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学哲学用哲学课程解析范文《我当“第一书记”的辩证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我当“第一书记”的辩证法王炳春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我当“第一书记”的辩证法》。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用辩证的思维摸情况;第二句,用辩证的方法做工作;第三句,用辩证的原则树形象强素质。用辩证的思维摸情况“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多”是毛泽东同志常讲的三条工作经验。其中,情况明是第一条,是基础;情况不明,一切都无从谈起。所谓情况明,关键的是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分析优势与劣势、把握现在与潜在。郭庄村是郓城县黄集乡的特困村。2011年,共271户、106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其中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有113户。在深入开展“五访五必问”基础上,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我总结了五个特点:既偏又正。偏,地理位置偏。菏泽处山东边沿,郓城处菏泽边沿,黄集处郓城边沿,黄集乡、郭庄村处河南边沿,与河南台前县相联结。黄集乡离郓城县城30多公里,坐车却需要1个小时。因为,只有一条旧的黄河大堤路,像羊肠子一样,年久失修,坑坑洼洼,中间经过一座很窄的危桥,桥中间一个大窟窿,透过大窟窿可以看见底下的河流。车行驶在这里,司机必须高度警惕,一不小心车轮就会陷下去。当然也有好处,无论开车还是坐车都不会打盹,始终保持“精神抖擞”的良好状态。乡机关的干部大多是本乡人,白天到机关工作,晚上回村里睡觉。干部不愿意到这个乡来工作,来了的一定想方设法调走。连续10年没有新来大学生。上级的许多支农惠农政策“递减效应”十分明显。这里几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正,这里曾是我们祖先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我查过《郓城史志》。郓,《说文》的解释是:从邑,军声,意为屯兵的城池。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于鲁国西鄙,公元587年(鲁成公四年)修了一座屯兵的城池,名郓,成为鲁国西部边陲军事要地。五代后唐时期,正式定名为郓城。郓城历史悠久、传统光荣。肖堌堆出土文物考证,郓城早在商代就有劳动人民定居,商王祖乙曾迁都于此,当属华夏民族的“正统”之地。我经常对那里的村民说:不要看到自己穷,就感到低2人一头,你们的祖先可了不起啊,大多是“皇家子弟”,也许你们的身上都有“皇家血脉”、“皇家基因”啊。既弱又强。弱,经济实力弱。2011年,郓城人口124万,GDP不足180亿,地方财政收入不足14亿。郭庄村的“弱”主要表现:一是村民穷。一村民曾因丢失600块钱,压力过大,抑郁自杀。还有的孩子兄弟俩轮流穿一双鞋。以传统种植为主,结构单一,效益低。二是路难走。“雨天外人进不来,进来粘掉两支鞋;晴天骑车搁破腚,电动三轮胡乱蹦”。当地娶媳妇的风俗是“西进东出”,但接新娘子的汽车到了村西头,得用毛驴拉进村里,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三是村空壳。一分钱也没有,还欠外债4万多,村“两委”的待遇无法落实,领的是“白条”工资。村“两委”办公室是租用村民的两间房子,更没有文化大院、健身场所,村里的公益事业建设不敢想、更不敢干。卫生室租用村民的房子,两小间,仅有一个床铺铺的是芦苇席,用蚊帐竿子挂药瓶,很不像样。四是班子弱。党员16名,年龄严重老化。前年换届推行干部年轻化,选出的支部书记65岁。22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常年在外务工,村内以“613899队伍”(儿童、妇女、老人)为主。许多村民与党支部之间“有田有地不靠你、外出打工不求你、有了困难就找你、解决不好就骂你、出点纰漏就告你”,党支部既无力办事、也不敢办事,缺乏凝聚力、战斗力。五是地难浇。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欠账,虽然靠近黄河,但旱涝不能保收,汛期涝,春季旱,靠天吃饭。六是村风乱。素有郭、玄、高、王“四大家庭”之称,宗族关系复杂,是出了名的“难办村”。打架斗殴、酒后骂街、小偷小摸经常出现。有的村民晚上睡觉把牲口拴在床腿上。党和政府的主流声音弱,家族舆论、街头舆论占据主导。强,奔腾不息的黄河,哺育了郓城人民坚强不屈的性格。这里英雄辈出。“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宋江、晁盖、吴用就出生在当地。郓城是著名的鲁西南战役主战场,刘邓大军就是从这里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郭庄是革命老区的红色堡垒,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八路军115师挥师东进,就在郭庄村安营扎寨,村民王玲义、庞广立等10多名青年人参加革命,成为郓北区抗日斗争的积极分子。