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认识生产力演进在古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分析土地兼并现象存在的根源及其严重危害。3、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认识水利在传统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4、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教学方式1、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流讨论。2、辅助手段: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势,搜集图片、文物资料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便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教材分析1、重点难点: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重要概念:小农经济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农业的地位?以农为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那么,古代中国的农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又有哪些自己的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知识。阅读导语(展示板书)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师:农的解析调查一下,在座的同学当中,有多少是农民出身的,请举手。(点数)那同学们家里都有土地吗?有多少地呢?大不大?生:有,但都不大,具体数目不清楚。师:这种手中握有少量由自己一家耕种的土地的农民,历史学科上往往将它定义为小农。(PPT上呈现有关“小农”的材料)师: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思考:小农之“小”,小在何处?生:规模小、一家一户(生产经营单位小)、不雇佣劳动力(劳动力投入小)、消费不大(消费需求小)……师:老师还想就“规模小”这个方面作一点深入的阐述。(PPT呈现《汉书·食货志》和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相关资料)一市亩是多少?师:战国时期,我国人均耕种土地面积为6市亩,6市亩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事先了解过,我们淳安中学的占地大概180市亩左右,对比一下,你觉得人均6亩的规模大不大呢?生:大。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战国以后的秦汉唐宋元明清,人均耕种面积将会越来越小。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英国、法国中世纪时的人均土地亩数),我们会发现:国土面积比我们要小得多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却要比我们大得多。如果把他们这样的国家称之为“小国大农”,那我们国家应该称之为什么?生:大国小农。(呈现PPT:体现本课教学立意的新课题)一、大国出小农师:大国何时“出”小农?请同学们在完成表格中“耕作方式”一栏后,思考我国小农经济会出现会在什么时候?生:农业起源于神农,原始阶段主要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方式。(“刀耕火种”可以查阅课本P5【知识链接】)师:一家一户耕作的小农经济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个时期?师:看图片,在刀耕火种的方式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生:集体耕作。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必须集体耕作。师:。那根据已有经验判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犁牛耕能实现个体耕作吗?生:能的。师:为什么?看图。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有些人还以牛或牛耕作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铁犁牛耕使小农经济的精耕细作成为可能。因此,小农经济出现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呈现PPT:大国何以出小农?)师:大国何以出小农呢?根据表格中的“耕作方式”一栏,思考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生:生产力的发展,耕作方式的进步。师:除此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条件呢?我们再来完成表格中的最后一栏“土地所有制”。在集体耕作时期,土地归谁所有?生:集体所有,公有,国有……师:《诗经》有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准确地说,土地应该是‘王有’。但是那时国家也是王的,所以‘王有’也可以说成是‘国有’。那么这个‘国有’能否说成是‘公有’呢?生:不能,因为这个‘国有’是王‘私有’的。师:《公羊传》有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因此在调动农民耕作积极性方面来说,迫切需要改变原有的土地制度,将土地国有制改为土地私有制。由此推断小农经济产生的第二个条件是什么?生:土地制度的演变即生产关系的变革。(呈现PPT:大国何处出小农?)师:根据材料《汉书·地理志》(见PPT)思考:大国何处出小农?生:北方。因为当时江南主要是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所以在古代早期北方的农业要远比南方发达。师:根据《后汉书·章帝纪》思考:大国南方何以出小农?也就是小农经济发展到南方的原因是什么?生:王景(统治者)的重视与推广。(呈现PPT:大国出小农后的发展)师:在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后,我们一起来看几个牛耕的画面,仔细观察画中的不同点,完成填空。生:二牛抬杠,一牛挽犁;直辕犁,曲辕犁。师:我们再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哪一种更有利于小农的发展,或者说哪一种更有利于牛耕普及全国?生:一牛挽犁。因为一牛比二牛更灵活、方便。师:对,还有其他原因吗?试试从牛的数量去分析?生:一牛比二牛更节省牛的数量。师:完全正确。那下面两个图呢,如何选择?生:应该是曲辕犁更有利。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来看,曲辕犁的受力点更低,所以拉犁时更省力。师:这位同学的物理学得很好,分析得也很科学。接下来老师从通俗的角度再补充说明一下,同学们一定看过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用筷子吃饭吧?他们往往把手放在筷子的底部,这是为什么?生:省力。师:所以为了省力,必须将受力点放低,这正是曲辕犁的智慧所在。另外,它的上端还有一个装置叫犁评,如果犁评往前一推,犁头会向下,反之,犁头会向上。请问同学们这样的装置有何作用?生: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呈现PPT:大国出小农后的发展概况汇总表)师: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表汇总完成,重点关注耕作方式的进步。请同学们思考:大国出小农后,耕作技术经历了几次革命性的进展?生:三次。第一次是出现耦犁,第二次是出现一牛挽犁,第三次是出现曲辕犁。生:两次。第一次是由二牛变一牛,第二次是由直辕变曲辕。生:一次。就是牛的数量和犁的形状发生了变革。师:老师再提示一下,什么叫‘革命性’,革命性就是翻天履地的变化。生:零次,也就是没有革命性的进展,因为从小农经济出现以后,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就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师:对。