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临床教研组教案作者:陈捷授课日期:2007年12月16日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及护理》授课专业护理专业课时安排2学时课次7、8节课题结缔组织病教学目标1、掌握红斑狼疮和皮肌炎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2、掌握硬皮病的临床表现教学重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皮肌炎的诊断标准教学难点红斑狼疮的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狼疮带试验教学方法讲授、导学法、学生讨论法、演示、练习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结合图谱加深印象实验准备教学过程1、红斑狼疮:1学时2、皮肌炎:0.6学时3、硬皮病:0.4学时参考书或新内容新进展1、皮肤病学。2、皮肤病护理学。课后记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15-40岁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9。临床上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LE诊断按照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11条诊断标准(1996年稍作修改)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通常好发于40-60岁的患者。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分为局限型和系统型。SLE和皮肌炎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2第十七章结缔组织疾病一、概念:通常指侵犯多系统的器官、组织中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和基质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特点是病变组织发生粘液性水肿、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性血管炎和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有效。二、疾病种类:(1)红斑狼疮(2)皮肌炎(3)硬皮病(4)类风湿性关节炎(5)干燥综合征(6)混合结缔组织疾病(7)重叠综合征第一节红斑狼疮概念: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结缔组织病,此病能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在患者血液和器官中能找到多种自身抗体。多见于15-40岁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9。临床上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一、病因:目前认为是有感染,免疫,遗传缺陷,性激素,药物等的多种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证据:约0.4%-5%的SLE患者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有SLE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比一般人群高数百倍;同卵双生患SLE的比率比异卵双生明显增高。HLA相关性分析证据:SLE与HLA-II类基因(主要为DQ)及III类基因(C4AQ)密切相关。(2)性激素:SLE在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动物实验发现雌激素可加重患病小鼠的病情,而雄激素则可缓解病情。提示雌激素与SLE发病有关。(3)环境因素:日光、紫外线、寒冷、外伤、手术、妊娠、感染、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精神创伤和药物(青霉素、抗结核药物、降血压药物、特比萘芬)。二、发病机制:可能是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系统的调节失常,使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而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通过多种类型的变态反应(主要为II型和III型)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损伤。三、临床表现:SLE(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复杂多样,起病方式不一,可多个器官同时受累,该病早期可有:1.一般症状: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关节肿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体重减轻。2.器官或某个系统征象:皮疹,雷诺氏现象,脱皮,脱发,头痛,口眼干燥,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紫癜,水肿。3.其他症状:精神症状,胸水,心包积液等。3目前通常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分类标准。