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模范中学复兴高级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延安中学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上海中学上海师大附属中学上海交大附属中学向明中学2008年上海市十校(高三)联合测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3.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8分)(1)“景观”(landscape)一词,建筑师和地理学家都曾使用。在地理界,是德国人首先使用了这个词,表示地上所见到的一切,表意很广,一度成了“地理”一词的代名词。在英语国家,美国的索尔在建立他的文化地理体系时,强调了景观的文化的一面,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索尔说,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他的文化的支配下,在其长期所活动的区域中,必然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地表特征。文化地理就是要鉴别与区分不同的文化区域,探索文化历史,研究人类介入环境、运用环境、改造环境的方式,尤其要研究自然景观是怎样向文化景观转化的。在此过程中,“文化是动因,自然条件是中介,文化景观是结果”。文化景观概念的强调,意义在于大地不仅仅被看作是人们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舞台,而也是人类的“塑造”对象。而人类在对大地表面进行塑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寻求功能上的效益,也伴随着浓厚的审美趣味与价值趋向。也就是说,人们既有利用大地为自己服务的一面,又有在大地上表现自身的一面。文化景观是人的自我表现,研究文化景观就是研究人。(2)文化景观的概念不难理解,指的不外是地面上的文化面貌,或者实一点说,是文化的“地貌”,文化的“地形地物”。习惯于用地图来表示地理内容的地理学家对于景观问题,除了画几幅文化地物的分布图以外,就没什么可做了。但是在“人的地理学”看来,画分布图是远远不够的。对景观的观察,不仅要从上到下的看(地图上的东西都必须是这样看的),更要“横看”。我们看惯了城市平面图,那些大体相似的街道格子,并不能告诉我们城市甲和城市乙有什么文化上的区别。只有“横”看了城市的景观,我们才会惊讶北京和纽约的不同,才会抱怨说“老北京的风貌给毁了”。所以,看一个地方的文化地理,不横看不行。另外,对文化景观光是上下左右看了还不算,还要在解译(interpretation)上狠下功夫。要说一说景观的来历、内涵、意义等等。地理学中传统的地貌学也要解释自然地貌的来历,但用不着说那些丘陵岗阜的内涵和意义。但在文化地貌(景观)这里,解译它的内涵和意义却是必要的、致命的。比如对老北京景观的研究,如果不阐明故宫与民居的色彩涵义,就会掩去了天子与庶民的景观界限;如果不对比官府外墙的素肃和内廷的繁缛,就失掉了一次对为官者心态作描写的机会;如果不指出胡同的幽静、严整、含蓄,则缺漏了京师百姓礼俗的一个恒久形态。没有以上这些对景观的入微的“人文关怀”,焉能说清说全这座帝都的地理文化和人文风貌?(3)文化景观的内涵是丰富的,储存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历史的、思想的、伦理的、美学的无所不容。难怪美国“新文化地理”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邓肯(JamesDuncan)把文化景观列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text)之一。文化景观是写在大地上的文本。他还认为:言有万语,书有万卷,地有万里,均“读”不尽也。文化景观既然是一种文本,那么它就有了文字的属性,那么阅读它的奥妙、麻烦、困难、复杂就都来了。一方面,“读”景观有它方便的地方。不通中文的老美,只要来中国看一看景观,就能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略知一二。不懂英文的老中,也只消看了美国的照片,就可以对没看过照片的朋友侃几句美国文化。但另一方面,“读”景观虽不受语言的制约,却被“读者”的文化背景、经验背景、心理趋向搞成五花八门。看一看《马可·波罗游记》,其中记了不少城市如何繁荣女人如何漂亮,可就是不记泰山如何神圣黄河如何伟大。喜欢城市和女人的意大利商人与爱山爱水的中国志士仁人不可同日而语。“人与景观”已成为人地关系....中新的研究主题。1.第(1)段中,强调“文化景观”的概念,其意义在于。(2分)2.第(2)段中的“横看”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德国人首先使用了“文化景观”这个词语,一度成为“地理”一词的代名词。B.研究人类介入环境、运用环境、改造环境的方式,是文化地理最重要的课题。C.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另外两大文本分别是指口头的文本和书写的文本。D.文化景观既然具有文字的属性,那么人们阅读它时也肯定会受到语言的制约。4.第(3)段中的划线句,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3分)5.文章的结尾说:“‘人与景观’已成为人地关系....中新的研究主题。”通观全文,请从两个层面概括出“人地关系....中新的研究主题”的内容要点。(4分)(1);(2)。6.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上海文化景观,并简要“解译”其内涵和意义。(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前方[注](1)一辆破旧的汽车临时停在路旁,它不知来自何方?它积了一身厚厚的尘埃。一车人,神情憔悴而漠然地望着前方。他们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归家,说明他们在此之前,曾有离家之举。而远行,则是离家而去。(2)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3)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今天,我们在电视上,总是看见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它们不停地奔跑着,翻过一道道山,穿过一片片戈壁滩,游过一条条河流,其间,不时遭到猛兽的袭击与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拦与艰险,也不能阻挡这声势浩大、撼动人心的迁徙。