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第二章汽车原理与构造3·1汽车总体构造3·2汽车发动机3·3汽车传动系统3·4汽车行驶系统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3·7汽车基本性能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转向系统概述功用:使汽车按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组成: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要求:1、要求工作可靠,操纵轻便。2、转向机构还应能减小地面传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并保持适当的路感。3、当发生碰撞时转向装置应能减轻或避免对驾驶员的伤害。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工作原理(Flash动画)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机械转向系结构转向盘转向轴转向万向节转向器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转向节梯形臂横拉杆转向梯形转向系统概述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4转向直拉杆转向节臂转向摇臂转向器转向减振器转向横拉杆转向油罐转向油泵转向控制阀转向油管动力转向系结构转向系统概述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5转向器功用: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节的力,并改变力的传递方向。概念:正向传动:作用力从转向盘传到转向摇臂的过程。逆向传动:转向摇臂将地面的冲击力传到转向盘的过程。极限可逆式转向系:当地面冲击力很大时,冲击力才能传到转向盘上,即正效率远大于逆效率的转向器。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动转向盘消除传动副之间的间隙后,车轮才偏转,此时转向盘转过的角度为转向盘自由行程。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6转向器循环球式转向器:两级传动副,第一级是螺杆螺母传动副,第二级是齿条齿扇传动副。转向螺杆转动时,通过钢球将力传给转向螺母,螺母即沿轴向移动。在螺杆及螺母与钢球间的摩擦力偶作用下,所有钢球便在螺旋管状通道内滚动,形成“球流”。在转向器工作时,两列钢球只是在各自的封闭流道内循环,不会脱出。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7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转向盘-转向轴-万向节-转向器-转向轮转向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81.转向横拉杆2.防尘套3.球头座4.转向齿条5.转向器壳体6.调整螺塞7.压紧弹簧8.锁紧螺母9.压块10.万向节11.转向齿轮轴12.向心球轴承13.滚针轴承•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构成转向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9转向器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以转向蜗杆为主动件,其从动件是装在摇臂轴曲柄端部的指销。转向蜗杆转动时,与之啮合的指销即绕摇臂轴轴线沿圆弧运动,并带动摇臂轴转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0转向操纵机构转向盘1.轮圈2.轮辐3.轮毂钢球滚压变形式波纹管变形吸能式转向操纵机构:将驾驶员转动转向盘的操纵力传给转向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1转向传动机构功用:将转向器输出的力传给转向轮,且使二转向轮偏转角按一定的关系变化,实现汽车顺利转向。要求: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吸收振动、缓冲组成:转向摇臂2、转向直拉杆3转向节臂4、转向节5转向横拉杆、转向梯形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2转向传动机构前轮转向角关系:转向中心在后轴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左、右前轮也必须以这个中心点O为圆心而转动。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左、右前轮的偏转角应满足如下关系:ctgα=ctgβ+B/L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3转向传动机构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4转向摇臂大端与转向摇臂轴相连,小端与转向拉杆绞接。球头销摇臂轴摇臂转向主(纵)拉杆在转向轮偏转而且因悬架弹性变形而相对于车架跳动时,转向直拉杆与转向摇臂及转向节臂的相对运动都是空间运动。因此,为了不发生运动干涉,三者之间的连接件都是球铰。。转向传动机构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5转向横拉杆两接头借螺纹与横拉杆体连接。接头旋装到横拉杆体上后,用夹紧螺栓夹紧。横拉杆体两端的螺纹,一为右旋,一为左旋。因此,在旋松夹紧螺栓以后,转动横拉杆体,可改变横拉杆的总长度,来调节前轮前束转向传动机构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6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器功用:在转向阻力较大时,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改善转向系统的技术性能。分类:液压式:工作时无噪声,工作滞后时间短,且能吸收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气压式: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并采用气压制动的车。电动式:以电动机为动力源。电控动力转向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7液压动力转向系统l.转向操纵机构2.转向控制阀3.机械转向器与转向动力缸总成4.转向传动结构5.转向油罐6.转向油泵R.转向动力缸右腔L.转向动力缸左腔动力转向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8制动系统概述功用:使行驶中的汽车按要求降速直至,使下长坡的汽车保持车速稳定,使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工作原理: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19制动系统概述组成:制动操纵装置、制动力控制装置、制动器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制动操纵机构产生制动动作、控制制动效果并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制动总泵、真空助力器、制动踏板、制动阀,以及制动轮缸和制动管路。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汽车上常用的制动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称为摩擦制动器。它有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种结构型式。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0制动系统概述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分类:按制动系的功用分类1)行车制动系;2)驻车制动系;3)第二制动系;4)辅助制动系按制动系的制动能源分类1)人力制动系;2)动力制动系;3)伺服制动系1.前轮盘式制动器2.制动总泵3.真空助力器4.制动踏板5.后轮鼓式制动器6.制动组合阀7.