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测试卷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检测试卷单位:姓名:得分:一、写出下面关键词含义:(每小题5分,共10分)1、数感:2、符号意识:二、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2、数学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3、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的提高,促进学生()、()、()发展。4、《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五个方面。5、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和()。6、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与()的统一7、数学活动是师生()、()的过程。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9、除接受学习外,()、()与()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10、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和()为基础。11、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2、数学课程目标,从()、()、()和()等四个方面作出了具体阐述。13、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四基”是使学生获得数学的()、()、()、()。14、课程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即:()、()、()和()能力。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树立模型思想。A.运算能力B.思维能力C.推理能力2、《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的不同程度A.过程性目标B.知识技能目标C.学习活动3、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A.探究式B.自主式C.启发式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学段。A.两个B.三个C.四个5、《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四个方面的内容。A.空间图形B.图形与几何C.几何与图形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1、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哪两句?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哪几个关系?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2、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10、《标准》中所提出的“两能力”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1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4、“大众数学”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15、科学计算、理论、实验共同构成当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16、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实用知识;第二是学科知识;第三是文化素养。1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18、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19、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单项选择题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的过程。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A、教教材B、用教材教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不同程度。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A、成绩B、目的C、过程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A)次。A、一B、二C、三D、四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C)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A组织者合作者B组织者引导者C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10、推理一般包括(C)。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三、多项选择题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BC)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之上。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C、兴趣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ABC)。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创新性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A、建立数感B、符号意识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A、过程与结果B、直观与抽象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四、简答题。(25%)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5、教学中应当注意哪几个关系?答:1、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6、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要注意什么?答: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结果的呈现,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提高,具备了什么能力,还有什么潜能,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等。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三、简答题。(25%)四、案例分析(20分)要求:下面的案例有没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或理念,如果有,体现在哪里;如果没有,要怎样做才能体现。[案例]如下:钟老师上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位置移动循环排列的规律:一、情景导入:寻找位置移动有循环排列规律的生活原型。1、多媒体课件播放学生参加投篮、跳远、吹气球等游戏画面。2、课件采用动态方式播放4人小组按照一定顺序轮流逐一投篮球的过程;3、揭示课题:数学王国中也有像投篮球活动这样位置移动循环排列的规律。二、初步感知位置移动循环排列的规律1、课件演示:美丽的小明家,突出墙面瓷板的装饰的方阵图。2、动态演示方阵图,观察位置移动循环排列规律的形成过程。3、引导学生观察方阵图,说出从横、竖、斜不同方向寻找到的规律。(横着看:第二排是把第一排第一个红色的移到最后,其余三个黄、蓝、绿色的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第三排是把第二排的第一个黄色的移到最后,其余三个蓝、绿、红色的依次向前移动一个位置……)及时表扬找到规律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三、练一练,进一步认识位置移动循环排列规律(1)课件演示小明家桌面的台布,发现水果图片的位置移动排列规律,第一排贴黑板上,请学生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