进村第一天,我走访看望92岁高龄的老党员宠广立,他是当年的游击队员。他说,当年打鬼子、抓汉奸时,能隔150米远,一枪就能撂倒一个,现在每天能喝一瓶白酒,房间还挂着许多大刀和玩具枪。这里一直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产粮区,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现在,都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这3里还是著名的“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郭庄村老艺术家范洪元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落子著名传人。村民有生产钢球的传统,产品还远销海外。既脏又净。脏,生态环境差。粪堆、草堆、垃圾堆“三堆”随处可见。钢球厂出来的污水直接排到了沟渠里,灌溉时随着黄河水流进了农田里。我曾亲眼目睹了他们“办白事”的场面,全村人吃饭的小桌子摆到大街上,桌子旁边紧挨着粪堆。历史上郓城兵连祸结、水灾频繁,人们形成了临时居住的心理定势。净,民风淳朴、诚信豪爽、心如净土。市场竞争带来的负面作用,如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在这里很少有。我曾组织一次“银企联席会”,请乡信用社同志,同我村种植养殖大户面对面,征求他们贷款需求,村民只提出5万、8万的数额。我想,这里面,一方面因为村民经济实力弱;另一方面,他们在贷款时肯定充分考虑到还款。重信用、讲公德根深蒂固,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既洼又高。洼,经济洼地。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使得这里的人才劳动力、资金技术、物质财富大量外流。郭庄村230名青壮年在天南海北打工。当地银行为追求贷款的流动性、安全性,竟然把大笔的钱向发达地区放贷。用地指标也外卖到发达地区。我村230多亩坑塘,荒废多年,杂草丛生。本想开发为农产品加工厂,结果到土管所一查,竟然被定性为基本农田。“红线”动不得。贫困的村民被紧紧地捆在种地上。高,政治高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先富带后富、沿海援内陆,成为鲜明的政治要求和强劲的时代潮流。正如一个家庭,生活困难时,老大哥为照顾其他兄弟姐妹,奉献了自己,还“打了光棍”。兄弟姐妹成才了、进城了、有钱了,他却一贫如洗,待在家里伺候父母。虽然他曾经一度在家里感到自卑。而现在成才、成功的兄弟姐妹都感激他,愿意帮助他。“木桶原理”为郓城人民助威呐喊:没有郓城的农村脱贫就没有山东的科学发展;没有郓城的小康就没有山东的小康;没有郓城的“经济文化强县”就没有山东的“经济文化强省”。既小又大。小,与东部地区相比发展步子迈得小。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郓城人民取得显著成就,与自己的过去相比,发展变化很大,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步子迈得不大。大,发展潜力大。郓城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县内接近一半的地面下储藏着优质煤(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煤田总面积642平方公里),综合开发潜力十分巨大。4“京九”铁路纵贯郓城,设有1个客运站、1个货运站,还有日兰高速、济广高速等。只要加几把劲,打通县、乡、村路,就能带来很明显的发展效应。另外,国家成立中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整个菏泽在其范围之中,将会有更优惠的政策。“偏、弱、脏、洼、小”是外在的,体现的是目前差距,表明的是工作起点;“正、强、净、高、大”是内在的,蕴含的是发展动力,表明的是前进方向。只要我们扎实努力,“偏”可以向“正”转化,“弱”可以向“强”转化,“脏”可以向“净”转化,“洼”可以向“高”转化,“小”可以向“大”转化。郭庄村贫穷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外部因素:国家责任、市场机制、滩区环境。国家责任,就是长期以来,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这里的人民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计划经济时期,重点工业项目很少考虑在这里布局,这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鲜明反差;市场经济以来,实行“分灶吃饭”,地方没有财力投入发展工商业。仅靠种植粮食,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长期以来,政绩考核偏重于GDP和工业经济,对“落实粮食安全责任”体现不够,使得这里的干部“左右为难”、“十分尴尬”。市场机制,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使得这里的生产要素被“抽空”。