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第1页共11页2009年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考试内容和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那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所以本章从物质资料生产作为开头来论述,在此基础上概要介绍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与市场体系、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了解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过程;了解资源配置方式及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需要考生重点注意以下考点。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重点)1.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需要熟悉的基本知识:1.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3.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类型4.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5.商品经济产生及发展的基本过程6.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7.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需要了解的知识点:1.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2.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3.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4.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重点及典型例题分析: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了解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者地位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需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A.原料B.辅助材料C.燃料D.机器设备答案:D解析: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等。机器社会就是属于生产工具。A项原料、B项辅助材料、C项燃料都是属于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物质资料。例题2: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A.货币B.人的劳动C.劳动管理D.劳动资料E.劳动对象答案:BDE(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类型:(熟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以生产资料所有者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例题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09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第2页共11页A.生产力B.物质资料生产C.生产资料所有制D.劳动过程答案:C解析:从生产关系的定义里就可以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形式,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例题4:构成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有()。A.生产B.占有C.分配D.交换E.消费答案:ACDE解析: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包括以上四个环节。另外,需理解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熟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统一体。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和发展。例题5: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的两个方面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C.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D.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答案:B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容易混淆的是A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四)社会经济规律:(熟悉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类型)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按照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2)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3)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各种经济规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基本经济规律起主导作用;同时,其他经济规律也对基本经济规律起着制约作用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要求:了解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社会经济制度:是在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经济体制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中,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一)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熟悉)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09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第3页共11页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人们相互很少经济联系,整个社会处于简单再生产的境况。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只是处于补充和从属的地位,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熟悉商品经济产生及发展的基本过程)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产生: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它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发展: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在各个社会形态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只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因而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商品经济进入了发达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仍然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一、市场与市场体系要求:了解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熟悉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市场。与简单商品生产阶段相适应的是单一的商品市场,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已经从单一商品市场、局部市场发展到复杂多样、国际国内统一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既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内的商品市场,也包括资本、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等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着商品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劳动力市场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2)经济联系功能;(3)利益关系调整功能;(4)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5)社会评价功能。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要求:熟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区别(1)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2)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3)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1)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2)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3)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联系(1)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2)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例题6: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A.先有市场,后有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和前提答案:B09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第4页共11页解析:参考上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题7: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A.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C.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D.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E.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答案:BCE解析:A、C、D三项中,应选C。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是商品经济。一、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一)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了解)(二)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掌握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可以通过市场和计划两种方式,或者两种不同的结合,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标。1.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场运行机制来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2.计划配置方式。就是指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及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指令性计划,另一种是指导性计划。计划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三)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掌握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者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及实现增进自身利益的经济目标,对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规定。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实行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