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课型:新课主备课人:蔡慧芳审核:七年级语文组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了解文章结构,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2.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作用,领悟作者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3.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知识链接1.作者作品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2.走进白求恩诺尔曼·白求恩(1889-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3.关于体裁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无针对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对照、层进、并列等。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二、自学指导1.快速朗读课文,把握内容,理清结构。请同学们找出各段重点句,并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内容要点。2.在论述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时,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3.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论述了白求恩同志的精神,精读第二、三段,画出对比句,填写下表,并探讨对比的作用。白求恩不少人或一些人对工作的态度对人民同志的态度对工作的要求4.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5.文中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三、自主学习1.快速浏览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圈点勾画。2.自主解决自学指导,不能解决的做个标记。四、合作交流1.小组合作交流展示。2.小组不能解决的,交给其他小组解决,其他小组不能解决的,最后由老师点拨、疏导,师生共同解决。五、拓展提升课文第一段先用几十字高度概括白求恩的经历和事迹,然后用几句精辟的话赞扬和评价白求恩的崇高精神,你能用这种方法介绍和赞扬你身边的一个人吗六、当堂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派遣.()以身殉.职()狭隘.()热忱.()拈.轻怕重()纯粹.()鄙薄.()晋察冀.()2.根据下列意思写现相应的词语。①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②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课文里指不关心别人,缺乏热情。()③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课文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④好了还追求更好。()⑤为公务而牺牲自己的生命。()⑥微小的不值得一提。()3.分析下列句子,回答问题。①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这句话中的“生怕”能否换成“很怕”、“害怕”?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话中的“没有一个不”能不能改为肯定句,为什么?4.反馈练习:①“纪念白求恩”题目中纪念二字揭示文章的()A写作目的和主旨B文章内容和论述重点C写作动机和论述缘由D表达方式和论证方式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A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的精神B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C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的共产主义精神D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5.阅读下文,完成习题。思索一切(节选)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索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造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成果。不能想象,他在每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1.解释下列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2)思而不学则殆:。2.本文的论点是:。3.第二段中的论据有和。4.第二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七、盘点收获八、作业布置请写出两则关于“勤奋”和“诚信”的道理论据及一个事实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