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级自然地理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自然地理环境主要的物质成分有:(岩石)、(水)、(空气)、(有机体)2.周年视差与秒差距为(倒数)关系,当周年视差愈大时,恒星距离就愈(小)。3.大陆地壳层次由外向内依次为:(风化壳)、(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4.世界气象组织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5.气压的空间分布称为(气压场),其基本类型包括:(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脊)、(鞍形气压区)。6.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六个主要发生层:(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7.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环流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8.(微生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生物中一群重要的(分解代谢)类群。9.自然地理环境的是由{地貌(岩石)}、(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10.地球固体表面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1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液体)、(固体杂质)等组成的。1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13.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为标准,可土壤质地划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粘土)四类。14.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环流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15.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地理隔离)、(独立进化)和(生殖隔离机制建立)。16.土壤水分平衡类型有:(淋溶型)、(非淋溶型)、(上升型)、(滞水型)、(冻结型)等五种基本情况。17.在云滴增长过程中,初期以凝结(凝华)增长为主,后期则以(碰并)增长为主,尤其在低纬度地区的暖云降水,(碰并)增长更为重要。18.空气中水的凝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空气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2)凝结核19.洋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密度差异)。20.海蚀作用包括:(冲蚀)、(磨蚀)、(溶蚀)。21.泥石流形成条件是:①(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②(暴雨和洪水);③(陡峻的沟谷)。22.河谷的基本要素有(河床)、(河漫滩)和(阶地)。23.高斯的(竞争排斥)原理指出:(生态学(或生态位))上相同的两个物种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内共存。2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25.火山喷发型式主要有两类,一是(裂隙式喷发),二是(中心式喷发)。26.平行不整合:又称为(“假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的产状彼此平行,但(时代)不连续。27.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地球形成(潮汐),尤其是(海洋潮汐)。28.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俯视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是:(顺时针)。29.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30.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地球形成(潮汐),尤其是(海洋潮汐)。31.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大气圈)。32.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四)整除,即为闰年;但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为平年。33.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34.矿物的四种形成方式是(升华)、(结晶)、(凝固)、(重结晶)。35.火山根据活动状况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36.降水按照成因可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和(台风雨)37.洪水三要素是指(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而河谷的基本要素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38.(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39.彗星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大多由(慧核)、(慧发)、(慧云)和慧尾组成。41.在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4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43.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天然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七种主要造岩矿物是指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44.地震三要素是指(发震时刻)、(震级)和(震中)。45.(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副热带大陆西岸30°~40°之间;受(副高)(夏季)和(西风带)(冬季)交替控制,气候特点是(冬暖湿润),(夏热干燥)。46.(湾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暖流,它源源不断地把热量输向西北欧,使得55°N~70°N之间大洋东岸的最冷月平均气温比大洋西岸高出16℃~20℃之多;在西岸拉布拉多半岛和加拿大群岛是(苔原)带,而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却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在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47.沟谷水流的显著特点是:(1)流量变化极大,暴涨暴落;(2)水流湍急,侵蚀力很强;(3)含沙量大,可能形成泥石流。48.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49.谚语“日晕风,月晕雨”:表示已经有(锋面)或(低气压)自远方接近,是为天气转坏的前兆。50.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10°至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大陆东南部;受(热带大陆)气团和(赤道气团)交替控制,冬、夏季风显著。51.生命起源经历了由(无机物)→(简单有机物(氨基酸等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最原始的生物等几个阶段。52.生物进化过程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今天地球上十分繁荣的生物界。53.(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地球上最严格和最稳定的周期变化,是形成(生物节律)最可靠的信号系统。长期的适应使各类生物对此反应格式不同,就在生物中普遍存在(光周期)现象。54.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具有净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有害气体的吸收)、(减尘作用)、(杀菌作用)、(减弱噪声)、(吸滞放射性物质)和吸收CO2作用。55.潜育化过程是指(低洼积水地区土体发生还原)的过程,而潴育化过程则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程。56.钙化过程是指(碳酸盐)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而盐渍化过程则是指(土体上部易溶性盐类)的聚集过程。57.自然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58.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性质的影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在认识土壤(客观性质)的基础上对土壤进行利用改造(定向施肥),创造不同(熟化)程度的(耕作)土壤。99.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此称为(白贝罗)风压定律。60.在自由大气中,当空气作(曲线)运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称为(梯度风)。61.河流冰情的三个发展阶段是(结冰)、(封冻)、(解冻)。62.洪水三要素是指(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63.在造岩矿物中,以(硅酸盐)类和(含氧盐)类矿物最多。64.蛋白石脱水成(石髓),彩色、具同心圆条带结构者称为(玛瑙)。65.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地球形成潮汐),尤其是(海洋潮汐)。66.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67.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68.风蚀雅丹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上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的地貌组合。69.黄土是风把(干旱沙漠、戈壁)地区的细粒物质吹送到(半干旱草原)地区堆积而成。黄土的堆积地貌是由(风力作用)主导形成的,而现代黄土侵蚀地貌,则由(流水的侵蚀作用)所控制。70.沟谷地貌组合通常有(集水盆)、(沟谷主干)和(洪积扇)。71.种群的成群分布形式形成因素主要有:(1)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2)植物的繁殖往往以母株为扩散中心(3)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72.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很大,控制和塑造着生物的(全部生理过程)、(形态结构)和(地理分布)。73.大约38亿年前,在地球的海洋里首先形成了很长的(核糖核酸(RNA))分子的分子链;到了36亿年前,这些分子链发展成为(脱氧核糖核酸(DNA)),生命主要就是此发展而来。74.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说明该地区地壳有过显著的(升降运动)和(褶皱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的变化。二、名词解释1.光度:恒星的真正发光能力叫光度,其等级用绝对星等(M)来表示。2.大气环流: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运动总称。3.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空气冷却,水汽凝结,气流越山之后顺坡下沉,此时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减,下沉气流按干绝热递减率增温(1℃/100米),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一高度气温为高,从而形成相对干而热的风,这就是焚风。4.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其中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5.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6.生物多样性:就是一个区域内生命形态的丰富程度和生物种群在个体数量上的均衡分布,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7.地圈:整个地球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物质圈层所构成。这种地球圈层称为地圈。8.星空的不等时性:我们所见星空,其实是由恒星到地球的不同光行时间所组成的星空图像,反映的是不同恒星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称为星空的不等时性。9.饱和水汽压: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容纳水汽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水汽含量恰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叫饱和水汽压。10.土壤形态:指土壤外部的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结构、结持性、孔隙状况等,这些特征是可以通过观察者的感觉来认识的。11.陆地水循环:大陆与大陆上空之间的水循环。12.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13.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14.岁差:当地球自转轴旋进时,春分点西移,故地球自转不到一周即可两次经过春分点,这就是岁差。1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解理面的性质16.碎屑结构是指由碎屑物质被胶结而成的结构。17.气压: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18.海洋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19.径流深度:指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即把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单位为mm。20.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21.大气保温效应:大气逆辐射几乎全部为地面所吸收,这对地面因辐射而损耗的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偿,所以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大气保温效应22.露点温度: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保持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23.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作生态幅。24.倾斜褶曲(不对称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翼角不等。25.回归年: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则称为一个回归年。26.经线圈:所有经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圈。27.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的岛屿。28.生活型:植物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生长形态。29.正变质岩:是指由岩浆岩变质而成的岩石30.潮汐——潮汐是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潮汐是地球自转及日月引力所致。一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