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2010年文科综合(新课标全国卷)36.(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图5(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分)(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36.(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ºC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第2页共4页【详细步骤】:首先考查区域空间定位的能力,只有判断出是我国东北地区,才能清楚各种地彤的分布,而地形是分析雪期、降雪量、侵蚀差异的基础和关键,其次考查地图叠加分析、等值线阅读、区域时比分析等能力,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影响侵蚀强度的因素等,它们全部是主干知识中的枢纽知识。由于东北地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区域,加上考查的知设点又是常见的主干知识,因此本题难度不大。第(1)题,由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M处位于大兴安岭,N处位于长白山地,两者之间是东北平原。等雪期线中段向北(东北)凸出,表明地势高的山地气温低,雪期长;地势低的平原地区气温高,雪期短。第(2)题,从图上可以读出甲、乙两地雪期的长短,影响雪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是气温。甲、乙都位于山地,但是乙地的纬度更高,气温更低。根据等降雪量线可以看出甲地多于乙地,原因是东北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甲地距海近,位于长白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更多。第(3)题,移响侵蚀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植被、径流量的大小和流速、土质状况、坡度以及人类活动等。丙地是丘陵,乙地是山地,丙地的地势比乙地低,集水多,加上丘陵地区农业活动频繁,植被破坏严重,因此更容易受到侵蚀。【答案】(1)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东北)凸出。表明沿MN-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O℃的时间较长;中部气温持续低于O℃的时间较短。因此,中部地势较低(为平原),东西部地势较高(为山地)(东西高,中间低)。(2)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3)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第3页共4页2011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地理)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图8(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36.(28分)(1)(10分)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2)(12分)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3)(6分)5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解析:(1)第一问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图文信息“经济发达”、经纬度坐标、岛屿轮廓特征、气候直方图等判断出“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等信息,并准确描述其特征,难度不大。第二问要求考生在答出“高温多雨”的基础上,思考淡水资源不足的原因。通过立足淡水资源的概念和来源,想到河流、淡水湖泊水进而联系所学的河流发育的相关内容的思维过程,以及已经得出的“新加坡”(或材料中的面积和人口信息)想到淡水消耗量大,组织语言才能得到完整答案。此问貌似简单,但思考全面、拿到高分有一定难度。(2)本题拿到高分难度很大。乍看题目很简单,很容易说,但不容易“说明”!建坝前水偏咸,联系咸潮等内容相对容易作答;建坝后,水坝起到阻挡作用,很容易写成“将海水和淡水隔开”等相似的内容,导致丢分。不难看出,对考生的准确表达要求很高。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题目所给材料中的“调控”一词是本题的题眼。考生能不能独具慧眼,就在平时的审题训练上。(3)本小题半开放性设问,要求考生就除水坝外的一种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办法说明理由,合理即得分。同样是审题环节,不可出现罗列多种措施的错误。通览全题,中心是水资源的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内容经典而通俗,然而设问精巧,充分体现了高考题的能力立意,今后的备考一定要在提高教师创新设问能力、学生审题能力、表述能力等方面有所加强。第4页共4页2011年文综(安徽卷)33、(30分)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1)图中甲地为▲(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