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美术史--清考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试卷编号13艺术本1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答纸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卷型:清考卷任课教师:徐郑冰专业:艺术设计年级:13层次:本试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C2、A3、A4、D5、A评分标准:每题2分,5题,共10分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石器2.舞蹈纹彩陶盆3.红山文化女神庙4.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5.武梁祠6.蒿岳寺塔7.唐三彩评分标准:每空2分,10空,共20分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指在先秦时代以鼎和簋为代表的,被赋予礼的内涵,成为一种礼器的青铜器。(1分)礼器是一种体现礼治的器物,且在先秦时期占有举足轻2重的地位。(2分)在以商及西周为代表的礼治社会中,青铜礼器成为王权和等级的特定标志和具体特征。其功能主要通过祭祀以及各种礼仪活动体现出来。(2分)2.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始凿于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36),后持续至元代,北朝隋唐为其鼎盛时期。窟型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三类。(2分)现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共492个,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彩塑两千四百多身。(2分)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1分)3.曹衣出水:“曹衣出水”是指北齐重要画家曹仲达所画的人物衣纹线描细劲,犹如从水中出来的独特风格。(2分)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以画“梵像”著称。“曹衣出水”这种衣服细窄,线条细劲被称为“曹家样”的绘画风格对佛教美术具有重要影响。(3分)4.披麻皴:“披麻皴”是指南唐画家董源的山水画笔墨技法,他首创的皴擦点染并用的水墨画法“披麻皴”和“点子皴”成功的营造出山川远近层次和氤氲气氛,与江南的景致相适应。(2分)董源,字叔达,是五代南唐著名的山水画家。(1分)董源的“披麻皴”和“点子皴”改变了唐代山水画画风,他的画为北宋画家米芾所推崇,并在元明以后产生重大影响。(2分)评分标准:答对任一个要点得1-3分,最多5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北宋文人画创作的特色与艺术思想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文人画开始兴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文人画的根本特点就在于“不求形似”,“以形写神”,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2分)在艺术手法上则不断强化笔墨的表现力,提倡“墨戏”,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并逐步推衍出与“墨戏”相匹配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画题。(2分)对中国画风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分)3文人画的风格特征是“萧条淡薄”、“简而易足”,这种风格特征的形成于中国老庄美学中强调的“平淡”、“简易之美”有关。(2分)认为真正的美并不是一种有限具体的美,而是一种大美至美,是一种天地之美,所显示出来的朴素、自然、怡然之美。(2分)2、海上画派与任伯年海上画派是指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工作的结果与风尚。(2分)在19世纪末,在民族矛盾和中西文化的激烈碰见下,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首先在沿海城市兴起,画家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外来艺术思想,以一种新的视野和心态进行艺术创作。(2分)上海画派是继承扬州画派之后的一支绘画生力军,他们既学习传统又学习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使绘画作品充满新鲜活泼的生气,在画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对后世影响很大。(2分)任伯年,名任熙,浙江绍兴人,“海上三任”之一。擅长花鸟,人物。(2分)他的花鸟画充分体现出当时上海世俗商业社会的特殊欣赏口味,其独特风格背后隐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融合西方色彩理念,写生受西方写实画风影响,是中西艺术融合的有益尝试。(2分)评分标准:答对任一个要点得1-2分,最多10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秦始皇陵园大型雕塑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陕西秦始皇陵封土东侧发现的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分)3个陪葬坑中埋藏兵马俑约八千余个,目前出土两千余个。秦始皇陵园大型雕塑以陶俑,青铜为主。(2分)陶俑形象生动逼真,散发着浓郁的自然主义作风。(2分)青铜雕塑结构复杂,铸造精良,作风自然朴实,和整个陵园的陶塑风格一致,即手工与器具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和自然朴实大气的艺术风格。(4分)坑中雕塑以军阵布局排列,整齐有序,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气势憾人,主题鲜明,洋溢着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4分)其内涵十分丰富,如同一个虚拟的地下皇朝。其布局完全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2分)42.谢赫“六法”于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理想谢赫,中国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善作风俗画,人物画。提出绘画“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4分)“气韵生动”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表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人物的鉴赏评论所一致强调的人的精神气质的生动的表现。这些言论是谢赫提倡“气韵生动”的根据。(2分)“骨法用笔”主要的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可见古代画家和评论家对这一点的重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是一个画家所必须熟悉的。由此可见,“六法”是古代绘画实践经,提高为理论的。(4分)六法论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审美理想。(2分)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创作和流传各方面,皆概括进去。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3分)评分标准:答对任一个要点得1-4分,答出相关概念可酌情可分。总分15分。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