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广东顺德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新思维(2009年南方论坛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广东顺德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新思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佛山市顺德区无疑是受益最大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顺德正确把握住发展机遇,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充分利用广东综合改革实验县(市)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的政策优势,大力推进改革,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实力雄居全国县域经济前列,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县域经济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为下一步改革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总结起来,有两次发展机遇顺德都很好地抓住了。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顺德确立了工业立县的政策,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工业发展独树一帜的“顺德模式”闻名全国。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率先开展企业转制,完成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排头兵。通过这两次改革,顺德逐步确立起以家电、家具、机械、五金等为主的制造业,以花卉、养殖等为主的现代化农业,以房地产、饮食、旅游等为主的服务业等为主导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40多个,“顺德制造”风靡全球。进入21世纪,尤其是佛山市五区的整合对顺德影响深远,顺德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关键转型阶段。改革开放30周年之后的今天,全球金融大海啸导致经济不景气、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出口市场急剧萎缩、人民币对美元的2升值、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来自东南亚新兴市场的挑战等一系列因素,使整个珠三角制造业的成本节节攀升,很多外向型制造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营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有部分企业选择了撤离或者关闭。同时,珠三角多年来以高资源、高能耗为特征的投资和靠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赚取微薄利润、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出口驱动型产业经济模式也遭遇了发展的瓶颈。这些因素是珠三角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谋求新一轮发展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而处在改革开放前沿浪尖的顺德该如何做出抉择?“百舸争流,不进则退”,顺德要实现真正高度的市场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成绩面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能丢掉,顺德在发展中出现疲态,后劲不足,较长时期未出现过新的有影响力的发展热点和建设亮点,财政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缺乏区域意识和战略眼光,一直徘徊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如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众多中小企业如何自主创新做精做强、产业如何优化升级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城乡和区域发展规划如何统筹兼顾、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如何落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周边城市迅猛发展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化解、顺德在珠三角尤其在大佛山地区如何定位和分工等等,最核心的也是最难的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维持产业优势和竞争力的问题。顺德如果无法把握新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继续与国内外资本疏离,与国内外市场脱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无法突破,那么将失去影响广东乃至中国的产业优势。解决3顺德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问题,已经探讨多时,各路人马见仁见智,众说纷纭。顺德的产业升级从哪里入手呢?研究借鉴国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升级的成功案例,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台湾香港都遵循了下面的规律和模式:开始从出口加工贸易做起,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发展到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个过程很漫长,短的要二三十年,长的要几十年,通过前阶段发展,引进、吸收、消化技术,积累资金、管理经营经验、培养和储备人才,逐步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积极从外面引进优势产业,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伴随全球化趋势,全球性分工和资源配置下,为减轻成本、能源、环境压力,传统落后低端产业整体转移到土地和劳动力丰富廉价的海外,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也会把部分加工、生产制造、运输、储存等高耗能、高污染、低利润的环节转移到海外,把总部、技术研发、营销等高端高利润产业链留在当地,即生产和市场两头在外,但利润却源源不断流回本国和本地区。我国台湾地区是在出口加工贸易的外源型经济基础上逐步走上自主创新,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的典范。台湾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吸收、消化,在学习借鉴日本的基础上,对资金、市场、产业转移布局,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在由日本、欧美和韩国垄断的IT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上占据一席之地。另外一个成功典型例子是韩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积极主动承接日本的产业转移。韩国企业很多技术源于日本,4同样通过加工出口贸易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上在引进、吸收、消化后的基础上开展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占据产业链高端,培育出三星、LG、现代、大宇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韩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里的一些技术甚至超过日本,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扶持出了一个市场上的极具竞争对手。可喜的是,顺德历任领导不缺乏洞察力、判断力、决策力和推进落实力。目前,顺德市决策层已经清楚认识到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兴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顺德未来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性,但是一直找不到如何引进或者培育真正决定顺德未来几十年发展命运的支柱性产业的良策。产业转型升级,无非两种模式和途径。一种是外源型产业结构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靠外部的力量,通过招商引资来实现。通俗来说就是是“腾笼换鸟”,把传统产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低端产业转移出去,把空间、资源等各种要素重新整合,配备所需的软件硬件,改善投资经营的内外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优化各种配套设施,通过招商引资直接吸引高新产业和项目进驻,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形成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最终完成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另一种是内源型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靠自身力量,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实现。