1、面部蝶形红斑2、盘形红斑3、日光过敏4、口腔或鼻咽部溃疡5、非侵蚀性关节炎6、浆膜炎7、肾脏损害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9、血液异常: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10、免疫学异常:狼疮细胞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或持续6个月的抗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11、抗核抗体阳性临床上,在排除其他病症的前提下,如果具有上述11项标准中的4项或4项以上表现,均可诊断为SLE。1.特征性皮损,如颜面碟形红斑。指远端甲下弧形斑、指尖可有红色斑或出血点、对日光和紫外线照射敏感性较高。2.不规则不定型发热。3.关节疼痛,呈现红肿热痛或多发性关节痛。4.口腔粘膜红斑、糜烂、溃疡。5.肾脏损害,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6.心脏损害,多见心包炎,可导致心力衰竭。7.呼吸系统损害,可发生胸膜炎,呼吸衰竭。8.精神、神经系统障碍。(一)盘状红斑狼疮皮疹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颧部、鼻尖、鼻梁、鼻翼、唇部、头部、颈部、上胸背部、上肢伸侧、手背、指(趾)背、足跟等处。初起为一个或数个小圆形的红色斑疹或丘疹,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疹色淡红或暗红色,可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上覆鳞屑,剥去鳞屑下面有鳞状角质栓,皮损边界清楚略高起、中央萎缩略凹陷呈盘状。20%~25%的患者可发生口腔损害,下唇、齿龈及颊粘膜较易受累。唇部受损时以下唇多见,常形成灰白色糜烂面或浅溃疡。头皮损害形成瘢痕可致永久性脱发。本病日晒或劳累可加重。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可有轻度发热、乏力和4关节疼痛或肌肉疼痛等。病程慢性经过,很少自动消退,偶有继发癌变,有5%的盘状红斑狼疮可转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二)系统性红斑狼疮1.红斑皮疹呈多样型。颧面部蝴蝶状红斑和甲周、指端水肿性红斑为SLE特征表现。形状有盘状红斑、环形红斑、水肿性红斑,多形红斑等。有红色丘疹、斑丘疹,一般不痒或轻微瘙痒,在身体多个部位都能发生。光敏感,约有1/3病人一遇阳光即出现面部发红或出现阳光过敏性皮疹。2.发热高热、中等热、低热等均可出现,高热者稽留热为多;长期发热者,呈不规则热,或高热低热交替出现。3.粘膜溃疡和脱发粘膜损害,累及口唇、舌、颊等,出现无痛性粘膜溃疡;头发失去光泽、干燥、易断、稀疏,称为“狼疮发”。4.雷诺现象两手足对称地按发白、紫绀、潮红顺序相继出现,由寒冷诱发,多在冬天出现。5.关节炎常为关节痛及肌肉疼痛,呈游走性、对称性。关节痛可于发病前数年出现,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触痛和积液,受累部位多见的有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趾节等。6.血管炎双手双足可出现大片瘀点。指端、趾尖凹陷、溃疡、坏死。极少数能引起足背动脉闭塞性脉管炎,伴剧痛。双腿可出现网状青斑和片状青紫斑等。7.心脏损害患者可伴有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偶有心衰。可有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8.肺损害咳嗽、气急,一般无痰,可能发热,肺损害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肺损害病人容易反复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肺炎、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和肺心病心衰,也有合并肺空洞、大咯血者。9.肾脏损害为较早而常见,是最重要的内脏损害,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致死的主因。临床可见有各种肾炎的表现。早期尿中可发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数病人有管型。初起的轻度肾小球肾炎常以轻微血尿为主。部分急性狼疮性肾小球肾炎则尿中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较多,并伴有水肿、高血压、氮质血症等。后期肾功能损害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尿中大量蛋白、浮肿、低蛋白血症或出现尿毒症,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10.脑损害可引起各种精神障碍,如烦躁、失眠、幻觉、猜疑、妄想、强迫观念等;头痛和偏头痛是较早出现的症状,狼疮性脑炎、狼疮性脑膜炎患者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癫痫样抽搐、昏迷、惊厥,可引起偏瘫、截瘫等。11.眼部病变视觉障碍。12.月经不调。四、临床治疗:原则为消除炎症,纠正病理过程,调节免疫功能,病情稳定,可考虑结婚,妊娠,生育。(1)避免各种诱发加重因素。(2)糖皮质激素(3)免疫抑制剂(4)丙种球蛋白(5)支持、对症治疗五、健康指导:51.树立乐观情绪,正确对待疾病,注意劳逸结合,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预防感染。2.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尽可能不吃或少吃芹菜,无花果,蘑菇,豆荚,烟熏食物,避免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应用激素,注意补钾,钙,应低盐,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饮食,肾衰者应限制钾的摄入。