯基泰人、维内德人(古代斯拉夫人)。④4-6世纪,部落联盟,匈奴西迁分为三支(西、北、南)迁徙东斯拉夫人:东欧平原东部,俄罗斯、乌克兰与白俄罗斯地区。西斯拉夫人:东欧平原西部,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地区南斯拉夫人: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地区。2.建国(7-12世纪)①西斯拉夫人:斯拉夫人最早的国家萨摩公国(623);大摩拉维亚国(830);捷克公国;波兰王国(965)②东斯拉夫人:基辅罗斯(862)③南斯拉夫人: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681)二、基辅罗斯(862-1240)•诺曼人(维京人)奥列格于862年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东欧君主制国家,首都基辅。1240年拔都西征时被毁灭。基辅罗斯的正式名称为罗斯,俗称“罗斯之地”,罗斯是诺曼人的后裔。•基辅罗斯被认为是三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前身。•弗拉基米尔一世和他的儿子雅罗斯拉夫统治的时期,是基辅的黄金时期。改信东正教,创立东斯拉夫法典。1.背景①地貌:森林与沼泽交错、河流纵横、土质以砂质黏土为主,同时远离海洋、与大草原连接②社会: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8、9世纪时,东斯拉夫人社会阶级分化日益扩大,各部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2.建立①862年,诺曼人留里克(862-879)在诺夫哥罗德建立第一个罗斯王国,留里克王朝(862-1598)。②882年,奥列格(882-912)迁首基辅,开始了基辅罗斯公国时代(882-1240)。③诺曼人斯拉夫化,形成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3.索贡巡行•基辅罗斯早期的税收政策。•每年冬初,大公率领亲兵挨家挨户征收毛皮、蜂蜜、蜂蜡等物。征来的贡物,一部分分给亲兵以维持主从关系,大部分运动拜占庭和东方市场出售,以换回各种必需品和奢侈品,这就是索贡巡行。•由于所到之处实为掠夺,所以经常遭到各地居民反抗,11世纪以地租剥削取而代之。4.鼎盛—皈依基督教①弗拉基米尔一世(980-1015)娶拜占庭安娜公主为妻,成为东欧强国②988年:洗礼、东正教为国教③意义:A.有利于国教的政治统一B.带来拜占庭先进文化C.加速基辅罗斯封建化进程5.衰落①雅罗斯拉夫(1015—1054年)死后,一分为三②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1113—1125年)恢复统一未果③穆斯提斯拉夫一世(1125-1132)死后,12个相对独立的封建割据候国6.封建关系的确立①10世纪时,王公贵族开始占据田庄和城堡,封建关系开始产生②988年,基督教成为国教,巩固封建关系。③10-11世纪,王公贵族占有世袭领地已成普遍现象,教堂成为封建大土地所有者④12世纪,自由民逐渐成为依附农民,古罗斯的封建土地制度基本确立二、金帐汗国(1242-1508)•建立者:拔都•时间:1243•首都:萨莱•册封:效忠的政治审查•八思哈制度•1480年,伊凡三世•八思哈制度:是蒙古金帐汗国统治罗斯居民的一种军事政治制度。八思哈是突厥语中镇守官的意思。八思哈制度即由部分居民组成十户、百户、千户等军事组织,由蒙古人任指挥,代替了军队。其主要作用是征收赋税,加强统治,后废除。•1478年消灭诺夫哥罗德•1480年,莫斯科彻底摆脱蒙古的统治•1485年,吞并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