全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常年在外务工,村内以“613899队伍”(儿童、妇女、老人)为主,发展内在活力不足。滩区环境,就是长期以来黄河流路不稳,滩区道路、水利、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少、欠账多,与大城市、大市场呈“半绝缘”、“半封闭”状态,村民游离于市场之外,发展的基本支撑脆弱。内在因素:思想保守、班子不强、思路不清。思想保守,主要是“等、靠、要、怕”思想严重,合作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薄弱。班子不强,主要是村级组织涣散,家庭势力隆起,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重重;村“两委”没钱办事、不敢办事,村干部待遇低;党员老化,不敢纳新,村支部缺乏凝聚力、战斗力。思路不清,主要是固守传统小麦、玉米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步伐慢,“名优特”种植养殖少;对土地流转和经营体制改革认识滞后,改革力度小,分散的农民被栓在几亩耕地上,大型机械、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利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认识不足,农民“各自为战”,力量分散。总之,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发展“输在了起跑线上”、“输在了沉重的包袱上”、“输在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5上”、“输在了滩区自然环境制约上”,强烈呼唤以更大力度推动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强烈呼唤以更强措施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强烈呼唤“第一书记”去抓党建促脱贫。我感到,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分析贫困农村的落后,要看谁是主体、谁是客体。从党和政府这个角度来看,上面分析的外因其实就是内因。换句话说,他们落后,我们是负主要责任的。因此,我理解,省委、省政府派我们“第一书记”到贫困农村去,并不是“施恩”,也不是什么“救星”,而是实实在在去还账、还债、还情的!用辩证的方法做工作到贫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既要抓党建又要促脱贫,既要推进工作又要维护稳定,既要“介乎其中”又要“超乎其上”,这些问题如何把握,始终在我头脑里打转。10多个月来,边思考边探索边实践,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第一,要把倾情、倾力、倾智三种能量结合好。“第一书记”工作说到底是群众工作。当好“第一书记”,首要的是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这是根本;其次是要用全力去做,要盯上、靠上、拼上,这是关键;农村工作是复杂的,贫困村往往更加复杂,有了真情,有了实干,还要会干,要用智慧做工作,这是重要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倾情,是情感的力量,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方向;倾力,是身体的力量,决定着我们的工作进展;倾智,是理性的力量,决定着我们的工作成效。如果,仅仅用力去做,没有深厚的感情,不能贴近群众的真实需要,既使做出政绩来,群众往往不认账。如果,仅仅用力去做,没有用心,出现的矛盾不能化解,有时会半途而废,甚至把好事办砸了。必须把这三种能量结合起来。这方面,我在“结对帮扶”、“盘活废旧窑场”和“网络扶贫”三件事中体会最深。先说说“结对帮扶”。起初,基层干部群众是在用怀疑目光看我们。如何赢得基层干部群众的信任,应当是当好“第一书记”的第一步。4月15日,走访一个特困家庭。孩子叫郭秀香。去年爸爸因得癌症,无钱医治,又担心拖累家人,绝望中上吊自杀了。妈妈精神失常,年仅12岁的她辍学了。来到她家,只见她在院子里低着头,摘韭菜,一声也不吭。我走近她问:愿意再去上学吗?连问好几声,这个孩子始终不语,眼泪却顺着黑黑的小手6中间的韭菜叶往下直流。当即,我从身上掏出1000元,交给村干部。我哽咽地说“这个孩子我包了,她的学费全部由我来承担,一直供她读到大学。明天,请把她送回学校去”。第二天,当郭秀香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时,老师和同学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五一”节,我从城里邀请了其他三个家庭来到村里,与另外三个特困家庭进行结对帮扶。留下账号,捐款捐物,并像我一样承诺一直供他们读完大学。当天,村民自发燃放起鞭炮。正是有了此举,村民才知道我这个“第一书记”是来真心帮助他们的。在首次全村党员干部和村代表大会上,我动情地说“进了郭庄门就是郭庄人”,派我来,不是来施舍、更不是镀金,而是来还情、还债、还账的。他们看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