前方在召唤着它们,它们只有奋蹄挺进。其实,人类的祖先也在这迁徙中度过了漫长的光阴。(4)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5)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够开阔视野,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6)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他必须走,远走高飞。因此,人类自有历史,便留下了无数逃离家园,结伴上路,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的故事。(7)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这种不确定性,反而助长了人们对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他们不知疲倦地走着。(8)因此,这世界上就有了路。为了快速地走向前方和能走向更远的地方,就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的汽车。(9)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流浪。当然也可以说,人类不得不流浪。流浪不仅是出于天性,也出于命运。是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形而上一点说。因为,即便是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内心深处,许多人仍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四野茫茫,八面空空,眼前与心中,只剩下一条通往前方的路。(10)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11)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12)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注]本文是由摄影作品《前方》引发联想而写的“摄影散文”。文中“一辆破旧的汽车”、“坐在车上的人们”、“手托下巴”的男子都是摄影图片中的形象。7.第(3)段描写动物大迁徙的宏大场面,其主要作用是(3分)(1);(2)。8.根据文意,请你概括出人类离家远行的三个原因。(3分)(1);(2);(3)。9.第(7)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是。(2分)10.第(9)段的“但在内心深处,许多人仍有无家可归的感觉,他们也在漫无尽头的路上”一句中,“家”实质上指的是;“路”实质上指的是。(2分)1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两项是()()(6分)A.本文是一篇哲理散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充满了对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B.构成这篇散文最大的艺术魅力,是作者对人类心灵漂泊和流浪感的关怀与悲悯。C.“他们正在路上”指人生就是一次从生到死的旅行,谁都摆脱不了死亡的宿命。D.第(8)段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完成了从联想又回到摄影作品的思维转换过程。E.第(11)段大量引用古代诗歌中的思乡名句,表现了“人在路上”的愁苦和伤感。F.开头和结尾都用了问句,表达出对人类精神渴望归依却又无所归依的理解与感喟。12.综观全文,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80字左右)(4分)(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注:考生答题超过5空,按前5空顺序评分]13.(1)青青子衿,。(《诗经·子衿》)(2),天山共色。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3)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4)千岩万转路不定,。(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5)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海上生明月,。(张九龄《望月怀远》)(7)纵一苇之所如,。(苏轼《前赤壁赋》)(四)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4—16题。(8分)竹枝词(其九)刘禹锡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①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②。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③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①银钏:银手镯。②烧畲(shē):在春耕时节,把地里的草木烧成灰作肥料,然后播下种子。③浴蚕:指古代时用盐水选蚕种。14.在《竹枝词》中,能显示“春季时令”的词语是。(1分)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诗和王诗都描述了自然美,诗中的欢愉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B.刘诗叙写了山民辛勤劳作的场景,王诗描绘出村姑浴蚕的生动画面。C.两首诗的前两句均为写景,第三句转入叙事,笔墨凝练,语言质朴。D.刘诗末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王诗末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16.从运用“反衬”手法的角度,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