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13题)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答案】B【点拨】【结束】2.(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14题)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之后,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A.商业征服B.宗教皈依C.财富侵蚀D.文明同化【答案】D【点拨】【结束】3.(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15题)图8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法国人在巴黎世博会上以“最能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为宗旨所创作的一件不朽作品。该作品技术成果主要来自: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英国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D【点拨】【结束】4.(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16题)林则徐是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下列对此研究最有价值的材料是A.关于林则徐的史学论著B.电影《鸦片战争》C.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D.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答案】C【点拨】【结束】5.(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17题)“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礼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A.《唐璜》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向日葵》【答案】B【点拨】【结束】6.(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18题)“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C.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萌发D.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答案】C【点拨】【结束】7.(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19题)有学者在研究经济发展模式时发现:上个世纪20年代,苏俄国曾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曾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0年代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上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答案】D【点拨】【结束】8.(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20题)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见图9,图中的Iraq、Afghanistan、Balkan分别指伊拉克、阿富汗、巴尔干),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竞争愈演愈烈B.南北差距日益拉大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D.美国试图独霸世界【答案】D【点拨】【结束】9.(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21题)“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时期所送的嫁妆80年代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90年代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①保留了传统特色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④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点拨】【结束】10.(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22题)1989年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要“有所作为”。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的主要体现有①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②与台北、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C)③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④稳定人民币汇率制止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恶化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点拨】【结束】11.(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23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写一篇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报告,需要确定一组关键词,请你帮助他们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欧共体两级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B.欧共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组织C.欧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组织D.欧盟两级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组织【答案】C【点拨】【结束】12.(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24题)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和中国的玉树地震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①两国同属第三世界国家,理应相互帮扶②中美欧日俄在海地地震后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③两国都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救灾贷款④两国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救灾贷款A.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B.①④不正确,②③正确C.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D.①③不正确,②④正确【答案】A【点拨】【结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0分)13.(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38题)(37分)铁路建设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880年底,淮系将领、前直隶提督刘铭传奉诏进京筹议抗俄军务乘机再次提出修筑铁路的问题。他在《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中,以很大篇幅说明修筑铁路的种种好处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裕国便民之道,无腧于此。清廷认为刘铭传的建议系为自强起见,谕令李鸿章和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刘坤一悉心·筹商妥议具奏。……顽固派官僚翰林院侍读学士张家骧就迫不及待地上奏表示反对,认为修筑铁路有三弊:一是招来更多的外国人,埋下肇祸的隐患;二是毁坏大量田地、房屋、坟墓、桥梁,伤人败物,滋扰民间;三是虚糜钱财,赔累无穷,加剧国家财政危机。他因而要求将刘铭传请开铁路一。青,置之不议,以防流弊而杜莠言。-----郑大华《晚清思想史》(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和顽固派在修建铁路问题上的主张及依据(12分)材料二鹰厦铁路起自江西省鹰潭,经资溪、福建省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漳平至厦门,全长697.7公里;另有外洋至南平支线24.2公里,漳州至郭坑支线11.3公里,总计733.2公里,是华东地区出海的一条铁路干线。由铁道兵担负施工,1955年2月重点工程开工,1956年12月9日铺轨到达厦门。这条铁路对巩固东南海防,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军事与经济意义(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鹰厦铁路建设的时代特点(6分)材料三福建沿海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前沿,闽台两地隔水相望,人员交往、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台湾同胞中有80%祖籍在福建。……福厦线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福建的投资环境,促进更多的台商以及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乡投资。福厦铁路的开工引起世人关注,因为它不仅仅便利了福建地区的交通,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把中国最具活力的两大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长三角、珠三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经济带有机地结合起来百度百科——福厦高速铁路(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高铁建设对当代福建发展的意义(8分)材料四北京南至福州的D371、D372次动车组停运京福动车的停运,是客运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未必是坏事。和普快直达列车相比,它太贵──普快直达车最贵的软卧下铺是705元,而动车的坐票就要500多,卧铺票更高达千余元;和飞机相比,它太慢──虽然16个小时的动车比普快直达车快了将近4小时,但是这段路程坐飞机只需不到3小时……高铁的盈利周期较长,要想靠发展高铁获取巨额经济利润,实现各种发展目标,要在前期大规模投入,并且要做好长期亏损的心理准备。以中国首条高铁京津高铁为例,自2008年8月1日开通后的14个月内,其损失已超7亿。据专家分析,其若想收回204.2亿元的全部投资成本,预计需要16年。可见,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风险承担能力。中国铁道论坛.railcn.net/2010-4-20(4)有人说福建高铁建设虽然有局限,但是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将进一步创造新的奇迹。也有人认为福建高铁建设虽然有积极意义,但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然被时代的发展淘汰。你同意哪种观点,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11分)【答案】(1)洋务派支持;依据是修建铁路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救灾;有利于增加税收;有利于军事.(6分)顽固派反对;依据修建铁路方便外国对中国的侵略;会毁坏田地,损害百姓利益;会浪费钱财,加剧国家财政危机。(6分)(2)特点:一五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6分)(3)改善福建的投资环境;便利了福建地区的交通;密切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流合作,加快海西经济发展;有利于祖国统一。(任答四点得8分)(4)本题答案为开放型可以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以给分答案一:观点:同意创造奇迹说,福建高铁建设虽然有盈利周期较长、太贵等不足,但是具有以下积极意义,因而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必将创造新的奇迹。(2分)理由:(9分)它的建设有利于改善福建的投资环境;便利了福建地区的交通;密切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流合作,加快海西经济发展作用;有利于祖国统一。答案二:观点:同意淘汰说,福建高铁虽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发展中具有以下局限,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必然被淘汰。(2分)理由:(9分)脱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价格昂贵百姓支付不起;网络的局限性大,速度增加不多;高铁的盈利周期较长,投资巨大容易造成亏损,风险性大;占用巨大的土地,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带来严峻的问题【点拨】【结束】14.(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41题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教科书是一般国民普遍历史观的重要来源,代表了一国统治者的史观及立场,是建构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孝文仁孝好学……兴礼乐,定制度,后(北)魏丈物(礼乐制度),始有可观。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材料二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政权如何实现封建化?(6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立足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和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评析这一立足点转变的原因。(9分)【答案】(1)效仿礼乐制度;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实行均田制;推崇儒学。(任答三点即可,6分)(2)立足点:材料一站在鲜卑文明发展的角度;材料二站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角度。(4分)原因: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一律平等,这些思想必然反映在民国的教科书中;中华民族的观念逐渐形成历史教科书负有建构中华民族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历史使命(5分)【点拨】【结束】15.(2010年5月八闽高中协作校联考41题B)[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汉武帝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史记》材料二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中国历史众生相》材料三“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