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一、术语解释(每个6分,共18分)1、量规2、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3、学习媒体二、简述题(每题13分,共52分)4、以媒体技术发展为主线,制作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简表。5、简述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6、简述学习需要的实践意义。7、简述学习设计与教学设计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三、论述题(30分)8、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导致了传统教育技术学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许多变化,请梳理并论述。四、材料分析题(共50分)9、材料一节选自中国教育报,请仔细阅读材料,谈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意义。(30分)材料一:评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作者皮连生)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自1956年问世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对全球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著作,它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在广泛吸收各方面的评阅意见之后,修订者于1999年对该书修订的初稿进行了修改,修订后的书名改为:《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称《修订版》。同原版相比《修订版》的最大变化是提供了一个二维目标分类框架,后者在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的关系问题上超越了原分类学,它将认知教育目标按两个维度分类,一个维度是知识,知识被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另一个维度是每一类知识的掌握都分为六级水平,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学,《修订版》认为,有效教学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你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学目标)?第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三,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学习结果评估)?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整套理论和案例分析都是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而设计的。对于“去哪里”问题的回答,修订的分类学强调区分教学目标“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两维目标分类框架已经作了科学回答。为了防止混淆,《修订版》特别强调目标“不是什么”。该书第二章指出:“有些教育人士有将结果和手段混淆的倾向。目标描述结果----希望的结果,希望的变化。诸如阅读教科书,听老师讲课、从事实验和外出旅游等教学活动都是达到目标的手段。简言之,教学活动,如果被明智地选择和适当地运用,将导致陈述的目标实现”。在该书的结论部分,作者进一步指出,“如果不能把教学活动从教育目标中区分出来,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当把重点放到教学活动上时,学生的兴趣可能更多地来自于交流活动,而不是从活动中学习。因为经验是重要的老师,必须从经验中学习。”该书还分析了教师为什么会将目标拟定为活动的三个原因。原因之一是,鉴于现在强调学生表现的评估,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表现视为目标,如把“给议会写一封信”、“实施一项实验”作为教学目标;原因之二是,活动是可以观察的,便于教师对单元教学进程进行评估;原因之三是,有些教师深信教学活动(如经验)有自身的价值,所以认为活动与目标二者之间并无二致。尽管有这些误解,该书最后指出:“我们往往不适当强调‘教―学’活动(手段)的成功,而不是学生学习(目的)的成功。”“碰到一项活动,教师只需回答一个基本问题:‘我期望学生去参加(或完成)这项活动之后学到什么?’”“简言之,如果你知道了要去何处,那么你就更有可能到达那里。”对于“如何去那里”问题的回答,《修订版》强调用分类表指导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修订版》反对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相混淆,这并不是不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内心体验。相反出于有目标分类学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认知活动的指导会更具体和更有针对性。《修订版》说:“与教学问题相关的结论有两个。第一,特定的知识类型有规律地伴随特定的认知过程。特别是记忆和事实性知识、理解和概念性知识以及运用程序性知识,它们往往相互联系在一起。知晓并依据这些规律进行教学,能是教师们更好地备课并更有效地授课。第三,如果不能把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中区分开来,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授课往往强调策略,而且通常是强调自我调节。另外,反省认知知识的发展形成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期,而通常不止一个教程或一个学期。10、材料二是关于影响教学行为诸要素的内容分析,请指出它应用的是哪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并尝试用归类分析的方法展开分析。(20分)材料二:“影响教学行为的诸因素”分析