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研究姓名:鲍芬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物流工程指导教师:李宗平20080401汽车零部件供应物流研究作者:鲍芬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沈庆.SHENQing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天津汽车2007,(1)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我们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文章简单介绍了最近几十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发展历史和现状,并着重分析了近几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结合实际对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2.期刊论文阎蓓.YANBei上海扩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基本思路和发展设想-国际商务研究2007,28(4)本文在对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现状分析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以及培育以嘉定为依托的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设想,并提出促进上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有关政策建议.3.学位论文李芳废旧汽车回收物流中零部件再利用的收益优化研究2007伴随着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节约型模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供应链管理循环系统和环保法规的完善,回收物流和再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正是研究在资源日益短缺、竞争日益激烈和循环经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环境下,作为工业化时代资源最密集、最有影响的汽车制造业应该积极发展汽车的回收物流,并对回收的汽车零部件和材料进行再利用。本文将重点放在废旧汽车回收的经济性分析上,主要是对废旧汽车回收物流中零部件再利用带来的收益优化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绪论。研究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的背景,从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产业的发展情况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的产业发展情况。简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2.解决我国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产业问题的对策。针对前面所述的我国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产业情况,对其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着重从法律体系、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三个角度来弥补缺陷,建立一个废旧汽车再利用的信任机制,完善我国废旧汽车回收物流中零部件再利用产业体系,消除消费者的顾虑,建立一个消费者响应的机制。提出解决和提高我国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经济收益问题的方法,既联合回收物流模式。本章将介绍济南复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动机再制造情况,从中学习其值得借鉴的做法。3.废旧汽车回收物流中零部件再利用的经济性评估。以废旧汽车的可回收性分析为基础,对具有可回收性的废旧汽车零部件从零件和组合件的角度分析再利用的经济性,并以实例进行佐证,说明对废旧汽车零部件进行再利用的必要性。4.介绍以汽车制造业为核心企业,基于供应链理论,联合汽车分销商及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专业的汽车回收企业开展废旧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联合回收模式。比较分析了传统的汽车回收模式与基于多方合作的联合回收模式的区别;着重分析了构建联合回收模式的供应链依据;在共赢供应链理论的指导下,用模型重点分析联合回收模式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联合回收模式下废旧汽车的收益优化。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循环经济、回收物流、汽车再制造三个理念融合到一起,把先进的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汽车再利用工程中,并结合较为成熟的回收物流进行讨论,提出汽车供应链多方参与,共同开展废旧汽车的联合回收物流模式。二是运用成本一收益模型,对传统的回收模式和供应链上多方参与开展联合回收的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联合回收物流模式的优势。并在共赢供应链的理论支持下,分析了联合回收模式下对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的收益优化。三是提出从法律体系,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建立我国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的信任机制。规范汽车零部件再利用的标准和质量认证,消除消费者对使用翻新零部件的后顾之忧,真正使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并使废旧汽车再利用产品得以推广和发展。这点正是阻碍我国废旧汽车再利用的关键症结所在之一。4.期刊论文张国方.王宇宁.张能立.ZHANGGuo-fang.WANGYu-ning.ZHANGNeng-li基于C/S模式的汽车(零部件)营销MIS的开发-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1,23(2)结合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理论、计算机建模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以及我国汽车(零部件)营销的业务管理实务,提出了一种基于C/S模式的汽车(零部件)营销MIS模型,为解决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存在的信息传递滞后、信息提取方式原始、信息入口重复导致信息不一致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预测不准确、市场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并基于此模型成功地为某汽车企业销售公司开发出企业级MIS,使该企业的信息流能实时监控物流、资金流,并促进了企业组织流与商流的再造与重组,节省了企业的非生产性经营成本,提高了对市场把握的准确性,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5.期刊论文李素荣.LIShurong汽车整车产业和零部件产业组织结构模式探讨-汽车工业研究2001,(11)如何科学地处理整车和零部件厂商之间的组织结构,有待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和在实践中探索;介绍了国外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厂商组织结构模式;借鉴欧、美、日等国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汽车工业组织结构现状,提出了促使中国汽车工业整车和零部件厂商组织结构合理化的发展战略.6.学位论文李智磊中国汽车整零企业间网络化模式研究2008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用户需求的多种多样,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纷纷从整车企业独立出来,整零企业进入网络化时代。面对新环境,我国整零企业应该如何走网络化道路,这是摆在企业研究者和企业经营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回顾中国汽车工业整零企业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四种发展模式,分别是汽车整车带动零部件、地方汽车带动零部件、以部门汽车带动零部件、以社会维修带动零部件。