制动警示灯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1制动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鼓式制动器:组成:旋转部分:制动鼓固定部分:制动底板制动蹄张开机构:轮缸定位调整:调整凸轮偏心支承销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2制动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鼓式制动器不同类型:领从蹄式制动器双领蹄式制动器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3制动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鼓式制动器不同类型: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双从蹄式制动器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4制动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鼓式制动器不同类型: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自增力式制动器双领蹄式领从蹄式双从蹄式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5制动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盘式制动器:结构:制动盘、制动钳体分类:钳盘式制动器(轿车、轻型货车)a、定前盘式制动器b、浮钳盘式制动器全盘式制动器(重型货车)优点:制动效能稳定;浸水后制动效能降低较少;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尺寸和质量较小;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小。缺点:制动时无助势作用,故管路油压较高;防污性能差,摩擦块摩擦面积小,磨损较快。制动盘制动钳体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6制动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盘式制动器:定钳盘式制动器(固定式制动钳制动器)浮钳盘式制动器(浮动式制动钳制动器)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7制动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其他类型制动器: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8驻车制动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功用:停车后防止溜坡坡道起步紧急制动分类:中央制动器(安装在变速器或分动器之后)CA7560、北京2020、CA1091车轮驻车制动器(安装在车轮上与行车制动装置共用一套制动器)奥迪100、桑塔纳轿车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29驻车制动器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驻车传动机构:1.操纵杆2.平衡杠杆3.拉绳4.拉绳调整接头5.拉绳支架6.拉绳固定夹7.制动器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0制动系统布置形式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液压式双管路传动装置的布置形式双腔制动总泵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1伺服制动系统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真空伺服制动系统1.前轮盘式制动器2.制动总泵3.真空助力器4.制动踏板5.后轮鼓式制动器6.制动组合阀7.制动警示灯真空助力器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2伺服制动系统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气压伺服制动系统增压式伺服制动系统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3动力制动系统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中,驾驶员的肌体仅做为控制能源,而不是制动能源。制动能源是空气压缩机或液压泵。动力制动系有气压制动系、气顶液制动系和全液压动力制动系三类。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4第二章汽车原理与构造3·1汽车总体构造3·2汽车发动机3·3汽车传动系统3·4汽车行驶系统3·5汽车转向与制动系统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3·7汽车基本性能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5车身的功能汽车车身的主要功用是:①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和舒适的工作场所;②由于车身可以隔离汽车行驶时的振动、噪音、废气以及恶劣气候的影响,所以车身可以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③保证完好无损地运载货物且装卸方便;④车身结构和设备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减轻事故后果;⑤车身合理的外部形状,可以在汽车行驶时有效引导周围的气流,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条件和驾驶室内的通风。车身结构包括:车身壳体、车前板制件、车门、车窗、车身外部装饰件和内部覆饰件、座椅以及通风、暖气、空调装置等。在货车和专用汽车上还包括货箱和其他装备。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6车身壳体按受力分类1)非承载式车身车身通过橡胶软垫或弹簧与车架作柔性连接。车架是支承全车的基础,承受着在其上所安装的各个总成的各种载荷。车身只承受所装载的人员和货物的重量及惯性力。2)半承载式车身其结构特点是车身通过焊接、铆接或螺钉与车架刚性连接,车架是承受各个总成载荷的主要构件,车身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架所承受的一部分载荷。3)承载式车身其特点是汽车没有车架,车身就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体,车身兼有车架的作用并承受全部载荷。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7车身壳体典型的轿车车身壳体结构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8车身壳体货车驾驶室结构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客车车身的壳体结构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39车身壳体车前板制件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车门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40车身附属装置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通风装置大型客车的独立燃烧式通风与暖气联合装置通风、暖风、冷气联合装置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41座椅座椅结构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电动座椅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42安全防护装置车外防护装置1)车身壳体结构的防护措施2)保险杠及护条保险杠的防护结构应包括两部分:首先是减少行人受伤的保险杠软表层,由弹性较大的泡沫塑料制成;其次是可吸收一部分撞击能量的装置,有金属构架、全塑料装置、半硬质橡胶缓冲结构、液压或气压装置3)汽车其他外部构件根据事故统计资料,除了保险杠外,经常使行人受伤的构件主要有:前翼板、前照灯、发动机罩、前轮、风窗玻璃等。这些构件不应尖锐和坚硬,最好是平滑又富有弹性。有些轿车的整个正面都用大块聚氨酯泡沫塑料制成,并将发动机罩顶面用软材料包垫,以提高安全性。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43安全防护装置车内防护装置-安全带作用:安全带是主要的乘员约束系统,可限制车辆前方碰撞以及翻滚过程中人体相对于车体的运动,并可吸收部分冲击能量,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使用效果:—驾驶员负伤率可降低43%~52%—副驾驶员负伤率可降低37%~45%3·6汽车车身及附属设备汽车文化与汽车新技术44安全防护装置车内防护装置-安全气囊作用:气囊系统通常称为辅助约束系统(简称SRS),可与安全带一起对前排乘员提供有效的保护。而对于佩戴安全带的乘员,气囊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头部的受伤。功效:有助于防止碰撞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