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从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出现以后,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出现革命性的进展吗?生:……师:还是通俗地说吧。假如今天我们去农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正在田里铁犁牛耕,我们劝他放弃落后的耕作方式,因为现在有先进的机械化耕作,而且我们免费赠送他机械器具并教他学会操作,请问从农业收益的角度看农民伯伯会接受吗?为什么?生:不会。因为只耕种小量土地的他一辈子的收成也许都换不回一样器具的价值甚至换不回所耗去的燃料费。师:所以,小农经济的形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们耕作技术的进步。第二环节:大国“保”小农(呈现PPT:大国为何保小农?)师:大国为何要保小农?请同学们根据三段材料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回答。生: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和财政来源;农业也是战争时期士兵和粮食的主要来源;农民的纯朴有利于稳定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呈现PPT:大国如何保小农?)师:根据《西周至清的自然灾害统计表》的相关资料,你认为大国应当如何保小农?生:兴修水利工程。师:阅读课本P8,完成这张表格。生:都江堰、郑国渠、井渠。(呈现PPT:大国之初如何保小农?)师:根据《贞观政要》的材料,从唐朝初年的角度,思考大国之初如何保小农?生:减租减税,鼓励生育,把土地分给农民……师:非常好,每个朝代之初,统治者一般都会采取这些政策。如果就唐朝而言,国家授田给农民的这项制度称之为均田制,农民有了土地会更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呈现PPT:大国之末如何保小农?)师:根据《册府元龟·田制》的材料,从唐朝末年的角度,思考大国之末如何保小农?生:…….师:我知道,同学们的脑海里已经开始为唐朝末年的皇帝构思设计方案了,只有保住了小农,才能保住自己的江山,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材料中获悉当时的小农面临怎样的困境?生:土地被吞并。师:因此,在这样的困境面前,如何保小农?生:通过一系列措施法令去抑制土地兼并,保住小农的土地。师:好,不愧为一国之君,有气魄。但是我还想问一个问题:你有多少信心能抑制土地兼并?生:……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小农的土地是被谁兼并的?生: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师:百官也就是三省六部的官员们,是你的属下;王公可能是你的亲弟弟。一边是你的亲弟弟和属下们,另一边是你的江山稳固的根基。皇帝好做吗?生:很难。师:确实,皇帝陷入了一个矛盾的怪圈之中,因此历代王朝历图通过改革来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最终都未能成功。第三环节:小农“叛”大国(呈现PPT:小农为何叛大国?)师:根据材料,思考小农为何要叛大国?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抑制失败;繁重的赋税与徭役(呈现PPT:小农如何叛大国?)师:根据经验判断,小农如何叛大国?生:起义,农民起义。师:看这张表格中的农民起义,有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请大家猜想一下每一次起义的口号的共同点?生:都要土地;都要求平分土地……第四环节:小农“成”大国(呈现PPT:小农能成大国吗?)师:根据所给定的史料,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小农是如何成就秦国这个大国的?生:秦国有先进的的铁犁牛耕技术并优于其他诸侯国;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商鞅变法时的鼓励农战政策……师:我再给同学们补充一条来自《史记·商君列传》的史料(略),请同学们分析这句话如何能说明小农成就大国的?生:有两个以上儿子的家庭如果不分家的话,赋税加倍。师:商鞅这个措施的用意何在?生:强迫大家庭分散为小家庭,小家庭式的小农更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强秦国的经济实力。(呈现PPT:小农还能成大国吗?)师:从现实的角度思考:小农还能成就大国吗?从PPT所呈现的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大国与现代大国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是什么?生:是否完成工业革命?是否实现机械化?师: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小农对于农耕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起阻碍作用的。因此小农难以成就一个现代大国。师:前不久刚刚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我国农业改革的方向。估计同学们都没有了解过吧,今天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请大家猜测一下,改革开放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经营体系将走向何方?生:要成就一个大国,必须联合,规模化、大型机械化等……师:对,无论是小农亦或是大农,不同的形式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的,最重要的是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家的强大。结尾(呈现PPT:本课的知识结构)师:最后呈现给同学们的是本课的知识结构。掌握一课的历史知识,需要一定的历史内在逻辑,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本课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引导学生注意分析教材五个子目内容: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的地位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问题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徭役和赋税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事业的发展(问题设计)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不利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提示)有利:“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大禹和他的继承人不利:沉重的赋税和力役;贫者无立锥之地(预期效果:引导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展示板书)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问题设计)材料一打开课本第4页,看“山东武氏祠画像石神农画面”图。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白虎通义》请回答:⑴从图中你能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答案提示)神农氏创造了原始农具,教导民众耕作。⑵神农氏在神话传说中的地位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答案提示)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预期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历史事物,)(展示板书)二、农业的发展1、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问题设计)通过多媒体展示水稻的生产环节和过程,让同学找出在这些生产环节中,先民们发明了哪些农具?(预期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