这四种发展模式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技术普及以及顾客需求多样化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挑战,这四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并引发了许多问题,阻碍了中国的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规模效益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受历史、管理模式等惯性因素的作用,一些具有主导权的整车企业在与零部件制造企业交易中往往处于有利地位,甚至是把困难、风险转嫁给零部件供应商,进一步降低了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导致了我国的零部件配套有被外资企业掌控的趋势。欧美、日韩跨国零部件公司随整车相继进入我国,由于管理先进、技术领先、产品质量高、加之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保持原配套关系的延续性、以及整车合资企业的中方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缺少话语权,在采购零部件方面,往往由外方掌控,自然使外方控股、独资零部件企业的产品成为首选。特别是在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领域,外资零部件企业的产品更占有优势。据重庆市2006年的调查,在轿车零部件市场,外资企业零部件已占到85%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外资企业零部件已占到95%以上。网络化已被国外汽车业的实践所证明,是提升整零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模式。国内外研究企业网络化的文章非常多,成果也非常丰富,但在汽车企业整零网络化这个层面上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将结合网络化相关理论与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探讨出符合中国汽车企业实际情况的网络化模式。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首先提出了中国汽车企业现有整零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中国汽车企业整零关系发展的历史背景,国内旧有的整零关系主要有汽车整车带动零部件的发展、地方汽车带动零部件的发展、以部门汽车带动零部件的发展、以社会维修带动零部件的发展4种模式。然后对国内外整零企业间网络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有关整零关系的文献屈指可数,已有的文献基本只是涉及中国整零关系的现状及问题,而对中国汽车整零企业如何走网络化道路基本没有。而在企业间网络化方面的研究文章却非常多,成果非常丰富,但在汽车整零网络化这个层面上的研究却很少。最后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企业间网络化相关理论。包括国内外有关企业间网络化理论的研究、汽车整零企业间纵向一体化与网络化的比较、企业间网络化产生的诱因与对企业间网络化内涵的界定四个部分。本部分对企业间网络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为论文以后的章节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我国汽车整零企业间网络化现状。以一汽集团为例,分析了我国整零企业在网络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战略联盟结构不合理,整车与整车联盟、零部件与零部件联盟多,整车与零部件联盟少,代价高昂;集群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集群化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性低下导致地模块化供货能力弱。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章节中尝试解决。第四部分为整零企业间网络化模式。本部分分析了整零企业间网络化的4种模式,即战略联盟、集群化、模块化及虚拟化模式。第五部分整零企业网络化发展对策。针对第三部分中整零企业网络化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未来整零企业的网络化发展,提出了整零企业间网络化机制建设和实现整零企业间网络化的六条具体建议。本文主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创新:1、基于网络化的视角,研究汽车整零企业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大多数只是限于对中国整零关系现状的描述以及欧美模式与日本模式的比较,而本文将从网络化的这一新视角去研究汽车整零企业间的关系。2、本文从我国汽车企业整零关系的背景入手,揭示了我国旧有汽车企业整零关系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纵向一体化所导致,然后通过网络化与纵向一体化的比较,揭示了汽车整零企业间网络化的必然性。3、本文将四种网络化模式借鉴到汽车整零企业间关系的研究中,即战略联盟模式、集群化、模块化、虚拟化模式,对我国整零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7.期刊论文张德超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北京汽车2008,(4)目前汽车制造商对柔性制造的追求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相应地给零部件供应增加了许多难度.与此直接相关的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凸显出重要地位.文中介绍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采购管理要素,以及如何细分管理供应商,建立采购队伍激励制度,帮助采购人员更好地采购和管理物料,为生产的正常进行提供物料支持保障.8.期刊论文宋磊.宋卫谈苏州工业园区出口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的建设-科技信息2009,(36)苏州工业园区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文章论述了检验检疫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建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的意义,并介绍了集聚区的成功经验.9.学位论文曾佳进口汽车及零部件技术提升效应的CGE分析2008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汽车及零部件的进口问题一直就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从2001年进口车辆的关税的开始下调,到2005年取消配额管理,变更为进口登记制度,2006年整车进口关税已下调至25%。WTO条款对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进口关税的严格控制,使得我国政府必须寻求关税调节之外的其他政策手段来进行该行业的进口贸易管理。2005年4月1日我国颁布《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然而该办法一出台就受到欧盟、美国等国的强烈反对,经过多次谈判磋商,海关总署和商务部最终公告宣布推迟到2008年7月1日实施,以缓解中国与欧美的汽车零部件争端。因此研究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进口贸易,特别是进口汽车及零部件的技术外溢作用,对我国及汽车及零部件进口贸易管理政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MCHUGE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技术外溢模块,并考虑了国内厂商对进口商品的偏好变化。通过MCHUGE模型,本文首先模拟了进口汽车及零部件技术提升5%寸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包括GDP、总投资、总消费、总进口和总出口有怎样的影响;其次分析在国内厂商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的偏好单独变化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对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产生什么作用;最后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的技术和国产厂商对进口品的偏好同时进行冲击,在前两个模拟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解释最后双重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