3.减少光晒,避免暴晒和紫外线照射,夏日在户外活动须戴帽,穿长衣物,避免使用化妆用品。4.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药,不宜口服避孕药及雌激素类药物。5.住所清洁卫生,避免寒冷,潮湿,尽量减少与动植物致病原的接触6.宜节育,疾病活动期,避免妊娠。7.坚持正规服药治疗,定期复查血尿常规,切勿自行停药。六、护理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生命体征及尿常规的变化。(2)有无呼吸困难及心肌损害的表现。(3)四肢关节有无肿胀疼痛表现。(4)应用皮质激素的副作用。2.避免阳光照射,外出应穿长袖衣裤。3.避免劳累。第二节皮肌炎概念:皮肌炎或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侵犯全身肌肉包括四肢和内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痛、肌无力、肌畏缩,并出现运动障碍。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内脏病变,需长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此病有缓解与复发的特点,目前尚不能根治。各年龄组均可发病,通常好发于40-60岁的患者。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肿瘤等有关。(1)遗传:具有HLA-DR3、-DR6、-DR7、-DR52等位基因位点者发病风险高。(2)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3)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4)肿瘤:约20%的皮肌炎患者合并鼻咽部、肺部、消化道、乳腺和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二、临床分型:(1)完全型皮肌炎(2)无肌病性皮肌炎(3)多发性肌炎6(4)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5)皮肌炎合并其它结缔组织疾病(6)儿童皮肌炎三、临床表现:皮损、肌炎和全身症状。1.皮损:(1)特征性皮损有双上睑和上胸V字形区水肿性紫红色斑片、Gottron征、皮肤异色病样改变。(2)非特征性皮损有甲周红斑、皮肤钙化、皮肤水疱、大疱和溃疡。(3)Gottron征:手指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的伸侧紫红色斑疹、斑片、斑丘疹和丘疹,表面覆有粘着性鳞屑。(4)皮肤异色病样改变:面颈、躯干和四肢皮肤紫红色斑疹、斑片、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减退或脱失、皮肤萎缩和多毛等。2.肌肉症状:通常累及肩胛带肌、四肢近端肌群、颈部肌群、咽喉部肌群,严重可累及呼吸肌和心肌。受累肌肉出现肿胀、疼痛、压痛和无力。不同部位的肌群受累出现相应的表现。特别是咽喉部肌群病变后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口腔分泌物增多、声音嘶哑等。3.血清肌酶:包括肌酸磷酸激酶(CP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醛缩酶(ALD)不同程度的升高。4.肌电图:显示受累肌肉为肌源性损害。5.肌肉活检:肌纤维肿胀,横纹消失,透明样、颗粒样或空泡变性,淋巴细胞浸润。6.其它表现:间质性肺炎、肾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和发热等。四、临床诊断:诊断依据如下:(1)皮肤损害(2)肌肉症状(3)血清肌酶(4)肌电图(5)肌肉活检五、临床处理原则:(1)寻找并消除各种诱发加重因素。(2)糖皮质激素(3)免疫抑制剂(4)丙种球蛋白(5)支持、对症治疗六、健康教育:一般性指导1)要树立信心希望您能以一种乐观的情绪,良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此疾病,配合长期治疗。2)要劳逸结合在疾病的缓解期注意休息并且做适当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活动两小时后体力恢复为最佳。在生活上尽量自理,消除依赖感。锻炼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如:按摩、上肢曲伸、提物、踢腿、上楼等。3)要合理膳食,此病可累及消化道肌肉会出现吞咽困难,食道蠕动减慢,易引起反流性食道炎。肠蠕动减弱,肛门、膀胱扩约肌松弛导致大小便失禁,所以应选用高蛋白(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软食)少食干硬油炸食品。餐前可用一些增加胃动力的药物,进餐时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进餐后30-60分钟内尽量避7免卧位,注意补钙尤其增加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4)要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不可擅自停药或改药。5)了解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副作用。6)定期复查。二、专科指导1)肌炎患者会出现皮疹,伴有发红、瘙痒、疼痛等症状,后期会有脱屑,应保持皮肤清洁,局部用粉剂处理好,保持干燥表面不要包裹尽量暴露,可以涂中性护肤品,如果出现皮损切勿抓挠以免造成感染。勤换内衣,注意保暖,避免日光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