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年浙江高考权威模拟试题诗歌鉴赏汇编河北高世民整理(一)2009年2月浙江六校联考语文试卷(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22.这两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共同情感?(2分)23.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二)2009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三、古代诗文阅读(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禾熟①宋·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老牛粗了③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②窦:水道,水沟。③粗了:刚了结。22.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的景象。(2分)23.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三)杭高2009年月考6语文试题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22—23题(6分)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宋·张先【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22.“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看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你就一“弄”字,谈谈它所显现的“境界”。-2-答:____________________23.“沙上并禽池上暝”描写了什么景色?作者写这一句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浙江省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2009.03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书边事[唐]张乔调角断①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流水,长愿向南流。【注】断:占尽。22.尾联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思想感情。(2分)23.首联“征人倚戍楼”中“倚”字,有人建议改为“守”字更为确切。你认为“倚”与“守”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五)杭州二中2009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6分)春山夜月(唐)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21.简要说说本诗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22.有人说这首诗的颔联在篇中如石韫.(蕴藏之意)玉,似水怀珠,是全诗精妙之所在。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六)学军中学2008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二)古诗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8—9题。长相思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8.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为什么?(5分)答:9.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3分)答:(七)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第7次月考(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送柴侍御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22.从题材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诗,与其他同类作品相比,我们看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襟怀,那是一种的心态。(2分)23.后人评价王昌龄的这首诗“道是无情却有情”,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八)浙江省嘉兴一中2009届高三一模(2009.3)(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醉花间(唐)冯廷巳睛雪小国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篷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22.作者通过“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析。(2分)2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正中(冯延巳)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暄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渡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有人认为“斜月明寒草”句读来不顺,如将之改为“明月斜寒草”似乎更上口,意境也不为差。你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4分)(九)金华一中2009年2月高三年级测试题语文2009.2.28(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22—23题。(6分)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注:(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22.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2分)23.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十)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7分)云来鹄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20.请分析首句“竟”的表达效果。(3分)2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十一)浙江省宁波市08-09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考试卷(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6分)答张十一①-4-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红。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注]①张十一:名署,与韩愈同任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两人同时被贬。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张署被贬到湖南临武。②踯躅:杜鹃花科。③恩波:皇帝的恩泽。④斗:通“陡”。22.前四句描写景物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3分)23.前人评价尾联写得婉转含蓄,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十二)浙江省上虞市2009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期初教学质量调测语文卷(2009.02.04)(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2—23题。(6分)玉楼春宋严仁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注释】晴绿:指池水。奁:镜匣。22.词中“落红”是诗歌常见意象,请另写出两个含有“落红”意象的古诗词句。(2分)23.《白雨斋词话》评论该词“深情委婉”,结合词句就“深情委婉”进行赏析。(4分)(十三)台州市2009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试题语文(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22—23题。(6分)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菩萨蛮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注】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22.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23.两首词主题相同,但风格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十四)温州中学20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语文试卷2009.3-5-(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0题。(6分)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废止,后又被迫闲居江宁。陂:bēi,池塘,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20、评论家说此诗末二句“艺术地写出了悲壮之情”,请作出赏析。(1)简析“悲壮”:(2)评赏“艺术”:(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20、21题。(6分)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20.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景象:原因:21.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3分)(一)22.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家却没法回家,只能在远方思念亲人的深切之情。23.相同:都没有直接(正面)回答归期是在什么时候,都借助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不同:李诗想象将来和亲人团聚时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剪去烛花、回忆在巴蜀时的情景的喜悦幸福之情;张的散曲用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长空里哀啼、行人在黄花已瘦的疏篱边痛饮、秋雨打蕉而惊醒了神游故乡的美梦来回答什么时候是归期,暗示着回家还遥遥无期。(二)(18分)22.丰收(2分)23.诗人借刚释重负、卧坡吃草的老牛抒发内心的郁闷:自己仕途坎坷,官场劳顿,何异于老牛的耕耘之债?然而老牛的役债有了结的时日,而自己何尝不想卸却重负,舒闲疲惫的心呢。((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三)22“弄”字具有拟人的特点,显出了姹紫嫣红的勃勃生机和月光皎洁、花枝摇曳的美景。23写水鸟双栖并宿、燕婉亲昵之庭园池塘美景反衬自己的孤单愁苦和惜春恋春之情。(四)22.比喻,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和平的思想感情。(2分)23.“倚”字更好。“倚”字更能表达出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好象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而“守”字却给人一种时刻提防边事的感觉,破坏了此诗宁静安详的意境。“守”字更好。“守”字刻画了戍边将士忠于职守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为后文“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作了很好的铺垫,微妙地传达出边关的安宁就是有了这些忠诚的战士的主旨。“倚”字不能展现战士的精神风貌。(4分)(五)-6-21.首联在全诗中起到提纲挈领、统帅全篇的作用。后面的诗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展开。22.①呼应标题。“掬水月在手”呼应标题中“夜月”二字,而“弄花香满衣”则呼应“春山”。②从结构上看,该句承上启下。“掬水”句承首联“夜”,“弄花”句承首联“春”;下启颈联,乃流连不舍之因。③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④“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然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妙趣横生。⑤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答出三点得4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一点得1分)(六)8.(5分)不一样。前者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苦;后者以春天的“二月花”来比枫叶,一扫常见的凄凉黯淡,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9.(3分)点明时令是秋季,从花开到花落的时间长,说明相思之久;用“残”字渲染出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出愁苦的心情。(七)22.送别,乐观/豁达/开朗/积极都可(2分)23.我同意。诗的第二句说“送君不觉有离伤”,写自己送朋友离开,也不觉得悲伤,因此看似无情,(1分)但诗人接着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肯定,一句反诘,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2分)这两句既对朋友表示宽慰,又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更显体贴与深情。(1分)(八)22.(2分)作者用“晴雪”“池”“梅”等意象,描绘出“小园”蓬勃生机的早春气息。(1分)词句中春虽未到,但不远矣,概因日晴雪融,梅花盛开,池水碧绿,在点明“小园”已经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这都是大地苏醒的先兆。(1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