也就说要立足本地,以原来的产业体系为基础和依托,通过不断技术引进、吸收、改造、消化和突破创新,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型和高层次人才队伍,依靠科技企业孵化器和5产学研结合,带动一批好的项目,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和趋势、具备独立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柱产业,增强龙头骨干企业的科技核心竞争力,用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前一种方式靠引进,要求具备环境、成本、区位、交通、市场等要素的优势和吸引力来招商引资,一旦引进成功便立竿见影,短时间内产业升级见效快。珠三角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东莞市花大力气前几年搞了个高起点、大规模的“松山湖科技工业园”,其目的就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世界先进的高科技企业巨头,提升东莞的产业结构和水平,目前效果还有待观察。兄弟区南海引进了以世界TFT-LCD(薄膜晶体液晶显示器)四巨头之一的台湾奇美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三、四年内将形成产值超1000亿元的规模,带动了大批上下游企业的聚集,改变了南海以往传统产业“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历史,扭转了产业布局和优化升级被动局面,发展潜力由量变过渡到质变,这可以说是通过引进新兴高技术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的好办法。但这种产业没有扎根当地,核心的总部、研发和营销不在当地,当地引进的充其量只是加工制造的环节,只是比转移出去的低端产业相对高级一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先进一些,核心技术还是别人的,距离自主创新的目标还很遥远。以彩电业为例,从传统的CRT高度竞争时期,国内的彩电巨头基本都是购买外国和地区企业的核心技术、关键配件以及专利来生存,靠加工组装维持微薄的利润,没有核心技术根本不存在自主创新,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转。当传统的CRT彩电已是昨日黄花,国内的彩电企6业却还在价格混战,抱残守缺,日本、韩国、欧美在蓬勃兴起的LCD平板彩电已经强占先机,彩电技术快速地更新换代。国内彩电品牌生产企业发现了这个趋势,却为时已晚,很难再分到一杯残羹冷炙,只好贴牌代工或者花大价钱直接购买别人的核心零部件生产或者购买别人过时落后的技术和生产线生产小尺寸的面板来度日。先进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国内众多彩电和显示器巨头做不到的,台湾的奇美和明基等企业却做到了。为什么国内有资金、有市场、有产业基础……有很多有利条件却做不好呢?一语中的,就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科技自主创新和研发水平上不去。与前者比较,内源型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培育期,主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这种转型升级方式立足本地,立足自己,在原来产业的基础上引进技术、项目、人才,不断改造、吸收、消化和创新,通过孵化器和产学研结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累储备技术和人才,直到自主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培育增量产业、产业集群和支柱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显然这种方式难度要大得多,有较大的投资风险,周期长见效慢,但是顺德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因地制宜,联系自身实际,要更看重自身力量的培育与壮大。长江三角江苏的无锡市、常州市等经济发达城市,立足本地,依托当地区位、环境、工业基础和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成功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和竞争力。目前,江苏地区高科技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以太阳能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软件和动漫创意产业发展速度呈几何级递7增,形势如日中天,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地区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全国、甚至全球占很大比重,难能可贵的是部分高新技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这些地区先行一步的经济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是突破性的,是走对了路子的,这种抢占先机的发展模式将对全国其他地区起到积极的影响和示范效应。这种自主培育产业转型和升级方式如果搞成功,显然比引进的方式更能带动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长远来讲对地方经济贡献更大。无锡、常州等市的产业发展,关键是立足自身优势,重视产业、城市规划和环境建设,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重视潜力项目引进和培植,重视新兴产业的扶持,在发展哪些新兴产业、怎么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当然,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城市主要在东部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长三角和珠三角最为突出。产业升级的侧重点,按照不同城市的经济基础、区域功能定位和规划、政策影响等实际情况,侧重点应该因地制宜,有所区别。譬如广州作为省会是华南地区的经济、行政、商贸、交通、人流、物流的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则更为适合,事实上广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是最大的,但是因为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加上优越的区域位置、发达的立体交通(机场、港口、地铁、铁路、公路)和政策优势,还成功发展了汽车、钢铁、造船、石化等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产业,这些优势成就了她。制造业是顺德乃至佛山的生命,以制造业为主的整个佛山2008年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10000亿元,并超越实力雄厚的广州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超越广州,意味着什么?广州的工业8总产值是以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现代化大工业为依托的,广州的汽车产业在几大日系汽车巨头的进驻下还处在急剧上升阶段,规模问鼎全国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可见,以南海和顺德为主力军的佛山没有大型重工业,依靠轻工业占相当大比例的传统工业把蛋糕做到突破10000亿,潜力接近极限,基数已经很庞大,要有质和量的大突破,就必须另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国,家庭智能机器人作为一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产业,已成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扶植重点。国家借鉴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成功做法,正在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这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成败之关键。目前,世界各国在机器人研究方面有一个共同的趋势:那就是把机器人产业由工业机器人向服务机器人推进,力争使机器人更多地融入家庭和人们的生活。创立微软,成为个人电脑普及革命领军人物的比尔·盖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撰文《家家有个机器人》中预言:机器人领域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机器人将与30年前的个人电脑一样迈入家家户户,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个人机器人(PR)将成为个人电脑(PC)之后的另一大产业,并成为和汽车、电脑并驾齐驱的主干产业。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与国际机器人技术联合会曾经在2004年共同发布的调查报告预计,到2007年底,全球投入使用的家用机器人将增加到410万台,其中除草机器人和真空吸尘机器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